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 C

    千手佛 專區(歡迎貢獻圖片)

    挖 這篇怎又被挖出來 好懷念我的芊芊........哀
  2. C

    分享 diy led 20W x 6 的過程

    五瓦以上 的都不建議肉眼直視,超強點光源避免直視,掛上2次光學會讓光束集中,不然COB的光源角度更大,燈具要有檔板不然容易讓眼睛看到燈粒,會很不舒服.
  3. C

    分享 diy led 20W x 6 的過程

    高瓦數led 會有明顯暗角.... 高瓦數LED大燈 FO缸會有個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就是重影的現象... 白燈就還好但我用 3X15w藍燈 或是6X8W 加二次光學藍燈 遇到整隻是藍的藍倒吊游得很靠近水面時,太亮了魚身體反射出來光 在10mm玻璃 某些角度看起來會有重影 ....
  4. C

    1.5尺缸 led問題

    散熱不好 如果真的很貴 那就不划算 還是用平板的燈具 散熱控制比較好 !!!
  5. C

    分享 diy led 20W x 6 的過程

    是阿 之前 我在測高瓦數的 要超過hqi 250 很簡單了 如果 高密度佈署led 超過以往400w hqi 也許 接近1/2太陽光強度的話 一些硬骨如果因此變得很好養 那就真的是革命了 剩下只是 把燈具做很好看 很美 電力控制也很靈活就ok啦 !!! 我的書臉有些 影片你可以看看 我的一些藍燈 也比你買的那個還好喔 !!!! 台灣的新的COB 先進製程 應該會比你買的那個更優
  6. C

    分享 diy led 20W x 6 的過程

    大部分 COB制程的LED燈都導熱良好,只要散熱機構強 溫度都可以控制很理想,以前的封裝製程燒在裡面加上MCPCB惡劣的熱電阻.....實在應該淘汰了. 壽命問題這可考驗燈具的設計了,因為新的顆粒 會有不同的電流需求,及散熱瓦數需求,如果燈具不能設計成可擴張散熱瓦數 電源供應器無法調整定電流,既使兩年後有高性能燈粒可以使用,也是要整組燈具換掉...那就很傷台灣小朋友了..... 能夠設計出可擴充散熱性能及多變多管道定電流電源供應器是燈具優劣的判斷準則 至於顆粒 隨便買 隨便裝 啦.... 甚至裝太多,可以啟動情境模式 前半個小時 心情好白燈全開....亮到不行 後半個小時...
  7. C

    分享 diy led 20W x 6 的過程

    今天我有拿到 一組 3P3S 15W大燈內建一次光學 一公分高 1000Lumens 點起來很亮 我們來測測 一顆白燈距離照度計40cm 可量到多少照度 我覺得 我的藍燈比較好 你那個顆粒 看起來散熱就很不優..... 其實台灣封裝廠的實力更勝一籌,九顆可以驅動到15W..... 看看後面cree XRE 都可以包起來放著了... 重金屬風格封裝材料質感超好,UV也走重金屬風,白光超大頭燈(一次光學).......
  8. C

    LED 燈具使用經驗分享

    疑....... 我今天拿到 15w UV 400nm 是很暗的白色耶 !! 怎跟你的 UV差那麼多呢 ?!! 點起來 尼羅河 腦 顏色有反應 .......大部分都還好 !! 到是 15w的白燈 一次光學就有一公分高.....凸的很大....... ======================================================= 台廠晶電、璨圓、新世紀等六大LED磊晶廠募資拼擴產,募集總金額超過新台幣400億元 一, 2010/06/28 - 10:12 — e.yuan...
  9. C

    LED 燈具使用經驗分享

    CREE 4月份出來的 MPL 或是XPG 解熱最難的是 Z軸導熱如果不好,加上XY軸面積很小 高溫區 熱點很小 對低導熱系數的MCPCB應用上有所挑戰....... 明天我來貼貼6月多才燒出來的Dire Bond Copper陶瓷板 3X3 串連,雙面銅的導熱系數22~24W/mK .... 只是一小盒沒多少片,好幾萬 單顆陶板單價是鋁基板的 近5~10倍價格,跟XPG一樣高貴. 只是CREE XPG 色溫不高不討喜,可以拿來當低色溫的第2種白光 搭載2次光學後 效果更是驚人 ..... 再來是XPG比較容易取的了 所以外國也開始有些燈具換裝XPG
  10. C

    LED 燈具使用經驗分享

    1.溫度不是看鋁鰭啦 真的要量要量MCPCB板上 預留的溫度偵測孔 因為熱電阻 有晶片內的 系統版的 跟導熱膏與鋁扇熱片 只有量鋁片會有些偏差,且就熱電阻角度如果熱電阻低...那鋁散熱板溫度高也是好的因為熱都流出來了 所以真的要量溫度可能要量預留的偵測孔比較準.. 2.價格不是問題 這到是真的...總瓦數 總驅動瓦數才室燈具的價值 燈具可以升級散熱設計可以擴充,電源供應器也可以擴充只要更換顆粒就繼續使用這才是完美的設計...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