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ai27 的最近動態

  • X
    彰大有空歡迎多回來聊聊啊 說到老千大的底沙過濾也勾起我不少回憶。我自己在剛跳海時也是深受“用沙層建立生態”這個概念吸引,所以很著迷於各種沙層類系統,像是miki大或是臭酸站長等人的缸子當初也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 X
    這也就是我會想寫這篇文章的主因,因為很多的爭論議題其實也不見得真的有什麼矛盾之處,只是大家討論時往往會忽略掉太多變因。...
  • X
    我覺得與其說是取代,不如說是一種選擇。選擇有效的方式建立系統當然很好,但就一個興趣而言,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也不錯的。
  • X
    我內心也很喜歡建議新手舖厚砂,但站上對厚砂大多數是反面意見的,甚至有點當成毒蛇猛獸的感覺。...
  • X
    我本來想說這篇就潛水看看大家的看法不要浮出來,被你這句話給笑噴........XD 既然出來了我也留點東西吧~ 如果再重來一次,我的確還是會選擇鋪沙的~ 也許就是這麼多年來已經習慣有沙的景的慣性...
  • X
    xdai27 對主題 數位顯微鏡legendhua的回覆 給出 讚 .
    前幾天用吹管吹出卡在鐵牛叢中的毛藻, 用電子顯微鏡觀察, 裡面也是超多會動的傢伙, Dino 似乎也在其中... 看來很多情形都是複合式的藻類混在一起, 沒用鏡檢真的很難分得清楚~ 我這台若是不接更大的螢幕, 放大倍率大約只有80倍, 就算接大螢幕也只是畫面變大...
  • X
    FAUNA MARIN System 簡介 最近幾次 ICP 都在 FM 測, 才注意到這個牌子, 剛好得知不少跟我有交流的魚友轉到 FM 系統, 讓我產生了好奇感, 所以決定來了解一下 FM系統~ ps: 可能是我太少去水族店晃了, 即使去了也鮮少跟店員聊天...
  • X
    光合作用不會消耗KH這點我還蠻確定的,因為這是很基礎的生化機制,也有非常多的文獻可以證實。 最簡單的驗證方法是直接抓一坨藻放到桶中打氣照光,然後比對隨著時間KH的變化。
  • X
    撲啊,不撲沙底下反而難清理 (沒辦法用磁刷,加上有生物有造景) 撲了不用清~ 除了店家貨缸,或是FO,其他想不到不撲的理由了~ 附上撲沙缸況:
  • X
    鋪沙比裸缸漂亮這件事幾乎已經變成既定事實了,不過我倒不認為沙子美觀的優勢在每一個缸子都能體現出來(即使假設沙子都能維持潔白),因此我覺得也可以思考一下沙子到底能不能在你的缸內呈現出想要的效果。...
  • X
    關於珊瑚缸中營養鹽濃度的討論一直是海水界中很熱門的議題,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會根據現有的發表文獻整理幾項對於玩家而言可能有一些參考價值的觀念和資訊,若有什麼疑問或是想補充的也都歡迎提出來討論。我建議可以先看過Randy這篇後再過來接著讀,因為有些內容我也是從那邊再繼續延伸討論的...
  • X
    xdai27 對主題 奧勒岡legendhua的回覆 給出 讚 .
    奧勒岡 這隻是非常有名的骨, 不需多作介紹~ 那全身藍的顏色, 自帶高貴氣質~ 讓我想到有篇分享珊瑚配色的影片, 推薦大家有時間也看看~ 奧勒岡就在推薦名單內~ ps: 播主的魚缸多, 淘汰的骨能進到另一個缸, 而我的大部分只能去陽台變白骨...
  • X
    xdai27 對主題 數位顯微鏡legendhua的回覆 給出 讚 .
    鼻涕藻 鼻涕藻不是藻, 而是會動的壞菌~ 以下是從新放的斷支架上採集來的, 肉眼看起來就像一條軟黏黏的勾芡線, 在顯微鏡下看就像一顆顆會動的小圓球.... 另一團很奇怪, 有不少的白色細長型的蟲攪和成一團, 搞不懂他們在做啥?!?!
  • X
    xdai27 對主題 藻桶養不活線藻swainson的回覆 給出 讚 .
    這樣說起來感覺不是藻桶的問題+1 你的NP是用哪款測試劑測的? 我之前開缸時缸中放了大葡萄藻還有一條跟著大葡萄藻進來的線藻 大葡萄藻越長越密 有一天一半白化了 我換水10% 水還是霧霧的 但是我發現缸中的珊瑚反而大開 線藻在那之後幾個月後從一條 變成一球...
  • X
    瓦數不用太在意,看珊瑚表現去調整就對了。比方你注意到鈕扣會伸長脖子,就代表光不足了,需要增加。 NO3要搭配著PO4一起看會更有幫助,建議測一下。 中間藥水的部分沒用過,不熟悉。全要素可能可以停下,感覺你的珊瑚沒那麼多,換水足夠一般需求。...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