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liu0801 的最近動態

天然海水、各國珊瑚、海水魚、優質活石
客製化魚缸、珊瑚生態魚缸設計、定期維護保養、周邊硬體販售
  • Peterliu0801
    謝謝耶~ 其他大神的缸其實更美🤣 我是用美國咕咾石(marco rock) 活石太脆容易斷,粉塵也比較多(但比較好養水) 因為我造景形狀的關係所以用咕咾石。 (活石比較適合金字塔型造景,避免斷掉) 養久了其實跟活石也會很像啦。...
  • Peterliu0801
    我的顧沙子經驗倒是挺輕鬆的,基本上就是沒在顧 放隻海參,甚至蝦虎都不用,就可以清的蠻乾淨的了,還有一些死角,水流差或是太擠海參進不去再調整一下就好 如果說砂面上長一堆藻,那同時石頭缸壁大概也都是一片藻,那只是整缸的狀態而已,就算是裸缸,狀態不好也是會長一堆...
  • Peterliu0801
    果然這文筆組織能力就是不一樣啊 完全就是我要講的啊~ 漂亮的缸真的是沒看過鋪珊瑚骨的 都是裸缸或是鋪沙 想當初也是被這樣的美缸騙下海的
  • Peterliu0801
    你是說活石崩解在沙上? 這種通常都很小很細微吧 不用特別鏟啊 正常來說看不出來吧…. 生物翻一翻就不見了 我自己的經驗是很難全區都白沙。 因為我沙上也有放珊瑚會有循環不好的區域容易有紅泥或是一點點藻,這都比所謂崩解的活石還明顯才對。 儘管如此,藍光打下去其實不明顯的⋯...
  • Peterliu0801
    而且拿來當底沙更是難辦啊… 不好看又要定期換….很suffer 厲害的人應該是都能養吧 但至少我看過漂亮的缸都是有撲沙的 整體會明亮非常多。 夠厲害能把沙顧的很白整個缸子看起來會非常的美。
  • Peterliu0801
    其實您已經講出答案了 雖然珊瑚骨提供很好的孔隙讓硝化菌附著,但也因為這些空隙容易讓營養鹽堆積 目前Sps大部分還是使用柏林系統,如果你有大量的活石,就沒有使用珊瑚骨的必要,當然活石要定期更換,使用"新鮮"的活石保持多樣性,我個人買活石只會在進貨那幾天買...
  • Peterliu0801
    “有用藻桶的時候這個變化變很小,我猜是藻桶晚上開燈的關係。除此之外沒變化” 我會覺得可能是pH所致也是因為你有提到這段,我也認為單單夜間的拉升其實就足以造成測得出的消耗差異了。
  • Peterliu0801
    可能吧,但總之藻桶移掉就沒這狀況了 所以後來就再也沒用過藻桶了。 但我的ph….基本上都穩定的啊….. 規律的日夜變化~ 不過就如同前述,機制無論是不是藻類 但,藻桶移掉就沒這現象了。無論直接還是間接都不重要了。
  • Peterliu0801
    我當初也是相信藻類會消耗KH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我把所有可能的機制全都確認完一輪並直接自己做了幾次上述的桶子實驗後才總算被convince一般藻類真的是對KH沒影響。 我也相信你觀察到的現象是真的,只是理由的話我會把藻類本身的消耗這個因子排除。...
  • Peterliu0801
    最近跳海做功課的時候,確實有發現一些文章都不推介使用珊瑚骨當濾材,這是其中一篇 https://www.ph84.idv.tw/forum/threads/338642/
  • Peterliu0801
    也許藍箱講錯了? 但藻類也有可能會經過別的作用吸收kh? 畢竟不一定只有光合作用。 學術方面我是不懂,但….光合作用我學過哈哈哈哈。 ->吸收CO2跟水放出養跟產生葡萄糖嘛。(國中還高中物理化學生物?)應該蠻多人會的? 另外,雖然學術不懂...
  • Peterliu0801
    阿災~ 我缸子ph一向都只有日夜變化 有用藻桶的時候這個變化變很小,我猜是藻桶晚上開燈的關係。除此之外沒變化。 總之,我自己的狀況跟藍箱解釋的比較相近就是了。 但….老實說我覺得處理np 能力也有限,所以有人問我的話我都沒有很推藻桶或是藻屏。...
  • Peterliu0801
    沒有…因為很明顯撤掉藻桶直接少一半的消耗量(滴定) 而且我用了大概一年,中間清過5-6次線藻(因為長很快) 每次清完都要調整一次滴定,所以我算是很確定跟藻桶有關。(老實說每次清是kh跟Ca都要調整,很麻煩) 我是用ZX的藻桶啦...
  • Peterliu0801
    在鈣反中使用珊瑚骨的理由多半只是粒徑問題而已,因為太小的基質很容易堵塞水流或是太快溶成泥巴。 另外也是有人會用其他來源的霰石來填充鈣反,只是溶出的其他元素比例上會有一些差異。 幾乎所有的市售碳酸鈣基質底沙要嘛是直接從海岸或海中採集,要嘛是來自其他天然的石灰岩礦。...
  • Peterliu0801
    關燈的關係,燈關了植物會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增加酸化水質,KH自然降低,開燈之後就會升回來,建議都不要關燈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