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P

    推薦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50 第13.14篇完結篇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13.第六篇 溫度和光線的影響 其實如果沒有拍照的話,我說出來,可能沒人會相信 詳細幾支我是沒仔細算過,但測試結果 密度大於200支的,長到中蝦,大小會差很多,而且會陸陸續續死亡,差不多到中蝦只有150支左右(死亡率超過一半,結蝦子感覺營養不良,有點透明狀態)。 密度大於100支以上的,成蝦體格會比較小,看起來差不多中蝦而已,少數幾支體格有1公分(會有一成死亡) 而5~60支的話,可以正常體格約1公分(沒有死亡率) 30支左右的,目前約有1~1.2公分 今天早上牙線棒盒裏的成蝦孵小蝦了,生出來的跟用蛋孵出來的,顏色完全不一樣...
  2. P

    類海水-世界第一

    我只能說,ko大大推出來以後,化工行生意應該會很好。
  3. P

    推薦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50 第13.14篇完結篇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13.第六篇 溫度和光線的影響 明天我再量一下直徑與高度,我記得差不多是100cc的水 孟哲兄送您的才是真正魚、蝦苗專用的饅魚粉,我的是配餌料用的。 過濾後才像您的饅魚粉。 我在想一個問題,之前有人說養殖廠1公升裏養3~4千支蝦 成蝦一支差不多快1公分,1cc的水,怎麼擠的下3支成蝦 不知小馬兄有試驗過,你的最高養殖密度大約是多少。 -=-=-=- 以下內容由 pp3745 在 2009年08月17日 11:29am 時新增 -=-=-=- 培養皿直徑10公分,高度約1.6公分
  4. P

    [求助][推薦]純fo缸~海水素最好ㄉ是那牌??

    版上ko大大提供海水素配方 所以需要自行diy
  5. P

    [求助][推薦]純fo缸~海水素最好ㄉ是那牌??

    KO牌最好,但未上市 優點:當然是便宜又好用 缺點:需要有磅秤才行
  6. P

    類海水-世界第一

    佩服KO大大的勇氣 懂的人自然就會懂,只怕會得罪不少人。 還有小弟想請教您一個問題,也是小弟最近發現的 現在化工行賣的原料,品質好像也出一點問題 跟十年前有點不一樣囉!不知KO大大是否有同感,來源改了嗎? 當然差距不大,沒什麼影響。 感謝分享佳作。
  7. P

    推薦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50 第13.14篇完結篇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13.第六篇 溫度和光線的影響 我是先在培養皿試過,才在大桶子試驗 培養皿上密度也用很高,然後用饅魚粉泡海水攪拌後,用泡茶 用的過濾塞後, 留在泡茶過濾的濃稠物擠了約2.5CC(一團放在中間),放進培養皿上, 每天早上會補足蒸發掉的水加到全滿,中間沒餵食。 意外發現會會比同期孵的蝦還大支,小支蝦污染物也少,3天半都沒事 才換大一點的桶子試驗,大桶子的蝦有5天跟七天的蝦一起,嫌不夠密,所以混在一起。 只在第一天餵3.5公克用海水泡只取濃稠狀跟過濾後底渣,四天都沒餵。 今天有抽一下污泥約500CC,並加水至3公升,再用3.5公克測試...
  8. P

    推薦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50 第13.14篇完結篇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13.第六篇 溫度和光線的影響 今天是13號黑色星期五嗎 上午打壞杯子,下午搞壞顯微鏡 為了看水中的異物,不知是蛋殼還是菌 居然絆倒顯微鏡,掉落地上變望遠鏡了 今天總是絆手絆腳的。 請問小馬兄,海水中類似棉花,中間有很明顯一個圓白點,白點圍繞一些膠著物 那是什麼東西呢?
  9. P

    推薦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50 第13.14篇完結篇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13.第六篇 溫度和光線的影響 5公升桶子裏面裝約2.3公升的水,裏面有幾支沒有算過,不過密度很高 本來想倒出來在燒杯裏可以看的比較清楚,過程中,不小心敲破一個燒杯,損失不少蝦子。唉~~~氣死狼!! 密度目視比較高,拍起來感覺比較少。 另一個剩一公升多的桶子裏,裏面的蝦子,密度也很高 這個養第十四天了,聽大業老闆說密度高不會抱卵,有撈一半給同事餵魚了。...
  10. P

    推薦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50 第13.14篇完結篇

    [原創]豐年蝦養大的技巧分享 P13.第六篇 溫度和光線的影響 五天速養高密度養法,比重1.032,很成功喔,已快有中蝦,小馬兄可以試試看。飼料用饅魚粉 第一天就用3.5公克泡20CC的自製海水素,中間沒再餵食。裏面水約2.3公升,也是自製海水素調配的。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