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頭、連翹、甲基藍、檢疫缸心得分享

eosogin

🔰
註冊時間
2014/03/11
文章
10
按讚
0
經驗點數
1
金幣
0
蒜頭、連翹方法用過了!本人使用經驗:
1.蒜頭對白點沒有效果~心理作用,還是下甲基藍比較有效
2.連翹也使用過,會影響PH值,導至倒缸!全都上天堂~心痛

有效殺白點蟲:
一、甲基藍
還是用亞甲藍(甲基藍)最保險,晚上下藥後,半夜用燈就會看到下藥後出現很多白點蟲(PS:白點蟲是夜型生物,晚上才會出現,平常在底沙裡,透過水變藍色,白點蟲是白色故看不太到,下藥就很明顯看到),但只能殺蟲不能殺白點卵,沒多久白點就爆發,有問題的都是固定那幾隻魚,導至蟲不斷生長,就一直下藥~下藥到魚缸、造景石、底沙變藍色!殺不完的白點蟲,就是固定不健康的魚導至白點蟲生長。建議養海水一定要有檢疫缸,針對不健康導至白點蟲生長的魚下藥。
PS:甲基藍只能殺成蟲,不能殺白點卵及附著在魚身上的白點蟲。請先瞭解白點蟲的成長史,就知道它的可怕。

二、建議做檢疫缸,建議買小型背濾魚缸做檢疫缸,比較方便!
1.可以先從甲基藍下藥,將檢疫缸設在主缸旁,以便換水!透過換水減少白點卵,然後魚身上沒白點在下主缸。
2.判斷正常魚放入主缸後,如有問題的魚在放入檢疫缸

三、只有下藥或檢疫缸處理,才能解決白點的問題,是最有效的方法。

養海水魚,主要養水到有好藻,自然生態是穩定的,其實非常好養的魚,最後都是人為因素導致魚死掉,
如養水非常穩定,好藻多的話,PH值就非常穩定,加「自來水+水質穩定齊素氯」的水,不常換水都可以養活,
養海水魚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檢疫缸」、「殺白點藥」,最重要的是養魚常識,千萬別被一大堆錯誤的觀念,導致倒缸,那都是人為因素!以上是我個人心得分享…提供給喜愛養魚人參考。
 

第一次看到甲基藍可以殺白點
 
蒜頭、連翹方法用過了!本人使用經驗:
1.蒜頭對白點沒有效果~心理作用,還是下甲基藍比較有效
2.連翹也使用過,會影響PH值,導至倒缸!全都上天堂~心痛

有效殺白點蟲:
一、甲基藍
還是用亞甲藍(甲基藍)最保險,晚上下藥後,半夜用燈就會看到下藥後出現很多白點蟲(PS:白點蟲是夜型生物,晚上才會出現,平常在底沙裡,透過水變藍色,白點蟲是白色故看不太到,下藥就很明顯看到),但只能殺蟲不能殺白點卵,沒多久白點就爆發,有問題的都是固定那幾隻魚,導至蟲不斷生長,就一直下藥~下藥到魚缸、造景石、底沙變藍色!殺不完的白點蟲,就是固定不健康的魚導至白點蟲生長。建議養海水一定要有檢疫缸,針對不健康導至白點蟲生長的魚下藥。
PS:甲基藍只能殺成蟲,不能殺白點卵及附著在魚身上的白點蟲。請先瞭解白點蟲的成長史,就知道它的可怕。

二、建議做檢疫缸,建議買小型背濾魚缸做檢疫缸,比較方便!
1.可以先從甲基藍下藥,將檢疫缸設在主缸旁,以便換水!透過換水減少白點卵,然後魚身上沒白點在下主缸。
2.判斷正常魚放入主缸後,如有問題的魚在放入檢疫缸

三、只有下藥或檢疫缸處理,才能解決白點的問題,是最有效的方法。

養海水魚,主要養水到有好藻,自然生態是穩定的,其實非常好養的魚,最後都是人為因素導致魚死掉,
如養水非常穩定,好藻多的話,PH值就非常穩定,加「自來水+水質穩定齊素氯」的水,不常換水都可以養活,
養海水魚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檢疫缸」、「殺白點藥」,最重要的是養魚常識,千萬別被一大堆錯誤的觀念,導致倒缸,那都是人為因素!以上是我個人心得分享…提供給喜愛養魚人參考。

半夜看的到蟲入侵魚體嗎??? 你確定看到的是白點蟲
 
我是覺得還是銅藥最有效
 
甲,不是能殺白蟲
而是會把白蟲毛黏住,使白蟲無法游泳附著魚
效果不好,但不傷魚
 
這是我個人經驗,只能提供大家參考,白點蟲其實是看得到~
因為我是半夜下甲基藍後(白點蟲活動是晚上,故隔夜會死魚),白點蟲一定會被染色,所以看得到白點蟲,如AeroSu所說的,只是把白點蟲毛黏住,無法附著魚身上,但重點是不傷魚,治療時間會很長,更重要一點~是提供給不想傷害魚方法的人,但魚不能吃,因為魚身體都是藍色的。

它本身是蟲,不是細菌,蟲有分大小隻,大隻連魚身上的白點的「點」都那麼大顆,愈大顆的白點蟲離開魚後,一定看得到,另外它身上不知帶多少白點卵準備要下蛋在底砂及造景石上…永遠殺不完它…除非不養魚,讓白點生命週期結束在養新的魚。

其實大家可以實驗連翹看看,用PH測試器,
測1.沒有加入連翹的水
測2.有加入連翹的水
比較:數據證明PH會下降,故連翹不能放太多,最後的結果就是倒缸。
建議:請適量放連翹控制PH值。



分享個人經驗:
我原本主缸有一隻黃三角中白點,之後把它放入檢疫缸,直到白點蟲離開它的身體,但傷口沒有癒合,請問要放回主缸嗎?
建議:不要放回主缸,因為白點蟲離開後,魚身上會有傷口,最好是傷口癒合才放回主缸,不然原本的地方還會被白點蟲咬。

以前的養法,還是在主缸裡等死,最後它身上的白點都成蟲了,在健康的魚,最後也被白點蟲攻擊,這樣白點蟲一直在主缸裡強壯,丟什麼魚,死什麼魚…為什麼不做檢疫缸,把那不健康的魚放入檢疫缸呢?

魚會怕自己從主缸撈起來,但您治療好它時,放回主缸,它還會感激您解決它的問題,其他的魚自然知道主人在治療它,以後就不會那麼怕您!
如果擔心魚不好撈,建議半夜來撈魚,效果最好了。

每個人的經驗不同,但成功的經驗是可以分享!以上是我個人成功的經驗,也許您們有更好的方法,但PO文只是分享,當參考看看。


白點病
任何淡水魚都有感染白點病的機會!
白點病往往在溫差極大的季節大肆漫延。
一般熱帶魚的生存法則中,魚體能忍受溫度變化極限約在2至5℃之間(24小時內),
但是在日夜溫差變化過大的季節中,倘偌一日之內使水缸中的溫度低於或高於常溫4℃的範圍,
那麼往往許多魚隻都會受不了!.進而造成魚隻抵抗力大大地受損,而變得極易患染疾病。
而白點蟲就是專門在突降的低溫中,”突襲”淡水性魚隻。

白點蟲的繁殖方式大致可以分成二種途徑,
一種是在幼蟲成長之後立即沈入水中,形成一柔軟孢子;白點蟲就在此一孢子之內進行分裂,產生幼蟲!

另一種方式則是在大環境不適合孢子形態繁殖時,成蟲仍然會離開魚體,
但是並不直接形成孢子,而是在水中四處飄盪,並進行自體分裂增殖,
不過,以繁殖速率而言,前者增殖的速度比起後者快上數倍以上!

一、症狀
白點症發病之時,最明顯之處除了逐漸出現在鰓蓋、體表之粒狀小白點之外,
最容易在初期觀察到魚隻徵兆為:不安地磨擦體表,彷彿要將癢處一舉磨掉,
有時候,有些魚隻甚至會激動到將鱗片給刮損了下來,
進而導致更進一步的傷口感染如:紅斑、黴菌感染等。
另外,在白點症感染初期的第三大特徵便是:魚隻會極不正常地將魚鰭(胸、背、尾鰭都有可能)
有些魚隻甚至開始有體表黏液過度增生的現象。
此時,若飼養者再不採取任何治療措施,魚隻便會隨著愈來愈加漫涎的白點,
而感到呼吸更加急促、食慾逐漸消失,並且靜止於一角,體力一日不如一日,而後導致死亡!

二、白點蟲
白點蟲,學名為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Fouquest ,又有人俗稱它們為〔魚纖蟲〕、〔白點蟲〕或〔多子小瓜蟲〕等。
白點蟲,大多寄生在熱帶魚的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
它們主要的食物營養來源來自於魚隻微血管中的紅血球與剝落的上皮組織,
所以被寄生的魚隻才會日漸體力衰弱、低下,並且危害到魚隻的生命安全混身上上下下均會附著密密麻麻的白、灰色小粒,

其直徑大約在0.5至0.1毫米之間。通常這些小白點,每一點白點至少都內含了1個以上的白點蟲蟲囊。


四、常見白點症治療藥物
1.甲基藍(methylene Blue)
對於一些特定魚種毒性極大,例如:三間鼠、燈魚或龍魚等,故並不在此多作說明,僅是盼望魚友能自加小心!
2.甲烯藍 此藥物為目前巿售魚藥之中,藥性屬於極其溫和之抗菌劑。
在治療白點症方面,只要溫度升高,加上甲基藍用量正確,通常可以在3天至1週內根除水族箱內之白點蟲!
甚至於對成蟲脫落之後的水黴菌感染也有一定的功效。


停止使用水族箱內之臭氧機、殺菌燈..等
過濾器內之活性碳與麥飯石極易吸附甲基藍這一類型之染料抗菌劑,因此最好將它們移除,另外,泥炭土(丸)及沈木也是極佳的天然吸附工具,在治療過程中,最好也能避免與藥物合泡一起。

請現在關閉燈光與添加適量甲基藍與食鹽或粗鹽
(我都是自己嘗有一點鹹度就夠了),提高水溫至29~31度能夠延長藥效的維持與白點蟲壓制效果,讓水族箱中的愛魚能夠在短短數天中,迅速回復食慾與健康
 
最後編輯:
白點(魚類寄生蟲病)編輯

白點(魚類寄生蟲病)編輯

本詞條缺少概述、資訊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目錄
1簡介
2病原
3治療
4防治



1 簡介

白點病是一種最常見的魚類寄生蟲病,多發於秋末春初水溫較低的季節鯉科和慈鯛科的熱帶魚較易感染。白點病也叫小瓜蟲病,小瓜蟲蟲體(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纖毛,直徑約0.8mm,為肉眼可見的小白點。在水溫18-23℃的情況下,小瓜蟲常寄生在魚的皮下、尾鰭和鰓部,吸食魚體組織的營養,並刺激魚體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魚體表形成一個個白色膿泡,遍佈魚全身。熱帶魚患此病時,表現在魚鰭上先出現白點,魚兒顯得精神呆滯、漂浮於水面,很少活動。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側身迅速遊動蹭癢。嚴重時,導致魚體周身密佈白點、停止攝食、肌體消瘦、呼吸困難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約為5~10天。白點的形成不是產卵的它有一個生命週期,當人們看到魚體上的鹽粒,是它吸附在魚的皮膚上吸食的階段,在這其間,它是抗藥的,當它喂飽了,它會從魚體分離,掉下來到缸底.這種寄生蟲產生保護膜,形成一個胞囊,裡面有10個小幼蟲(40倍的放大鏡可以看見),它們分裂繁殖,一個能變成1000個以上的個體,它們會尋找魚做寄體,來提供它們的食物,整個過程對溫度的依賴很高。 白點病是由纖毛蟲感染引起的。最初表現為在魚體的某一個部位有一些白點,數天后白點會蔓延到全身,表現為常臥在水族箱底靜止不動,食欲不振,有時在增氧泵的注水處浮游,忽然有狂遊的動作,後期,魚身有大量的白濁黏液分泌,魚常用身體擦箱壁,嚴重時鱗片大量脫落。白點病發病率高,傳染快,常發生在初春、梅雨、初秋氣溫變化大的季節。魚移箱或水溫過急的變換,都會引發白點病。白點病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高。如到了後期,因被感染的魚食欲減退,體質下降,很容易引發別的疾病。
在患病初期,病魚會用身體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討厭的病原體。病魚體表、鰭條和鰓上可見許多小白點。病魚消瘦,浮於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動。後期體表如同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粘液增多,體色暗淡無光。

白點病的發生環境,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發生在12月至翌年6月間,水溫在14—25℃時,為小瓜蟲繁殖的最適宜溫度,也是此病的好發季節。而水溫在10℃以下或高於28℃以上時,則小瓜蟲幼蟲發育停止或逐漸死亡。

及早發現是最重要的,較輕的症狀,可以把魚撈起,放入30~32℃溫水中,因為白點蟲在這個水溫中不能生長。另外還可以用10%的食鹽水兌1000千克水進行藥浴,連續3天,即可治癒。

2病原

是由原生動物小瓜蟲侵入魚體皮膚或鰓部而引發。其小瓜蟲屬原生動物中纖毛蟲的一種。鏡檢成蟲體內具有馬蹄形大核。幼魚僅有圓形、橢圓形或棒形的大核。蟲體柔而可塑,形態多變。此病是觀賞魚中最為常見的多發病之一,它的發病特點是傳染快,流行廣,危害大。

3治療

方法:無論使用什麼藥物首先要提高水溫到30度。可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方法,促使產生在魚體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長速度,使他們從魚體表面脫落。治療藥物:1。也可用5%鹽水浸泡數天;2。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3。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4。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5。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30分鐘;6。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鐘,每天2次。 治療待白點消失後,仍要用藥一段時間使未附著魚體的小瓜蟲死亡。硝酸亞汞、孔雀石綠,是劇毒產品,會對人體產生巨大傷害,極易至癌。故不推薦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療上也應避免使用。孔雀石綠在化學上稱為鹼性綠,分子式為:C23H26N2,分子量為:346.4,在工業上可用作綠色染料。但魚病治療方面也應用很多(尤其漁場),可用於多種魚體外寄生蟲和病原體(包括:黴菌、細菌、皮膚與鰓部的吸蟲感染等等),臨床治療已被證實有效的病症包括:白點病、水黴病、絲黴病、皮膚黏液病等等。紅汞是一種外用藥,浸泡也是一種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濃度和時間。在初期只是身體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後期,全體皆是,那麼稀釋之後擦與浸泡是一樣的。擦拭只是局部,大可不必稀釋,因為擦拭是將魚先撈出,這樣的魚脫水時間不應該很長,稀釋擦之後馬上放入水中,藥效大失,療效不大。所以,局部是可以擦拭的,但不應該稀釋,如果是全身,那麼應該浸泡。因為全身擦拭,魚鰓是很難擦到的,操作也很難,操作不慎還會對魚鰓造成外傷。

4防治

因小瓜蟲不耐高溫,一般25℃以上就會停止發育,當水溫升至28~30℃時,就會自然死亡。因此對患白點病的熱帶魚來說,治療並不太麻煩。只須將水溫維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後,魚體表的胞囊就會全部脫落。如果此時在輔以藥物治療,效果會更好。用藥物治療時,可在魚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亞汞作藥浴處理。對病重的魚,可用2ppm的硝酸亞汞或0.5ppm孔雀石綠溶液侵洗病魚2-3小時。 當病魚症狀消失後,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後才放入魚缸,一般就能杜絕白點病的發生。多採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到32℃,再配備藥物治療,通常治癒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癒率可達100%。用1%鹽水或慶大黴素浸泡15分鐘左右,一天一次,浸泡數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1)換水時應注意溫差過大,致使魚體“感冒”,讓病蟲乘虛侵害魚體。

(2)充分利用小瓜蟲在24小時後找不到寄主即可自行死亡這一弱點,飼養金魚的水,應經過曝曬或靜置2—3天后再使用。這是預防小瓜蟲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3)按每立方米水體用0.05—0.1克硝酸亞汞比例進行全池(缸)潑灑或者當水溫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亞汞,將病魚浴洗0.5一l小時左右,然後用等溫新水過洗,再放回消毒過的新水池(缸)中,稍加綠水後靜養。但是要注意的是硝酸亞汞毒性大,應慎用。尤其小魚對藥液的抵抗力比大金魚弱,故藥液濃度要適當降低,浸洗時間要適當縮短。

(4)在10千克水中放人紅汞(即醫用紅藥水)0.5—1毫升,浴洗病魚5—15分鐘。如果是成色,則可直接用紅汞搽擦局部或周身。後用新水過洗,再放入乾淨新水中飼養,也可按l立方米水體(即l000千克)潑灑3—5(克)毫升紅汞使池(缸)水濃度為3—5毫克/升。隔2—3天后視病情狀況,可改用上述浴洗法治療一次,然後換入乾淨新水(嫩綠水)飼養,同時延長日照時間,適當提高水溫、停食、增氧,可獲得滿意療效。

(5)根據小瓜蟲不耐高溫的特點,放在太陽下曬,將水溫提高至30℃時,在魚的周身搽擦一次紅汞,再經新水過洗後撈人乾淨等溫嫩綠水中飼養、停食、曬陽1周後更換新水即見痊癒。

(6)在水溫20—26℃範圍內,每立方米水體(1000千克)用0.3克或0.4克孔雀石綠溶液浴洗病魚2小時,可以殺死小瓜蟲,對金魚也比較安全。
 
海水觀賞魚白點病的防治

海水魚經常會有白點病,比較難以治癒,如何預防?水質不良是否是主要原因?如果患病後不治療會有何結果?升高溫度也不能解決問題?最關鍵的是缸裡面有許多石頭,魚很難撈出來治療,如果直接放藥進缸裡,又會破壞生態系統!如何是好?

白點蟲是絕對寄身蟲,他一定要依賴宿主才能完成他的生活史,而魚類就是他唯一的宿主,它並不會感染到魚類以外的生物。白點蟲通常存在於主缸或由新魚帶入。​

白點蟲的生活史:

一、浮游期:浮游期的幼蟲經48小時沒找到宿主後就會死亡。此時藥劑可殺滅蟲體。
二、寄身營養期:找到宿主後會爬行到適當位置鑽入體表,魚類受刺激的表皮細胞會增生把蟲體包住,此時就會形成肉眼可見的白點,裡面可能有一隻或數隻白點蟲在裡面,期間約3-5天,溫度越高則時間越短,當白點蟲鑽入後魚類的免疫系統也會作用,有時魚的抵抗力強的話則可能在沒完成寄身營養期白點蟲就夭折在表皮層下,此時藥物無法影響。
三、成蟲期:完成寄身營養期後成蟲就會脫落,此時藥劑可殺滅蟲體。​
四、胞囊期:成蟲接著在體外形成胞囊進行分裂,可由一隻成蟲分裂成數百隻幼蟲,期間約1-3天,也可能更久(目前已知的資料有發現72天才脫囊而出的幼蟲),此時藥劑也無法影響,很多人都不是新魚一入缸就下藥,而是發現白點後才下藥,只要水裡面有一隻已發育成蟲胞囊期,則往往可以躲過白點的療程,而發生治療後白點蟲還是無法根治的情況...所以要絕對防治白點一定要新魚一入缸就下藥。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問題解說

1.有些人不關燈7天白點就好了,治好的原因真的是因為不關燈嗎??(事實上還是很多人連續開燈好幾天魚還是掛了)why?

事實上只要魚本身健康且抵抗力強的魚種,放到良好的水質白奌仍能不藥而愈,而除了白奌纖毛蟲之外,很多寄身蟲都有趨光性喔,而我們通常可以發現剛開燈時白奌比較多開燈一段時間後白奌比較少的原因是因為魚的活動力大增,比較不容易被浮游幼蟲附上,並非開燈後白奌幼蟲又不會破囊而出,事實上光線更能刺激幼蟲破囊而出,即使開燈也會有光線照射不到的死角吧,背光面跟砂層呢??

2.有些人加溫後白點就好了,治好的原因是因為加溫嗎??(事實上還是很多人加溫好幾天魚還是掛了)why?

提升溫度確實是能加速魚體的免疫反應,但另一方面卻能加速白奌蟲的繁殖速率,此時就要看魚體的免疫反應是否能即時壓制病原,若是無法強過更大量的白點蟲侵襲,則魚仍可能加速死亡…加溫法是防治淡水種白點蟲的方法不是海水的喔,,而淡水種白奌蟲跟海水種白奌蟲最大的不同是他生存的適溫,淡水種白點蟲通常高達34度幼蟲就會完全失去對魚的攻擊能力,而19度到25度的攻擊力較強,而海水種白點蟲即使高達34度仍有不弱的攻擊力…

3.有些人使用臭氧或殺菌燈好了,治好的原因是??(事實上還是很多人使用此等器具好幾天魚還是掛了)why?

由一些魚友提供的經驗顯示,使用此等器具確實能局部減少幼蟲的存活率,但不全面(仍然會有不少幼蟲能存活繼續侵襲抵抗力弱的魚種)事實證明使用此設備並無法全面殺滅白點蟲….

4.有些人長白點放軟體缸或活石好了,治好的原因是??(事實上還是很多養在軟體缸的魚還是掛了)why?

原因是魚靠自己的抵抗力自然痊癒,跟活石並無絕對的關西,事實上軟體缸白點發生率跟致死率比FO缸高很多,原因是因為難以檢疫用藥…(並非活石不能檢疫喔,其實還是可以檢疫的,我之前的無寄身蟲病原的FOWLR缸也被我創造出來了)而活砂活石系統由於硝化系統先天的不良,如果再相同的水量下跟一個抽底砂過濾的高密度FO一樣放入一樣數量的魚只,我想不只是會發生白點而已,而很可能倒缸魚只全滅…我認識一個魚友接手一位魚友大量的活石放入他自己穩定的FO缸裡面,結果短期內多數魚只中白點,有些魚仍不治死亡,我想這些活石是帶入大量的病原進來並非把病原吃掉吧…

5.有些人長白點換個水白點就好了,治好的原因是??(事實上還是很多人換水魚還是掛了,甚至不換水沒白點,換個水白點就跑出來)why?

如果魚體健康,是因為系統不良造成的水質不好引發白點,換水後是有可能自然痊癒,但是如果系統良好水質良好,換水造成水質震盪是有可能引發白點的,我們必須瞭解的一點,新水未必會比系統內的水好,從ORP就可發現,新水的數字都蠻低的…

6.有些人長白點使用醫生魚或醫生蝦,治好的原因真的是醫生魚或醫生蝦嗎??(事實上還是很多人養醫生魚醫生蝦魚還是掛了)why?

白點纖毛蟲比海水輪蟲還要小很多,大約要用200倍的顯微鏡才能夠看到它,肉眼可視的白點並非蟲體,只是因為蟲鑽入體表刺激生成的魚表皮細胞而已,以醫生魚或醫生蝦的口徑無法吃到白點纖毛蟲,且白點最致命的一點是寄身在魚的鰓部影響其調整滲透壓的作用跟呼吸作用,鰓部寄身蟲很難以被醫生魚醫生蝦排除,且仍有很多魚種是不讓這些生物靠近的…

7白點常發生在新魚身上,舊魚似乎就比較少發生,why??​
因為舊魚抵抗力較強且已經適應缸內環境,而新魚經過氫化物毒上岸,輸過程又飽受氨中毒跟二氧化碳中毒的傷害,又有適應新環境的緊迫,抵抗力大減…

8.有些魚特別容易長白點,有些魚卻不會,why?

因為有些魚天生抵抗力就強有些就弱,(魚經過氫化物毒上岸,輸過程又飽受氨中毒跟二氧化碳中毒的傷害)有些受傷程度深有些…

結論:目前除了藥物以外,尚無其它方式能百分百絕對的效果,該怎麼做完全都看飼主本身的主觀判斷,不喜歡下藥者則從其它方面著手(如改善水質,降低緊迫。使用殺菌器具。)​
資料來源:百度知識 (純分享)​
 
對抗海水白點蟲最新消息
By: Terry D. Bartelme​

第一章

引言
海水白點蟲(Cryptocaryon irritans)向來被認定為是侵襲海水魚類中,破壞力最強的寄生蟲之一(Wright & Colorni, 2002),其高感染力長期來造成不論是觀賞魚類或食用魚類的死亡以及飼主的經濟損失。尤其在水族箱中因係一封閉環境,更是提供了白點蟲一個絕佳的繁殖環境。在一封閉系統中,預估白點蟲每6至8天,其數量便可繁殖近10倍之多(Burgess, 1992)。

儘管我們對於此一寄生蟲已有相當了解,事實上白點蟲目前仍是對於飼養硬骨海水魚類健康方面的最大威脅之一。此原因有部份便是由於許多海水魚玩家及銷售業者,長期以來對於白點蟲的生命週期、傳染模式及治療方式所傳遞的資訊,事實上並不正確(雖然不是有意的)。本文共分為五篇,目的便在詳述白點蟲的各方面資訊,希望能藉此導正那些原本錯誤的認知。

什麼是海水白點蟲(Cryptocaryon irritans)?
Cryptocaryon irritans一般被海水魚業者稱為“ICH”或是“白點”,它是一種發現在熱帶與溫帶海洋硬骨魚類身上,附有纖毛的原生寄生蟲。此病原體係海水魚類之專性寄生蟲(Iwama, Pickering, Sumpter & Shreck, 1997. Dickerson & Dawe, 1994),亦即因其係依靠魚類取得食物來源,必須依附在魚類身上才能成長,因此在其寄生階段(theront stage)若是無法依附於宿主,此寄生蟲將只能存活一至二日。

歷史
1937年,日本人Sikama首次提出關於海水白點蟲的報告,起因於這中被稱為纖毛寄生體的白點蟲,感染了東京帝國大學水產學會水族箱中的45種魚類。在此之前,此一寄生蟲的感染行為僅止於在公立或私人的水族館中觀察(Nigrelli & Ruggieri, 1966. Wilkie & Gordin, 1969)。自此以後,海水白點蟲的問題,便開始在海洋生物養殖上逐漸受到重視(Colorni, 1985. Huff & Burns, 1981)。海水白點蟲與淡水白點蟲有許多相近之處,但事實上他們是屬於兩種完全不同分類的寄生蟲。

近期發展
廣泛的系統分析以及分子診斷方法被使用於海水白點蟲的重新歸類。近來此一原生體外寄生蟲被建議應歸入Prostomatea「綱」中的Prorodontida「目」,且另新增一「科」Cryptocaryonidae做為歸類(Wright & Colorni, 2002)。

研究團體近來發現一些令人擔憂的新證據,顯示出海水白點蟲具有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他們嘗試將白點蟲置於數種不具有生存壓迫的環境中,迫使白點蟲必須不斷的適應新環境及變化(Yambot, et al., 2003)。實驗結果卻因而產生數個新的品種出來(Diggles & Adlard, 1995, 1997; Diggles & Lester, 1996a,b,c. Jee et al., 2000)。同時白點蟲也在一些新的地區被發現,這些地區的水溫僅有12~16℃,較先前報告中的溫度為低(Jee, et al., 2000)。在過去,白點蟲被認為無法生存於19℃以下的環境中(Nigrelli & Ruggieri, 1966. Diggles & Lester, 1996b. Gordin, 1969)。而在台灣屬於低鹽的環境中,也發現了高度變異的品種已在大量繁殖(Yambot et al., 2003)。由上述新發現我們得知,海水白點蟲事實上在不同地理區域、不同水溫及不同鹽度中都能生存,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新的策略的療法來控制它。

迷思與誤解
海水玩家普遍存有相同的誤解,以為只有健康狀況較差的魚隻才容易被白點蟲感染。當然,在壓迫的環境下,魚隻的免疫功能會降低,使得魚隻在受到感染後,無法產生所需的免疫力。然而壓迫的環境或是魚隻健康情形不佳,並非是否會感染白點病的必要因素,即使是健康的魚隻在未受壓迫的情形下,若是暴露在白點蟲的環境中,仍然很容易受到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實驗中,「緊迫」並非魚隻是否會感染白點病的因素之一。

另一個在海水玩家中普遍存在的誤解是認為白點蟲在每一個魚缸中或多或少一定會有,其實他們是誤將白點蟲視為與缸中普遍存在的細菌或病原體同類,因而假設這些原本已存在的白點蟲,在缸子狀況不好時(如水質不好或是餵食污染)便會爆發在魚隻身上。抱持這種看法的人通常都忽視了新魚隻在入缸前檢疫的重要性,白點病必須由外來魚隻引進,否則無法在魚缸中發生。一般說來,白點病是藉由已被感染的魚隻所帶入的,未針對新進魚隻進行檢疫,將大大提高傳染的可能性。而由於缸中一般還有活石或軟體生物,一旦白點病爆發後將更難處理。

Dr. Harry W. Dickerson在1994年夏季版的Seascope雜誌中,針對海水白點蟲做了以下論述:「要挽救缸中生物,實際上必須完全消滅所有的寄生蟲,治療才能產生效果」(Dickerson, 1994)「根除海水缸或養殖場白點蟲的難題來自於其生命週期的複雜性,特別是有些白點蟲在分裂体 Tomonts以及非同步脫離孢囊具傳染性的掠食體階段的潛伏期極長。」(Colorni & Burgess, 1997)但透過有效的治療與適當的程序,白點病仍可從魚缸及魚隻身上完全消除。

.

海水白點蟲屬於專性寄身蟲的一種,亦即在找不到宿主的情形下,它便無法完成其生命週期(在營養體階段)。考慮到白點蟲在分裂體Tomonts階段需要3到28天孵化,因此建議將魚隻清空30天到6週的時間,使缸中找不到宿主,便能將白點蟲從缸中完全消滅。並將移至治療缸的魚隻施以有效的治療(如使用低比重療法或下銅藥),以消滅魚隻上的白點,可將其治癒。

哪些魚容易被感染?
海水白點蟲並無特定的宿主選擇性(Burgess & Mathews, 1995),這表示了只要暴露在有白點蟲的環境中,任何種類的魚隻都可能會被感染。甚至原本並非海水魚類亦同,海水化的黑茉莉魚就曾被用來做為試驗品,以了解海水白點蟲是否需要特定宿主(Yoshinaga & Dickerson, 1994)。此外,在魚缸或封閉系統中,白點蟲繁殖的速度將以倍數激增,使得要對抗它愈來愈困難。魚缸中之所以較大海中容易傳染白點病,係由於魚缸中的相對高密度養殖,使得白點蟲在掠食體Theronts階段容易找到宿主(Yambot, et al., 2003)。

很明顯的,不同種的礁岩魚類對於白點病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Colorni & Burgess, 1997. Diggles & Lester, 1996c),在封閉的環境中,其抵抗力因素可能遠比不同魚種對食物或環境需求等種種因素要來得重要。一般來說,神仙類、倒吊類、鰈類或箱魨科魚類,通常被認為較容易感染白點病,而板鰓類例如鯊魚或是魟魚等,則天生對白點病具有抵抗力(Lom, 1984)。

傳染模式
海水白點病通常起因於魚缸中所加入的新魚隻原本就已經受到感染(Dickerson & Dawe, 1995),已受感染的魚隻通常在身體上會發現有白點或是傷口,也可能因為病原體仍在營養體Trophonts階段,宿於鰓膜中而無法從外觀察覺。

雖然並不常見,但白點病也可能是藉由其他管道進入魚缸中,例如所置換的海水中存有正處於游離階段的白點蟲掠食體(Theront)。然而,由於孵化出來的掠食體Theront能單獨存活的時間極短,因此藉由這個管道導致感染的機會其實並不高,只要將海水靜置24小時後再使用,基本上便可免除這個可能性(Colorni & Burgess, 1997)。任何表面堅硬的物體,如砂子、石頭、玻璃、缸中設備,甚至無脊椎生物(雖然他們不會感染白點病),都可讓白點蟲在分裂體Tomonts階段做為著床物(Burgess, 1992),所以假若你將這些物體移到另一個乾淨的缸中,則分裂體Tomonts或囊胞也會有可能被帶入。同時,使用海水活體餵食時,理論上也可能因此帶入白點蟲。

風乾魚缸、砂子、石頭與設備可以除去附著在上面的分裂體Tomonts,但很顯然的,這個方法並不適用在活石上。倘若取得軟體、活石或活砂的來源處已被感染白點病,那麼最好還是先經過檢疫的程序後再移入缸中。

致死的原因
在一重度感染的封閉環境中,海水白點蟲可引發魚隻的大量死亡(Yoshinaga & Dickerson, 1994)。海水白點蟲會引發之主要病變,稱為白點病;其次還有某種細菌或真菌的感染,通常也與白點蟲有關。海水白點蟲會導致宿主因窒息、滲透不平衡(指細胞膜內外液體壓力不平衡)以及繼發性細菌感染而死亡。

白點病會使得魚隻鰓膜產生上皮細胞肥大的徵狀以及細胞次膠層的融化(Yambot, et al., 2003),若是攻擊魚隻的白點蟲數量足夠,在受到感染的初期,肉眼可視魚隻有白點產生,而魚鰓上皮將會嚴重受損(Dickerson & Dawe, 1994);若是病狀嚴重或遭受重複感染,將嚴重導致細胞次膠層融化及各薄膜間空間不可逆的閉合 (Colorni & Burgess, 1997)。受掠食體(Theronts)侵襲所造成的傷口經常會成為再次為伺機性細菌或是真菌病原體感染的途徑(Colorni & Burgess, 1997),這些傷口也特別容易為假單胞類細菌感染而引發併發症(Nigrelli & Ruggieri, 1966)。同時這些傷口也會危急魚隻黏液/鱗片/表皮間的平衡,使得滲壓功能無法正常作用及更為耗費魚隻的體力,對嚴重感染的魚隻而言,更可能造成滲透壓的劇烈改變。一般說來,魚隻僅在遭受連續性嚴重感染後,才會導致死亡(Colorni, 1992)。

待續
本篇為全文五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二部將詳細說明海水白點蟲的生命週期、如何辨別是否感染、表列出臨床徵狀、其適應能力,以及面對白點蟲的新挑戰及預防方式。

第二章

本篇是為關於海水型白點蟲(亦稱為 “鹽水型白點蟲saltwater ich.”)的五篇系列文章中的第二章. 第一章的部份包含了關於海水型白點蟲的介紹, 以及其歷史, 還有相關的研究發展. 也介紹了許多對於白點蟲的迷思及誤解: 什麼樣的魚種易受感染, 感染模式及致死的原因. 本章將會繼續接著介紹海水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 如何辨認海水型白點蟲, 感染的臨床症狀, 適應變異的能力, 新的挑戰及預防的方法

生命週期
海水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可區分為明確的四個型態(Colorni & Burgess, 1997). 海水型白點蟲並不像其他魚類寄生蟲般的需要中間宿主(例如: 蝸牛等). 四個型態的生活週期主要可以區分為寄生期及脫離宿主後兩大階段. 這四個型態是為掠食體 theront, 原分裂前體protomont,分裂体 tomont 及 營養體trophont. 海水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在溫度為24-27C 的情況下, 通常大約是在1到2週左右(Colorni, 1992). 生命週期的長度會因為變異種或特有種而有些微的差異(Colorni & Burgess, 1997). 到至今有紀錄的文件中並未發現在其生命週期中有任何休眠狀態的存在. 然而, 海水型白點蟲 分裂体tomonts 所需要的孵化時間約為 3 到 28 天(Colorni, 1985). 在紀錄中 分裂体tomonts 孵化所需的最長時間為 72 天(Colorni & Burgess, 1997). 然而海水
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與溫度是有相關聯的, 所以這樣長的孵化時間並不可能存在於熱帶魚缸中的.

PS.這是熱心的Brick版主提供自己精心製作的生命史圖解圖片

通常當魚身上被用來當為症狀指標的白點短暫退去的時候, 魚友常誤以為白點感染已經治癒. 事實上, 在白點蟲的生命週期裡, 當 營養體Trophonts 成熟後, 便會離開宿主進入所謂分裂体 tomonts 繁殖的階段. 一般來說, 白點的消失只是短暫的, 通常幾天過後, 會有更多白點出現.
.

營養體Trophont 或寄生攝食階段
魚友通常最熟悉的便是海水型白點蟲的營養體 trophont 型態. 白點蟲的攝食型態乃是以類似鹽粒般的白點出現在魚的身上. 營養體Trophonts 會持續性的依附在宿主身上的體表或上皮組織中. 並攝食宿主魚身上的體液, 組織碎片, 或體表細胞(Colorni & Burgess, 1997). 並靠著從宿主身上攝食來的營養成長, 逐漸成為以肉眼便可辨識的白點. 通常會在 3 到 7 天裡完全成熟並離開宿主, 平均時間多為 4 到 5 天內(Colorni & Diamant, 1993. Colorni, 1985). 在同一宿主魚身上的成熟的營養體 trophonts 通常會在 16-18小時 的短時間內離開宿主. 如果宿主魚死亡, 營養體trophonts 也會離開宿主魚(Dickerson & Dawe, 1994) 若因宿主死亡而被迫在成熟前便離開宿主的營養體 trophonts, 雖然也能夠產生分裂体 tomonts, 但這些分裂体 tomonts 常常因為不夠成熟而無法產生可存活的 掠食體theronts.
.

原分裂前體Protomont 或離開宿主後且未形成胞囊前
營養體Trophonts 在成熟後便會離開宿主, 並退去身上的纖毛. 這就是所謂的原分裂前體 protomont 階段. 原分裂前體Protomonts 通常會於清晨五點左右或清晨前夕離開宿主魚(Burgess & Mathews, 1994b). 至於 營養體Trophonts 是否利用清晨前的短暫黑暗時間離開宿主, 以減低被攻擊風險的生存策略, 在學說理論上尚未被確立. 這樣的時間點很可能只是巧合. 脫離宿主後的 2 到 8 小時,原分裂前體 Protomonts 會在底沙或活石上移動, 直到黏附在適當的地方.

分裂体Tomont 或繁殖階段
原分裂前體Protomonts 會先吸附在魚缸中的底砂, 活石, 或其他適合的硬質表面上, 然後開始形成胞囊狀的分裂体 tomonts(Colorni, 1985). 這是所謂的繁殖階段. 在接下來的 8 到 12 小時, 分裂体Tomonts 會在體內開始形成一些子細胞, 也就是仔體 tomites. 每一個分裂体 tomont 所能產生的仔體 tomites 數量, 會因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某些品種所能產生的 仔體 tomites 可能小於 200 個, 而有些品種則可能多達上千個(Diggles & Adlard, 1997). 當孕育成熟後, 分裂体tomonts 會開始孵化並將仔體 tomites 釋放到海水中. 這時被孵化出來的都是具備游泳能力的單一個體, 稱之為掠食體 theronts.

分裂体Tomonts 孵化所需的時間會因某些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極大的差異, 可能從最短的 3 天到最長的72 天左右(Noga, 2000). 海水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與溫度有很大的相關性, 所以像 72 天這樣長的孵化時間基本上說來是非常不尋常的, 且只可能發生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 在適合珊瑚生長的溫度下,分裂体 tomonts 孵化的時間約為 3 到 28 天, 平均高峰集中在 4 到 8 天(Colorni, 1985). 這些差異的存在或許是海水型白點蟲所演化出來的生存策略. 然而, 在 tomont 型態下兩星期後,分裂体 tomont 所能產生的t掠食體heronts 不僅在數量上明顯的減少, 且孵化出來的 掠食體theronts 在感染能力上也大幅的衰減(Colorni, 1992).

Theront 掠食體或具感染性的浮游階段
在海水型白點蟲生命週期中具傳染性的浮游階段稱之為掠食體 theront. 在不同的研究報告中指出, 從分裂體 tomont 孵化出來後的 12 到 48 小時間, 掠食體Theronts 是存活在水中的(Burgess & Matthews, 1994a.Yoshinaga & Dickerson, 1994. Colorni, 1985). 掠食體Theronts 必須在這段時間內找到適合的宿主, 否則便會死亡, 溫度, 比重(鹽度), 或特有種的差異可以解釋尋求宿主時間上的差異.

掠食體Theronts 孵化的時間, 一致性的都維持在清晨兩點到九點之間(Yoshinaga & Dickerson, 1994). 從分裂体 tomont 階段到掠食體theront 階段的生理變化週期與光線雖然並沒有關係, 但這也是尚未被解釋說明的. 在從 分裂体tomont 階段孵化之後, 掠食體Theronts 便快速的失去感染的能力. 6 到 8 小時候後的感染能力便變的很低(Burgess, 1992). 孵化後的 7.5 小時, 87%的掠食體 theronts 仍然存活. 經過11.5 小時後, 存活率便只剩下 9%. 孵化後的15.5 小時, 更只剩下 0.34%. (Yoshinaga & Dickerson, 1994). 掠食體Theronts 的大小會因為白點蟲品種的不同, 地理上的分布, 宿主的品種差異, 以及水溫的變異而有所不同(Colorni & Burgess, 1997). 在 掠食體theront 接觸到宿主之後, 開始附著的階段稱之為 原營養前體proront.原營養前體 Proronts 在附著之後會開始鑽進宿主魚的上皮組織, 這些傷口在短時間(可能只要五分鐘)內便會快速的恢復, 並覆蓋住原營養前體 Proronts (Colorni & Burgess, 1997). 然後 原營養前體Proronts 便快速的轉化成營養體 trophonts, 展開寄生攝食的階段.

唯一能夠確認感染海水型白點蟲的方法是用顯微鏡來觀察新鮮魚鰓, 魚鰭的切片或從皮膚取得的抹片上, 是否有持續旋轉動作, 梨形的纖毛蟲(營養體trophonts)的存在(Colorni & Burgess, 1997). 然而對魚友而言, 如果對於自己所飼養魚隻的外表及日常行為有深切的了解時, 便能藉由觀察一些容易辨識的臨床症狀來確認是否感染白點蟲.

- 可能的臨床症狀列表
- 出現針頭或句點般大小的白點, 一開始會出現在皮膚或魚鰭上, 然後出現在眼睛的部位
-通常一些魚直到疾病已經發展才會顯露出受到疾病的侵襲,但不是全部
- 分泌黏液增加
- 在感染初期, 會有過動的行為
- 在魚缸中有磨擦抓癢, 衝撞的行為
- 有震顫, 抽搐, 痙攣的狀況
- 尋找遮蔽物, 或躲藏的行為
- 出現的白點會在消失數天後再次出現
- 除感染早期之外, 會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
- 蒙眼症狀產生並伴隨著細菌感染
- 魚體出現退色的情況
- 在感染後期, 出現爛鰭或其他細菌感染症狀
- 皮膚出現因細菌感染所引起潰爛脫色的情況
- 停留在靠近水面或水流強勁的區域
- 缺乏食慾
- 感染後期, 出現脫水及體重急速下降的症狀

海水型白點蟲的適應能力
在經過幾個世代演化後的分裂体 tomonts 身上, 發現了一些成熟個體特徵的變異. 這些變異的特徵包含分裂体 tomonts 從單一生存的個體, 演進成群聚化.分裂体 Tomonts 也從沒有或微弱黏著性演變成具有黏著性 (Yambot, et al., 2003). 依據報導指出, 有一種海水型白點蟲冷水變異種, 會藉由出芽繁殖來產生子代的分裂体 tomonts (Jee, et al., 2000). 另外, 在上皮組織中的微小管道中也發現了具有微弱黏著性的 tomonts (Diamant, et al., 1991).

在台灣及其他地區, 已經確認數種新品系的海水型白點蟲的存在(Burgess & Mathews, 1995. Diggles and Adlard,1997).
其中在嘉義及高雄所發現具有高度變異性的特殊種特別的引人注目. (Yambot, et al., 2003) 嘉義特有種是在一個比重(鹽度)只有 5ppt 的小池塘中所發現的. 這是在有紀錄的文件中, 第一次在這樣低的比重(鹽度)中發現海水型白點蟲. 高雄特有種則是從一個比重(鹽度)為10 ppt 的洞穴中所發現的分裂体 tomonts 的第 12 個世代所取得的(Yambot, et al., 2003). Diggles and Lester, (1996a) 提出海水型白點蟲的分佈範圍已經擴散分佈到淡水出海口的區域.

新的挑戰
海水型白點蟲在地理, 溫度以及鹽度範圍上的分佈已經令人憂心的愈來愈廣大, 且台灣特有種也相對的顯現出海水型白點蟲在物種上的多樣性演化(Diggles & Adlard, 1997. Yambot, et al., 2003) 這些報告讓我們了解到, 實際上海水型白點蟲是有足夠的適應能力來面對並適應新環境的變異. 更讓我們了解到要能有效的控制海水型白點蟲病, 新的策略及治療方式是必要的. 就以往的文獻海水型白點蟲 各品系 在低比重(鹽度)的治療方式下, 能夠有效的消滅(Colorni, 1987. Rigos et al., 2001).

預防措施
相對於治療被感染的魚隻而言, 事前的預防措施是為較有效及較佳的處理方式. 對所有新進魚隻進行為期至少三週的隔離檢疫, 將能大幅度的預防主缸中海水型白點蟲病的爆發. 六週以上的隔離檢疫期對於主缸則有更佳的安全保障. 嚴格的預防措施以及適當的檢疫步驟是維持魚缸免於海水型白點蟲病的感染最佳方法(Colorni & Burgess, 1997).
.

如果魚隻能經由隔離檢疫的過程來觀察其是否有染病的情況, 不僅能讓染病魚隻的治療更形簡單, 也相對降低了主缸中已完成檢疫治療魚群的染病風險. 在初期檢疫的過程中, 可以對魚隻施與低比重(鹽度)的治療方式. 這樣的處理將巨幅的降低將寄生蟲導入主缸的風險. 當主缸中的魚隻因感染海水型白點蟲而需被移出主缸進行檢疫治療時, 主缸應採取魚隻淨空的動作(主缸內所有的魚隻都須被移出, 無脊椎動物除外), 為期至少 30 天. 這樣的作法是為了要讓主缸中的寄生蟲因為沒有宿主的存在而無法存活. 一般說來, 30 天的主缸淨空期已是足夠, 然而, 更長的淨空時間會有更佳的效果, 也相對增加主缸的安全性.

待續
第三章的內容將介紹少數幾種可靠的根絕海水型白點蟲的治療方法以及一些實驗性的的治療處置方式

第三章

這是五份系列中的第三份。第二部分包括生命週期, 怎麼辨認白點蟲( Cryptocaryon irritans)、這寄生生物的症狀, 伸縮性, 新的挑戰以及預防。第三部分則繼續通過部分包括根除"白點病" 和一些可持續並有效控制病情的實驗性療法。

有限並可靠的療法
是有許多被聲稱能治療白點蟲的方式。不幸地, 多數這些方法或療法只是部份能達到有效療效。目前只有三種方法被證明可靠的治療方法。這些包括銅基療法、鹽度操作(即hyposalinity) 並且病體移動法。不過就算是最佳的治療方式也是會有其限制及缺點。

銅治療
銅療法是與白點蟲交戰最源遠流長的手段(Cardeilhac & Whitaker 1988) 。但是,對無脊椎、微動物和微植物群來說, 銅是致命的。銅可藉由鈣、鎂和有機物將其從水中移除。

銅基化合物的療程(一些包含其它化學製品與銅的組合) 應該只使用於不包含無脊椎、活石、活砂或其它鈣質材料的水族缸內。

銅會壓抑免疫作用和造成魚體的緊迫。銅對魚體來說也是屬於劇毒, 但沒有比無脊椎動物來的嚴重。超出規定太高的劑量也許會殺害病魚。但如果銅濃度不足則治療將會無效。這需要每日測試銅濃度兩次以及依必要做調整。

.

當使用任何一種銅基化合物的療程時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上指示的劑量。不同的產品有不一樣的指示劑量。每日測試銅濃度兩次並準確地操作銅濃度測試工具。使用任一個銅基化合物時不正確劑量療程的結果可能是危險並致命的。銅的螯合物需要較高劑量而且他們與非螯合物的銅基化合物相比來說一般較不有效。治療時銅濃度應該在三個星期內連續被維持在有效濃度最低限度值。

我親自使用了Cupramine 一種Seachem 的產品、多次在"銅敏感魚類" 如獅子魚, 河豚、小型神仙和麒麟魚(青蛙)Madarin中達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以我的經驗, 它比其它銅基藥品更有效且容忍度更高。Seachem 建議正確劑量為0.5ppm Cupramine 。但是我在0.4ppm的濃度時就達到了有效療效。

Hyposalinity 療法
Hyposalinity 療法有許多銅基療法達不到的好處(Bartelme, 2001.c) 。這個方法不會壓抑免疫作用如降低白血球的活動力。抗生素可以在使用hyposalinity 療法時一起使用。 一些抗菌素更有效,或者當鹽分少於自然的海水的時,更低的劑量必要的。管理治療時鹽度只需要一天檢查一次。化學過濾器如活性碳和化學吸附過濾棉能與hyposalinity 療法合併使用。

準確的測量鹽度是hyposalinity療程中的關鍵。搖臂式液體比重計是廣為人知的不精確。折射計, 或實驗室等級, 大型玻璃液體比重計是會比較被推薦的測量儀器。在被稀釋的海水中鹼度和酸鹼度的值通常會下滑。每日都要檢查這些數值並且在必要時增加緩衝劑並維護維護酸鹼度在8.1 和8.3 之間。不要在同時在有板鰓類魚類, 無脊椎, 活岩石, 或活砂的環境裏使用hyposalinity 治療法。對於生化過濾上的細菌來說只要鹽度不要降的過快就會是安全的。每天換兩次水並連續換兩天, 每次換水降低鹽度約 5 ppt。

主張鹽分在16ppt或更少已經證明是對海水白點蟲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處理方法 (Bartelme, 2001a, b) 。但是, 當對白點蟲來說已經習慣低鹽度並且開始生長及擴散時治療結果就會有變化。治療的整個期間鹽度 必須一致地被維護在16ppt 以下。我建,,,議維持在14ppt 可以在治療期間提供一些錯誤的空間。

在一個治療鹽分水平被到達了之後療程應該持續至少三個星期。不同於大多數其他治療白點虫的方法, hyposalinity 不針對海水白點蟲"浮游期" 或掠食體階段。Hyposalinity 療法為中斷或干擾分裂體階段tomont stage的生命週期。分裂體被低比重條件毀壞, 如此便可防止再感染。

珊瑚礁硬骨魚類表現出可以良好的適應hyposalinity 狀態。Hyposalinity 同時也被以色列海洋學家Angelo Colorni和Limnological 有限公司1985 年(Colorni 1985)作為一種cryptocaryonosis海水白點虫 有效的療程而被研究。一個發表在Drum and Croaker的報告中指出: "我們現在有經驗來證明各種各樣的硬骨魚類能相當舒適地能活在 鹽度(1.010) 至少2 個到3 個月的期間(Goodlett & Ichinotsubo 1997) 。蓋刺魚科皇后神仙是其中一項這樣的研究主題。他們被保留在低鹽度如7ppt 30 天結果沒有任何明顯的病徵(Woo & Chung, 1995) 。

一種 hyposalinity 的交錯療法
在對魚以一系列的短期低鹽浴在鹽度8 到10ppt 將有效地殺死海水白點蟲分裂體 。這個療程需要每三天低鹽浴三個小時並且重複療程四次。所有休眠體暴露於10ppt 鹽度的水中三小時將會造成破壞(Colorni 1985) 。如果感染是由低鹽度變異體白點虫造成的,如嘉義的特有種,則鹽度8 到10ppt 將無法有效地根除寄生生物。

每三天處理由於疾病而衰弱的魚體也會是危險的(Colorni 1985) 。珊瑚礁硬骨魚類體內鹽度約是11 到12ppt 。這是相當值得懷疑是否珊瑚礁硬骨魚類可能毫無過度緊迫的去容忍低於他們體液的外在鹽度水平。理論上, 在海魚越過相等的的摩爾濃度時離子和滲透壓調整過程的方向會是相反的(Evans 1984) 。但是, 最近研究發現至少部份海洋硬骨魚類是能適應那些比他們體液更低的外在鹽度(Woo & Chung, 1995)。

病體移動法
病體移動法包括移動魚每三天移動病魚於兩水族箱之間一次並共計四次的調動方法。使用之間需要把水族箱烘乾以殺除剩餘的分裂體tomonts. (Noga 2000 年。Colorni, 1985) 。這有效地將影響這些寄生生物的生命週期。然而, 頻繁的移動和潛在的傷害必須考慮到會威脅到病魚的健康(Noga 2000) 。

實驗處理方法
控制海水白點虫的新化學製品和控制的方法 持續的被研究。 以下的兩種處理方法被作為例子提出並且沒被當成為一個全面的清單。

脂肪酸的有效率用來預防海水白點虫 曾經使用真鯛來檢驗(Hirazawa, 等, 2001) 。辛酸被發現有最強的抗寄身虫 作用。魚以體重75mg/kg 的比率每天餵食辛酸。結果表明在魚的身上營養體的數量減少, 辛酸有一種抗寄身虫的作用對抗海水白點虫。但是, 儘管海水白點虫的數量被減少, 所有測試對象還是由於傳染死亡了。

食品和藥品管理局(食品及藥品管理局) 已經把過氧化氫歸類為低的規章的優先權(LRP) 藥用作魚和魚蛋上細菌的控制。 過氧化氫已經被實驗上證明有效對抗卵圓鞭毛蟲這種海魚體外寄身虫。 對待受卵圓鞭毛蟲感染的太平洋Threadfin六絲馬鮁用25ppm的劑量藥浴30 分鐘 (蒙哥馬利et al.,1999 b) . 一些種類的魚可以良好的忍受這種治療,但是其它魚類對這種化學物非常敏感(Noga,2000) . 治療結果也可能在幼魚或者成魚有所不同。

過氧化氫預防其他體外寄生蟲是有效的, 例如舌杯虫Ambiphrya和三代虫Gyrodactylus spp。。 (Rach等等 2000). 當被在水裡溶解時,過碳酸鈉是釋放過氧化氫的一種化合物。 過碳酸鈉被證明殺死淡水的體外寄身虫淡水型白點虫掠食體或浮游期階段(Buchmann,et al.,2002) . 它目前在丹麥被用在彩虹鱒魚在 在50-100毫克/ L 的濃度下每周兩次且對魚沒有任何明顯的不良影響。

如果超過50% 掠食體死在這種過氧化氫的濃度則可被記錄
為有效. 12.5mg/ L的劑量在溫度12°C在3個小時之內殺害掠食體。 這種同樣劑量不是有效的對抗淡水白點虫的營養體階段。不過,12.5毫克/ L 的劑量藥浴180分和62.5毫克/ L 藥浴90分能有效的對抗掠食體 (Buchmann, 等, 2002).

淡水白點蟲生命週期是 溫度的從屬者,因此更溫暖的水溫寄生動物生命週期的持續時間越短。 在12 °C,分裂體要孵化的期間是9天,被附上的寄生的階段有10-12天的持續時間。 這方法在12 °C 時應該持續的每日處理至少3 周。 應該要小心的是當過氧化氫不小心的溢出可能有直接對人皮膚的不利影響。

過氧化氫處理其他像是海水型白點虫體外寄身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測試 的研究被完全保證(蒙哥馬利布洛克,D。 et al.,2000) . 不過,這次處理被認為高度的實驗性, 因此它不能被推薦。 當使用過氧化氫時,副作用和存活率可能不能證明是可接受的。 當使用35%或更高的劑量時需要穿戴防護衣和安全眼鏡。 當用過氧化氫處理,因為當溫度升高時,它變得更有毒時,水溫應該被仔細監控。 在這點,這種實驗方法的安全有效的正確劑量與持續時間還沒被確立。

這往後的 部分系列將包括一些對抗海水白點虫 的選擇. 這些將包括使用甲醛和孔雀石綠,紫外線燈,淡水浴,hypersalinity高比重和沙搬遷方法。 第四部也將涵蓋 使用生物清潔工, 抗瘧疾藥物,升水溫,還有所謂" 珊瑚安全的藥物和使用的草藥治療(即 蒜) 控制 海水白點虫 .

Part four of Five
第四章

在第三章中我們解說了幾個以往用於根絕海水型白點病而且效果不錯的治療方法及一些以控制海水型白點虫為主的實驗性治療。在第四章裡將會接著提供一些替代性的治療方法用來抵抗海水型白點虫造成的感染

替代性治療

關於海水白點病的治療有很多種說法(傳言),但其效果充其量也不顯著,甚至可說是微乎其微,不管如何使用,在殺死蟲體的效力上仍有其極限,如以含銅的藥物治療或是在比重(鹽度)上做調整,終究會對無脊椎動物、微藻群、微生物群造成傷害。這就是在軟體缸治療海水型白點虫感染最大的難處。

除上述所提的兩種方法以外,其它的治療方法也都有其缺點。替代的治療有福馬林、孔雀綠、紫外線殺菌燈、淡水浴、高比重(高鹽度)、移去底沙(病床?)、生物清潔(防治)法、草本治療(藥草? 中藥?)、抗瘧疾藥物、提高溫度,(還有所謂的珊瑚安全的治療法)。替代治療也可以組合搭配使用,舉例來說,在餵食前打開紫外線殺菌燈並且將餌料先浸泡過大蒜汁或大蒜精。

福馬林和孔雀綠

在治療海水白點病時,甲醛和孔雀綠可以單一使用或是混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這兩種藥物對硝化菌和魚類都具有毒性,尤其是小型魚。同時這兩種藥物目前已被證實會提升血液中可體松(皮質醇)的濃度,進一步抑制人體的免疫力,對人體健康有不良的影響。甲醛和孔雀綠無論對人還是對動物來說都是危險的。

液態甲醛濃度約37%~40%時即是濃度100%的福馬林。(Bartelme, 1999)
福馬林在水族及海洋生物養殖上的有效應用(Herwig, 1978. Moe, 1982. Rasheed, 1989)福馬林並不能發揮應有的效力, 因為多數的營養體被埋藏的太深,導致在不傷及魚支的指示劑量下,化學藥品無法(很難)對蟲體產生影響,無論甲醛和孔雀綠混合使用與否,對海水白點病也只有部份的效果

紫外線殺菌燈

紫外線殺菌燈有助於預防系統缸之間的感染擴散,在系統缸管線之間設置紫外線殺菌燈可以在theronts掠食體散佈到下個一魚缸之前殺除,但是這種紫外線減少感染機會的作法在單一魚缸中卻不是這麼有效,因為附在魚體身上的theronts掠食體會自動脫離魚體,落到底部再進行細胞增殖,這段時期並不會隨水流通過紫外線殺菌燈,所以仍然有機會感染到其它魚支,這意味著寄身蟲將在缸中重覆它的生理周期(Gratzek, et al., 1983)Gratzek的研究是應用在淡水"ick"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淡水型白點蟲中,但在海水型白點蟲也適用

淡水浴

淡水浴對大部分海水型白點蟲的治療幾乎無效果(Burgess, 1992)
滲透壓改變對宿主的上皮和表層黏液造成的衝擊(Colorni, 1985)
大多數經過低比重治療的宿主,包括淡水浴,其療程維持18個小時後,身上的trophonts營養體仍然存活在原來的部位上,在蟲體經過一段時間重新適應海水後,就繼續它們的生理周期(Colorni, 1985)

注意到上面說的是”大部份”而不是全部trophonts營養體。Trophonts營養體把自已完全的植入表皮底下的上皮部位,這令trophonts營養體不受淡水浴影響。當trophonts營養體成長到一定大小時,它們通常會來到表皮,這也是他們成為一個白點並可用肉眼觀察的時候,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曝露在外的trophonts營養體才有可能受到淡水浴的影響,但倖存下來的營養體可以完成牠們的生命週期,造成這種方法最多只能發揮部份的影響.

淡水浴會導致滲透壓衝擊,典型就如魚隻在捕捉的過程中暴露再空氣中,或者觸碰魚體,轉換環境,都會造成魚支緊迫。淡水浴不能被當成治療海水型白點蟲的唯一手段,因為會讓魚支產生高度緊迫並帶來不良後果,必需搭配其它治療方法,成功達到阻斷寄身蟲的生命周期。

高比重

高比重(鹽度高於一般的海水),曾被研究出來做為海水型白點病的治療法。
鹽度為45ppt時是最適當的條件,對魚支壓力最小而且對纖毛蟲也能適當的控制(Huff & Burns, 1981)。不幸的是高比重法被認為對魚隻的傷害大於寄身蟲

移除底沙法

移除底沙法的構成就是每隔三天總共分成四次移出全部的底沙,此法的用意當tomonts分裂體落在底沙中或底質中,在尚未孵化前就將其移出,但這個方法效果也並不大,因為我們無法完全的移除tomonts分裂體。Tomonts分裂體不單只是附著於底沙或底質中,他們也會在其它堅硬的表面如岩石、玻璃和設備上形成孢囊。Tomonts分裂體同時也會附著在貝類或無脊椎動物的外殼(甲殼)上。

減輕緊迫的訣竅

在開始治療的24小時前,先準備好一大桶人工海水,並確定這些海水足夠讓你在治療過程中進行更換。經過至少24小時攪拌和曝氣的人工海水,較能完全溶解且化學反應也較穩定。沒經過妥善處理的人工海水會令魚鰓發炎,緊迫。

把治療的魚缸從吵雜的場所移到安靜的地方,避免魚支受到打擾驚嚇,並放置一些PVC水管在魚缸中供魚支躲藏,另一個為魚支減壓的方法就是降低魚支對魚缸周邊環境的警覺性 (Bartelme, 2000b)。將魚缸的背部、底部、兩側遮蓋住可以降低魚支對周邊環境的警覺性並把燈光保持在昏暗的亮度、

生物清潔防治法

魚類通常會把海水型白點病交由生物清潔工處理,像是清潔蝦或是隆頭魚科。
這些清潔工本能就具有清潔魚體的行為,但我們不能認定這些清潔工一定會吃trophonts營養體,或是大量食用trophonts營養體來對治癒海水型白點病有幫助,清潔工在工作的同時也可能遭受到感染。(見底沙移除法 #Tomonts同時也會附著在貝類或無脊椎動物的外殼。)

Alexandra Grutter的研究中發現在常見的清潔魚或魚醫生的胃部內容物中含有gnathiid isopods等足目甲殼生物、scales介殼蟲、copepods橈足類和non-parasitic copepods非寄身性的橈足類.(Grutter, 2000)海水型白點蟲並未在胃內容物發現表示牠並非是飲食的一部分.

抗瘧疾藥物

幾種抗瘧疾藥物以某一程度的成功的被使用在對抗海水型白點蟲,這些藥物包含...如磷酸氯酸奎寧、鹽酸金雞納、鹽酸奎納克林(阿的平Atabrine)。但不侷限於這幾種,在施行抗瘧疾藥物治療前需要先做生物鑑定(評估),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中,其效力變化是非常劇烈的。

根據我的經驗,治療瘧疾用的鹽酸奎納克林只有部分的效果且不確定的.這個治療會導致魚支的體色轉黃或暗沉,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後,魚鰭會開始破損。一般使用奎納克林建議的療程是十天,但十天的療程對殺除海水型白點蟲來說並不足夠。

提高水溫

水溫調整或升溫到華氏86度(攝氏30度)對治療ick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淡水型白點蟲有不錯的效果,但是對海水型白點蟲來說,華氏86度(攝氏30度)正是繁殖的理想溫度,所以提高水溫到華氏86度(攝氏30度)無法殺死寄身蟲(Noga, 2000)

小幅度的提高水溫目前已被證實會加速海水型白點蟲的生命周期,事實上,parasite的生命周期跟溫度有關,加速白點蟲的生命周期可能對魚支沒有幫助。提高水溫會改變魚支血液的PH值,這會讓原本就染病虛弱的魚支倍感壓力(Bartelme, 2000a. McDonald & Milligan, 1992)。如果水溫本來就不低,就可不用加以調整,如果需要調整,則慢慢的升/降溫,避免溫度劇烈變化

Reef safe治療法

儘管形形色色的廠商宣稱產品有效,但我還沒見過任何所謂的珊瑚安全的藥物能在治療海水型白點蟲上有一貫性的作用,當這些治療顯露出作用可能是取決於診斷錯誤或者魚類自體免疫系統產生部份或者是全面的免疫(Burgess, 1992)。
至於這些Reef safe藥物對無脊椎動物及可行光合作用的無脊椎動物有多安全也是值得懷疑的,。以我來看,在魚重病時使用Reef safe藥物只會浪費更多寶貴的時間。安全有效且能用於食用魚的化學治療方法仍需期待被研發出來(Colorni & Burgess, 1997)

草本治療(藥草? 中藥?) 例:大蒜

這幾年來草本治療已成為抵禦海水型白點蟲及ich常用的手段,特別是大蒜最常見,平時在餵食之前先將食材浸泡大蒜精(汁液)並持續幾週來對抗淡水型白點蟲,不幸的是目前的證據顯示大蒜對治療海水型白點蟲的效果不彰或沒有效果,能被用於治療白點蟲至今也算是一件有趣的事(Bartelme, 2003a. Cortes-Jorge, 2000)。
(蒜精療法)在一些案例中看來是有效的,特別是在感染較輕微的情況下.在感染較嚴重的情況下則有時無效.無論如何,的確是有一些證據顯示蒜精可以作為一些其他種類寄身蟲感染的治療方式.

曾有研究報告指出大蒜(蔥屬植物)的抽出物消滅車輪蟲(Madsen et al. 2000)
同時大蒜汁也曾被證明可以在15小時內讓浮游期的淡水型白點蟲死亡。淡水型白點蟲為造成感染的淡水寄身蟲通常被稱為ick.
萃取物可用過壓碎新鮮的蒜瓣取得。要殺死水中theronts浮游體需要添加的劑量是62.5 mg/L,如果可以殺死5成以上的theronts浮游體則此濃度就被視為是有效的(Buchmann, et al., 2002)。
劑量增加到570 mg/L則可以完全殺死在tomocyst stage孢囊體階段的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淡水白點蟲。
使用allium satiyum大蒜的測試結果顯示allium satiyum沒有辦法殺死在魚支皮膚中的trophonts營養體(Buchmann et al., 2002)
隨著大蒜的種類、用法不同,其化合物的變異也很大,把它加入水中,是不切實際的作法(Buchmann, et al., 2002)

宿主對於海水型白點蟲在不同部份的反應機制尚未明瞭(Colorni & Burgess, 1997)
目前已經證實大蒜採取口服,讓魚支食用的話,可以掩蔽魚支對白點蟲產生的化學吸引,進一步阻礙寄身蟲的寄生能力(Cortes-Jorge, 2000)。
魚體的化學吸引力仍需要進一步研究調查(Colorni & Burgess, 1997)

待續

在第五章同時也是此系列的最後一章將包含魚類發展全面或部分免疫的能力還有海水型白點蟲低鹽度的變形種類,還有硬骨魚類適應低比重條件的能力,並且將試著增進(改善)transfer method治療法,同時也會提到施行transfer method的困難點,另外還有一種新的、混合型的海水型白點蟲治療法,其中提到以四個階段改善治療原理還有一些減輕魚壓力的方法。

Part Five of Five
第五章

我們在第四章中提到一些對抗海水型白點蟲的替代性治療法,在第五章裡將著重於魚類對海水型白點蟲發展全面或部分免疫,parasite在低鹽度環境下的變形種類,硬骨魚類在低比重環境下的適應能力,改善transfer method治療法及克服transfer method治療法的缺點。另外此章也會提到transfer method治療法的變化,其中改變的地方有”減少魚支壓力”和”提高治療魚支的存活率”,將以四個步驟來提升"hypo-trans"的治療效果及一些減壓的秘訣

(魚類對海水型白點蟲的)全面或部分免疫

受到海水型白點蟲及saltwater ich感染後痊癒的魚支會對該病產生某一程度的免疫力並可持續六個月之久(Burgess & Mathews, 1995b)。
有些魚類對疾病不會自我保護或產生免疫。當魚類在免疫時,即使parasite在這時出現,免疫力可使得他們不會受到parasite危害,雖然很多魚類無法做到完全的自我保護,但還是可以承受較輕微的感染。(Colorni & Burgess, 1997)。
這樣或許可以解釋如果沒有完全殺死系統中的parasite,日後病情還是有可能再度爆發的原因。壓力會降低魚支的免疫力,使得parasite的數目增加,最後導致病情再度爆發(Colorni & Burgess, 1997)。
全面或部分免疫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那些效果不明確的治療方法有時會被當成是有效的。

就免疫學上來說,魚類對海水型白點蟲產生某一程度的免疫力,就如同人類接受疫苗預防接種產生抗體般合理,但是針對海水型白點蟲的疫苗仍未研究出來。

另一個可行的方法就是使用生物防治(調幅)器如Beta 1,3D glucan (Bartelme, 2003c)。Beta glucan目前已被證實可以增進免疫系統對細菌感染、病毒感染、菌類感染、parasitic pathogens的整體防衛機制。當改為魚類口服時,可以達到模擬免疫系統的功能。但是目前還沒有經過臨床實驗過,特別是針對海水型白點病,但免疫模擬(Beta glucan)還是值得進一步研究。

魚類在低比重環境下的適應能力硬骨魚類的耐鹽性比其它魚種來得更好(Wu & Woo, 1983)

研究顯示目前很多珊瑚礁魚類被歸類為耐鹽性較低,由此可突顯出耐鹽性高的能力(Wu & Woo, 1983. Woo & Chung, 1995)。
生理上的評估顯示當生態環境鹽度變化較小時,有些種類可能生理上對鹽度變化的接受範圍反而較大,這證明了對物種鹽度變化接受度的界定應該排除其環境因素,也就是說應以其生理做判斷,而不是依其棲息地做考量(Woo & Chung, 1995)。

古時代的海水鹽度(404mm)遠比目前(1123mm)所發現的來的低的多 (Spaargaren, 1979). 非常有可能以後的珊瑚礁居住者會演化進而適應一個比現在海水鹽度遠低的多的環境(Moyle, & Cech, 1982). 這很有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硬骨魚類能夠輕易的適應低鹽度的環境.

低鹽度環境下的白點蟲變異種
就目前而言, 轉移治療法是除了銅藥治療法外唯一能夠有效並持續性的對付低鹽度海水型白點蟲變異種的方式. 轉移治療法最大的問題在於持續處理(撈捕, 換缸)時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加諸在魚隻身上的壓力. 如果能將轉移治療法加以改進, 進而降低魚隻受傷的危險並降低加附在魚隻身上的壓力, 那這樣的治療方式將更安全並能夠提升魚隻的存活率, 問題是這該如何完成?

改善轉移治療法所面臨的挑戰
當魚隻受到壓力緊迫後, Plasma catecholamine concentrations 的濃度會升高, 並維持一段時間(Mazeaud, et, al., 1977. Mazeaud & Mazeaud, 1981). Hydromineral 或 osmotic disturbance 是魚隻受到壓力後必有的產物(Bartelme, 2000a. McDonald & Milligan, 1997). 壓力會造成海水魚隻脫水以及influx of ions的狀況(Folmar & Dickhoff, 1980. Mazeaud, et. al., 1977). The initial severity of a stressor such as handling and transfer determines the degree of osmotic disturbance rather than the duration of that stress (McDonald & Milligan, 1997).

壓力會影響巨噬細胞的產生以及其他免疫系統的功能(Bartelme, 2003c). 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時, 魚隻也變的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Pickering & Pottinger, 1989. Rottmann, 1992). 在經過壓力的狀況下, 這些疾病問題可能被延遲一到三週. 這可能導致魚隻的死亡, 也就是"Delayed Mortality Syndrome."(延遲死亡癥候群) (Noga, 2000). 以網子捕魚以及將魚隻移離水面, 對魚隻會造成高度的緊迫(Bartelme, 2003b). 如果魚隻在劇烈運動後, 離開水面30 秒鐘, 其致命率以及血液中的乳酸濃度將大幅增高(Ferguson & Tufts, 1992. Wood, et. al., 1983).

克服轉移治療法所面臨的困難.
降低魚隻體內液體與週遭環境海水的差異性可以減緩水與離子的紛亂(Wedemeyer, 1996).原先被用來調節透壓的能量可以被保存下來並供其他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用, 如體內平衡. 在轉移治療法中, 配合使用低鹽度的海水, 能夠降低因為轉移及捕捉所造成的魚隻緊迫.

對魚隻施行預先的免疫系統刺激興奮劑, 如 Beta 1,3D glucan, 將會幫助牠們加速巨噬細胞的產出, 以及提升主要的防禦免疫系統(Bartelme, 2003c). 口服性的 Beta glucan 能夠刺激免疫系統, 幫助魚隻克服或避免感染. 動物實驗研究證明服用多劑量的Beta glucan 對健康是沒有危害的. 推薦劑量為每天一劑 4mg/lb.

在捕捉魚的時候, 用網子撈捕及追逐魚隻通常都是造成緊迫或傷害的主因(Bartelme, 2003b). 透明的塑膠袋或是塑膠容器因為不容易被魚隻所看見, 所以可以在捕捉或移動魚隻時用來取代網子(Spotte, 1993 & 1979). 因為魚隻無法看見透明的塑膠袋或容器, 所以捕捉魚隻所花的時間會更少且對魚隻來說是更安全的. 魚隻也較不會因為捕捉的追逐精疲力盡. 將魚隻移離其所賴以生存的水中, 不僅會對魚隻造成高度的緊迫, 通常亦會造成傷害(Ferguson & Tufts, 1992. Flagg & Harrell, 1990). 以塑膠袋或容器所捕獲的魚隻在搬運或處理的過程中是不需要離開水中的.

新類型的轉移治療法
我所提議的新的或是混合的方法, 是結合兩個被驗證有效的治療法, 混合使用來完全滅除海水型白點蟲: 低鹽度治療法以及搬移法. 合稱為低鹽度轉移治療法. 低鹽度轉移治療法是將魚隻在兩個低鹽度魚缸中, 每隔三天的時間就做一次搬移的動作, 持續的做四次搬移. 在每一次搬移之後, 沒有魚的缸子就要被清理乾淨並將所有的水放掉乾燥.

放置魚隻所使用的檢疫缸的水質要與原來魚缸(主缸)中的相同. 當魚隻搬移到檢疫缸後, 使用預先調整好的淡水, 開始四階段的換水步驟, 讓魚隻漸漸適應低鹽度的環境. 每次換水時, 需要密切的注意水溫, 不要有太大的溫度變化. 從魚隻搬移到治療缸的第一天開始, 每天換兩次的水, 持續兩天. 在每一次換水時, 降低鹽度約 5ppt, 一直到鹽度達到 13-14 ppt 左右為止.

在稀釋的海水中, KH 跟 pH 都有降低的趨勢. 每天都要檢測 KH 跟 pH, 在需要的狀況下添加緩衝劑來維持 pH 在 8.1 到 8.3 之間. 在治療過程中, 少量餵食以保持水質.

低鹽度治療法已經被證明是一種對於治療海水性白點蟲具有相當效應的方式. 但是這種治療法對於海水性白點蟲的低鹽度變異種卻是無效的. 對於低鹽度轉移治療法而言, 低鹽度是用來降低魚隻的壓力緊迫狀況, 以及緩和隨後因為重複的捕捉, 移動所造成的滲透壓調節上的混亂. 乾燥才是實際上摧毀每一次魚隻搬移後所殘留下的海水型白點蟲的 tomonts 的主要因素. 在不使用嚴苛或危險的藥物治療法(如銅)的狀況下, 不論海水型白點蟲對鹽度的容忍程度範圍為何, 這樣的新方法都是有效用的.

新轉移治療法對於降低魚隻承受的壓力並進而增加受治療魚隻的存活率所做的改變
1. 在開始低鹽度轉移治療法的 24 小時前, 對魚隻進行 Beta 1,3D glucan 的添加. 這將可以在開始進行治療前, 激增並活化魚隻的生化防禦機能, 並能夠將低可能的傷害.

2. 處理及捕捉魚隻時使用降低魚隻緊迫, 以及減少魚隻傷害的方式. 並且魚隻在處理及搬運過程中不會被迫離開水中.

3. 鹽度為 13 到 14 ppt 之間的海水, 可以用來降低魚隻體液與外解水份間的滲透壓.

改善低鹽度搬移治療法的四個步驟

在搬移魚隻的24小時前, 先對魚隻使用 Beta 1, 3D glucan 以刺激魚隻的免疫能力並增強其生化防禦系統. 此後, 在進行低鹽度移轉治療法的期間, 持續每天的在飼料中添加 Beta glucan

捕捉及移動魚隻時, 要使用透明的塑膠袋或是塑膠容器. 搬移的過程中要保持魚隻在水中, 不要讓魚隻暴露在空氣之中. 對於海水魚來說, 治療缸裡的低鹽度作法, 是用來中和(降低滲透壓, 避免不好的物質進入魚隻體內)魚隻在處理, 捕捉, 以及轉移時所產生的壓力所產生的 hydromineral or osmotic disturbance. 相反的, 對於淡水魚來說, 添加鹽到淡水中也是同樣的效果(Wedemeyer, 1996).

其他降低魚隻緊迫的方法
在開始治療的 24 小時前, 就將本次治療所需的海水量調配完成. 調配的水量需要能夠滿足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換水所需的量. 使用前 24 小時就已經調配好並經過曝氣的海水, 會是較完整溶解, 並且是在化學變化上較為穩定. 未經過曝氣或混何不完全的海水會刺激魚隻纖弱的鰓組織, 且增加魚隻的緊迫.

將治療檢疫缸放置在遠離外界干擾(動作, 噪音)的安靜環境. 並在缸中放入許多的 PVC 管來作為魚隻躲藏的地方. 另外一個降低魚隻壓力的方式, 是降低魚隻對於缸中或缸外發生事情的意識能力(Bartelme, 2000b). 把治療缸的背部, 底部, 以及缸的四周塗上較深的顏色, 並使用昏暗的燈光, 將能夠降低魚隻對於環境變化的感受.

當魚隻的粘膜或皮膚的保護層收到傷害的時候, 可添加 Pro Tech Coat Marine 或其他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 來充當暫時的緩衝屏障. 這可以幫助緩和魚隻在被捕捉或移轉時所受到的壓力(Carmicheal and Tomasso, 1988). 此外使用生化過濾墊如 Poly Bio Marine 所生產的Poly Filter 亦可用來降低水中的不良雜質, 如在治療缸中所可能累積的氨.

總結:
對於海水型白點蟲的生命週期, 其感染模式以及治療方式有更多的了解, 在實質上有效的降低了白點蟲對於養殖業者以及海水魚玩家所產生的威脅. 海水型白點蟲對於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與日俱增, 這也使得在白點蟲的防治上需要有創新的發展. 不斷的投入發展具有實用性, 且有效的治療處理方式在海水型白點蟲的控制上是不可或缺的. 當我們對於白點蟲的知識與了解日漸增加的時候, 對於控制海水型白點蟲所產生的損傷, 也將有更新的局面出現.

海水魚疾病中的白點病大概是受到最多討論的疾病吧,因為牠很容易被人類的眼睛發現,其他看不到的東西,大家都只能猜,然而網路中以訛傳訛的資訊卻非常多,想要針對白點病建立一個好的防禦策略,我認為就是需要完整的去了解病原體的種類,生命週期,還有各種防禦的方法優缺點.....本文的主要重點是說明銅治療法及HYPO療法也許是最具優勢的方法,不過在一些區域性特有種的白點蟲可以適應低比重環境的情況下,後者在某些情況下仍會失去效果,早再兩年多以前我已經在一個魚友家發現第一個低比重白點蟲的案例,後期又陸續在水族館及本人的實驗缸發現.....

本文的可靠性算是不錯的,不管是理論或者是本人及站上的案例歸納分析實證都出入不大,所以才會這麼堅持的想要分享給大家,在此非常感謝站上魚友的支持與幫忙,尤其是百忙之中抽空幫我翻譯的魚友,非常感謝你們...接著後續的最後校稿會在danmhippo 兄弄好後陸續的更新...

資料來源:http://www.aquarium.org.hk/cgi-bin/ch/topic_show.cgi?id=29917&pg=1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