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的大小跟效率都得依個人飼養環境
效率高的蛋白只是讓系統減輕負擔
而效率低的蛋白也並非說就不能用
比如你養一堆高貴魚如果使用BK就一定能活?
也因為怪面早期一隻就可以買BK蛋白了
假設這是成立如果有飼養怪面的人就直接購買BK就好(因為養不死)
那如果效率低的蛋白養魚一定養不活嗎?
所以這不是"絕對值"
記得有一水族館老闆跟小弟說
蛋白沒有好壞
在於日後的蛋白調整+缸子維護
所以蛋白的處理效率
還是得看看自己的飼養環境+口袋深度
最重要的是細心維護
養魚歸類為休閒方面
這是減壓不是給自己負擔
今天看到的魚還會呼吸沒給你"游仰式"(掛掉)
就算DIY的蛋白也是夠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