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含氧量過高...魚會怎麼樣?

  • 主題發起人 Archer
  • 開始日期
  • 關注者 0
各式進口極品珊瑚販售、人工繁殖艷麗硬骨珊瑚
line id:eric326
A

Archer

訪客
[這篇文章最後由Archer在 2007/06/11 02:30pm 第 2 次編輯]

前幾天看"型男大主廚"
有問到一個題目
就是水中含氧量過高...魚會怎麼樣?
1.得潛水夫病(氣泡病)
2.魚會跳缸
3.不會怎麼樣
猜猜看^^ 那個答案
 
只記得因溫度影響,而有飽和溶氧量.
 
3.不會怎麼樣
珊瑚礁魚都生活在含氧量過飽和的水域,所以沒問題。
 
這題我一定對...答案一
懂這種資訊的人很少......
詳情請看連結
http://www.ph84.idv.tw/cgi-bin/board/topic.cgi?forum=1&topic=6256&start=0&show=0
 
首先你真的好勤勞每天換水
酸鹼度跟水質的硬度都會影響魚的活動力。溫度差個幾度反而沒關係。你要先知道你養的魚是酸性缸的魚還是鹼性缸的魚。水會因為濾材的不同而變更酸或變更鹼。所以阿~因為你新的水又是有透過慮水器的水都比較偏鹼,水族缸內的水擺久了會變酸。所以阿魚不能馬上適應的話會有活動力降低的現象出現。建議三天在換一次水。或是買PH試劑來測看看,你就會發現PH會不一樣。
大大可事看看喔:
 
[這篇文章最後由Archer在 2007/06/11 03:57pm 第 1 次編輯]

赤子大大果然厲害^^
正確解答 : 1.得潛水夫病(氣泡病)
轉至
茂群峪畜牧網 http://www.miobuffer.com.tw/
氣泡病
前言:
所謂氣泡病就是養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過飽和而進入魚體栓塞在組織內的疾病。導致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過飽和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地下水含有過和氮氣,沒有經過充分曝氣,立即導入池中,或者是池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過多,經日光照射,產生大量氧氣使得溶氧過高。這些氣體一旦進入魚隻組織中,會因栓塞位置的不同而引起各種症狀與病變,如呼吸困難,突眼、貧血,甚至死亡。氣泡病易發生於夏季高水溫期,死亡率一般低於5%,但急性病例可造成魚苗100%的死亡率。
病因:
過飽和的氮氣與氧氣是引起氣池病的主因,其他溶於水中的氣體尚有氫氣與二氧化碳等,但是含量較少,且二氧化碳進入血中之後多數會與鈣鹽等結合,因此不易形成氣泡阻塞血管。在台灣多數水產養殖的水源是地下水,若將地下水(尤其是深度超過90公尺)抽出後直接導入魚池中,而沒有經過減壓是曝氣處理,會使地下水中的氮氣迅速被釋出,進入魚體組織內而發病。這時地下水中含氮量不一定過飽和,而是因為沒有曝氣或減壓所造成。
另外,有些地區的土壤就含有多量硝酸鹽化合物,使該地區之地下水就含有過飽和氮氣,以這種地下水為魚池水源也易引起氣泡病。
春季時,在自然情況下池水中也較易累積大量氮氣,這些氮氣的來源是水中有機物被分解成游離氨,之後轉換成硝酸,再經去硝化作用成亞硝酸,最後亞硝酸再被分解所產生(Warren,1981)。觀賞魚發生本病的原因大多是加壓幫浦的使用不當,送入過量的氣體入水中,使水中氣體達到飽和狀態而造成。
溶氧量過飽和常見於夏季高水溫期,再加上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太多,經日光照射下,這些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氣,而產生本病。一般溶氧之飽和度高於125%被認為是有危險性(但不得低於70%),若高於300%則有致死性。
症狀與病變:
氣泡病的外觀症狀是在體表隆起大小不一之氣泡,常見於頭部皮膚(尤其是鰓蓋),眼球四周及角膜,對光檢查上述部位不難發現氣泡的存在。若氣泡蓄積在眼球內或眼球後方,會引起眼球腫脹,嚴重時可將眼球向外推擠而突出,所以本病亦為突眼症原因之一。若氣泡栓塞而鰓絲血管則會引起病魚呼吸困難,而浮游水面,可取病魚之鰓絲進行鰓壓片鏡檢,而鰓絲血管中很容易看到氣體栓子。
急性病例(過飽和氣體壓力小於50mmHg到200mmHg之間)易發生於魚卵孵化期或魚苗期,病程往往只有幾分鐘,卻可造成100%死亡率。主要症狀為腹部膨大、突眼、鰓絲腫大及卵黃囊異常膨大,養殖業者發現時往往只見到腹部膨大已經死亡之魚苗。但是絕大多數病例屬於慢性(過飽和氣體壓力小於77mmHg,或氣體飽和度低於100%),死亡率低於5%,但是所產生的症狀與病變則較多與明顯。
診斷:
在臨床上要診斷氣泡病並不太困難,仔細檢查病魚之外觀,特別是鰓蓋皮膚及眼睛的角膜有無氣泡,或是眼球向外突出。另外,取病魚鰓絲作成鰓壓片鏡檢,在血管中可看到氣體栓子,鰓絲可能會呈現腫脹或是鬱血。接著了解養殖池的管理情況,池中植物性浮游生物是否過多?業者是否將抽出之地下水直接導入池中?如此便可判定引發氣泡病的原因,由病源著手改善,方可杜絕本病再發生。
如果想要知道養殖池中氣體是否過飽和?則必須經過檢測與換算。公式如下:
水中總氣體飽和度=〔(大氣壓+氣體飽和度)�大氣壓〕×100
通常水中總氣體飽和度超過110%,被認為對魚隻有害,但亦須視魚隻種類、性別及年齡而定。這項檢測過程繁雜,一般除了學術研究外,均不需檢測,養殖業者只需做好預防措施即可。
防治:
1.一旦發現氣泡病,魚池應立即注水,加強曝氣,同時打開池中水車,藉由水車之運轉增加大氣中與水中氣體交換速率(運轉之水車數量須控制,以免同時注入過多氣體入池中),將過飽和氣體迅速帶離池水。
2.在預防上,避免將抽出之地下水直接注入魚池中,須經過曝氣處理最簡便的方式就是把地下水注入一空池中,經過1∼2天曝氣後再注入魚池,可防止本病發生。若無空池,則可將入水中處之水管架高,讓地下水呈瀑布狀宣洩入池中,用這種方式增加地下水與大氣接觸面,藉以排出多餘氣體。
3.若養殖池中植物生浮游生物過多,且正值夏季高水溫期,則有必要使用藥物去除部份植物性浮游生物,以防止溶氧量過高。在白天,最好停止部份水車運轉,避免送入過多氣體,增加氣體飽和度,但在夜間,不可停止水車運轉,因為水中綠色植物在夜間是行呼吸作用,與魚隻同時競爭氧氣,此時若無水車輔助,恐怕水中溶氧過低,對魚隻有危險性。
養魚世界(p.24∼26)-翁有助、八十八年三期
 
讚啦
所以囉
千萬不要讓你的"魚缸';變成"魚池"
關鍵或許不在skimmer
而是在另一樣裝備上
實務上
真正用高檔蛋白的人好像都沒聽過類似問題
至於我指的是什麼裝備
反正我也只是在猜
那就大家一起猜囉
 
要到過飽和..說實在不容易!
小弟養金魚(室外)滿久了,也才遇到過一兩次..
印象中要先有能大量溶氧的環境,然後因為環境改變(壓力,溫度)才能造成過飽和的情況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