奇特怪魚﹣(蒐集)

天然海水▪各國珊瑚▫海水魚▪各式硬體設備▫魚缸設計規劃▪維護保養
0980997889 LINE ID:harryshit
Hippocampus bargibanti巴氏海馬(巴氏豆丁海馬)
Pygmy Seahorse
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海馬屬
棲息深度 16 - 45公尺
最大體長 2.7 cm
台灣分布 南部、蘭嶼、綠島

極小型海馬,成熟體長約2.7公分左右。體環11-12,尾環31-34,背鰭13-15鰭條,胸鰭10-11鰭條。臀鰭小或無,成魚不具臀鰭;頭部與軀幹區隔不明顯;吻非常短,約與眼徑同寬,前方彭大;體呈肉質狀,體環及尾環相當不發達;軀幹腹側分節不完全;全身佈滿不規則突起之結節,周邊覆蓋軟組織;頭冠為一個圓球狀;眼前及頰部各具有一圓形突棘。具有兩種顏色型態,其一為灰白色具有粉紅或紅色結節,此型通常棲息在紅色海扇Muricella plectana上,其二為黃色具有橙色結節,此型通常棲息在黃色海扇Muricella paraplectana上。

性喜棲息在水流較強勁的地區,目前已知僅棲息在數種海扇(Muricella spp.)之上,其型態完全融入珊瑚,具有擬態,極難被發現。
產於西太平洋地區。2005/4首次紀錄於墾丁(東森新聞報導)。2010/6/25紀錄於綠島(中國時報報導)。陳等(2010)正式紀錄於墾丁。
目前生態習性未知,僅能生存在海扇上,臺灣曾紀錄可能因受到人為干擾而集體離去,若干年後才又返回。目前仍無成功養殖之案例,建議不要從野外採集。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95319
本魚目前只在中西太平洋區被發現,包括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南部沿海地區,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喀裡多尼亞的珊瑚礁和斜坡深度10公尺(33英尺)到40公尺(130英尺)之間都可發現豆丁海馬。

本魚體型非常小,通常小於2公分(0.79英寸),並且只棲息在海扇上。有兩個已知的顏色變化:灰色與紅色結節(tubercle),和黃色與橙色結節。目前仍不知道這些花色變化與特定棲息的柳珊瑚是否有相關性。由於牠的極佳的偽裝能力,所以一直到宿主柳珊瑚在實驗室研究時才發現牠的存在。科學家相信,其他類似的物種仍然尚未被發現。
豆丁海馬極佳的保護色,讓牠在棲息的柳珊瑚中極難被發現。該物種是在實驗室中研究柳珊瑚時才被發現。身上覆蓋著大的球莖結節,和其棲主物種柳珊瑚的息肉(polyps)的顏色與形狀極為相似,而牠的身體與柳珊瑚的莖幹相似。
雖然存在著可以根​​據周圍環境改變顏色的其他一些海馬物種,例如(Hippocampus whitei),但目前仍不知道若牠們改變棲主時,個體是否可以改變顏色。豆丁海馬其他獨特的特點包括肉質的頭部和身體,很短的吻,和長度適於抓握的尾巴。牠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馬物種之一,體長一般小於2厘米

繁殖
成體海馬通常是單一成對或集群成對,單株柳珊瑚上發現豆丁海馬的最高記錄為28隻,可能是一夫一妻制。 異乎尋常地是,海馬是雄性懷孕,而不是雌性。全年都有繁殖現象。雌海馬將卵產在雄海馬身體上的育兒囊中。 雄海馬使卵受精後抱卵直到孵化為止,妊娠期均約為兩個星期在水下雄海馬曾一胎產下34隻幼體海馬。幼體的外觀就像是縮小版的成體海馬,從孵化後便是獨立成長,沒有獲得父母進一步的照顧。

保護
對於豆丁海馬的數量、分佈、或主要的威脅都知之極少。因此,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數據缺乏的紅名單中。 由於豆丁海馬罕見且具吸引力的顏色,因此極可能被用於水族寵物交易或收集,雖然目前在國際貿易的物種裡還沒有被記錄。
所有海馬( 海馬屬 )都列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中,於2004年5月生效,限制和規範牠的國際貿易。 澳洲的豆丁海馬的數量列於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所以現在必須要出口許可證,雖然只授予批准的管理計劃或圈養繁殖的動物。
因為數據的有限,在能適當的評估其狀態並實施相應的保護措施之前,進一步的研究其生物學、生態學、棲息地、豐富度和分佈的需要相當迫切。然而,這個物種的偽裝非常有效,可能使這種調查特別具有挑戰性。
http://zh.wikipedia.org/wiki/巴氏豆丁海馬
﹣﹣﹣﹣﹣
東北角巴氏豆丁-CGHD專業級雙鏡組微距套件拍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MkrB7EOTSY
2010-08-17公視晚間新聞(豆丁海馬回來了 墾丁南灣現芳蹤)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yXUVLRND9k
20110705-公視晚間新聞-豆丁海馬現身八斗子 北海岸第一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AZHmk1xCsA
﹣﹣﹣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howpic.php?science=Hippocampus bargibanti
fp00149.jpg

蔡正一 2005-06-24 墾丁 拍攝
陳靜怡 2005/06/30 鑑定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Pygmy_Seahorses.jpg
Pygmy_Seahorses.jpg
 
最後編輯:
Idiotropiscis lumnitzeri雪梨侏儒海馬
Sydney’s Pygmy Pipehorse

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侏儒海馬屬
分布於西南太平洋的澳洲雪梨海域
棲息深度6-30公尺
體灰白色具有紅褐色斑點及不規則條紋,體具紅色疙瘩
體長可達5.5公分,背鰭軟條15-16枚
棲息在半封閉式的岩礁區,卵胎生。
http://zh.wikipedia.org/wiki/雪梨侏儒海馬
﹣﹣﹣﹣﹣﹣
Sydney Pygmy Pipehors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oV661uHpCw
Pygmy Pipehors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aP_h-rillk
Sydney Pygmy Pipehorse, Bass Point 11/02/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iGmXq8Qgr8
﹣﹣﹣﹣﹣
http://australianmuseum.net.au/image/Sydneys-Pygmy-Pipehorse/
ilumnitzlatnc_big.jpg


http://www.fishesofaustralia.net.au/home/species/1738
IdiotropiscisLumnitzeri2RLSThierry.jpg
 
Solenostomus paradoxus細吻剃刀魚(剃刀魚)
海龍亞目﹣剃刀魚科﹣剃刀魚屬
台灣南部
最大體長 12 cm
本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珊瑚區,包括紅海、東非、葛摩、馬爾地夫、日本、中國、臺灣、澳洲、印尼、斐濟、新喀里多尼亞、帛琉、密克羅尼西亞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尼西亞安汶島。

水深2-12公尺。
本魚細長如剃頭刀,口小,吻突出成扁管狀,鱗片特化成骨板,約12公分。體色隨環境而變化,從黑色至黃色、綠色皆有,尾柄短而尾鰭長。卵生,雌魚臀鰭變形成育嬰袋。

本魚棲息在礁沙混合區,外型與游泳方式擬態以斷裂的海草碎片,游泳能力弱,屬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為食。
主要棲息於海藻床或海草繁生的海域。具有模仿海藻形狀及色彩的行為,所以在體色上的變化十分顯著,可依棲息環境而有所不同。主要以浮游動物為主要食物,以吸食的方式來攝食。泳動的速度十分緩慢,為表層性魚類。
http://zh.wikipedia.org/wiki/剃刀魚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1101
﹣﹣﹣
剃刀魚
http://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210391
請教是海馬或海龍
http://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192

﹣﹣﹣﹣
ニシキフウライウオ黒/Ornate ghost pipfish/Solenostomus paradoxu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63J3qNeSRo
漂う ニシキフウライウ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K0XD23XaLc
﹣﹣﹣﹣
http://www.naturephoto-cz.com/剃刀鱼-picture_cn-9079.html
-6_3785.jpg
 
在逛台灣魚類資訊庫時,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魚
有的似乎曾看過水管賣過
所以在此匯整一下有觀賞特色的『特色魚』
也方便往後魚友查詢

Aulacocephalus temminckii特氏紫鱸、琉璃紫鱸(黃帶肥皂魚、紫斑 、琉璃黑鱸、紫鱸)
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紫鱸屬

40CM
棲息深度 20 - 64公尺

http://zh.wikipedia.org/wiki/琉璃紫鱸
主要棲息於水深20-120公尺處之礁石區,通常可見其在礁石洞穴內或岩壁裂縫中。皮膚可分泌毒液,且當魚受驚嚇時會大量分泌黑鱸素

a687-07.jpg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howpic.php?science=Aulacocephalus temminckii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2508
 
哈哈!你好!小弟並非魚類達人
只是較愛怪魚,也很久沒有逛魚圖鑑了
剛才有找了一下,雀鯛類的,並沒有看到類似的樣態
請問你覺得這隻魚是屬於什麼魚種的呢?搜尋較有方向!
還有其他較清楚的照片(側面白燈)!可供參考嗎?:em01::em01::em01:
 
PH84_F_7_141117225604.JPG


請問這魚的名稱?

德氏黃鱸 diploprion drachi

紅海線.少見的魚

是紅海版的"肥皂魚".受驚嚇皮膚會分泌出黏液.釋放黑鱸素
 
Exallias brevis 短多鬚鳚(金剛蝦虎、狗鰷 )
鳚科
棲息深度 3 - 20公尺
最大體長 14.5 cm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南非至夏威夷、馬貴斯及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及拉帕等。台灣分布於東部、南部、綠島及蘭嶼等海域。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區,通常停棲於枝狀珊瑚上。以(SPS)珊瑚的組織為食。


https://www.cmfish.com/kinds/fishdetail.php?id=867
也叫金刚虾虎、短多须鳚。身体为白色和褐色的斑纹。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1426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howpic.php?science=Exallias brevis
fp00536.jpg

蔡正一 2006-04-19 蘭嶼 拍攝
陳靜怡 2006/07/10 鑑定
fp00324.jpg

蔡正一 2005-09-13 綠島 拍攝
陳靜怡 2005/11/03 鑑定
﹣﹣﹣﹣﹣


這隻我有在墾丁看過, 顏色超鮮豔的!



Acanthocepola indica 印度棘赤刀魚(紅簾魚)
棲息深度 3 - 300公尺
科中文名 赤刀魚科
最大體長 35 cm
棲息於深度達300公尺左右之砂底或泥底質水域的底棲性魚類。通常挖掘洞穴,藏身其中,並以頭上尾下的立姿於洞穴周緣捕食獲物。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1563


﹣﹣﹣﹣
Acanthocepola Indic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f7tbmyyUE

﹣﹣﹣﹣
以下照片由ASUKA提供
PH84_F_7_130901160545_1.JPG



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howpic.php?science=Acanthocepola indica
a748-01.jpg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拍攝


這隻我有養過,旗津的漁民撈到的,紅色長長的尾巴像緞帶一樣美極了,
不過看起來像似會在半夜攻擊魚,後來我帶去放生了,
一直不知道這是什麼魚,感謝分享!謝謝!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