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11587 🔰 註冊時間 2018/06/23 文章 23 按讚 2 經驗點數 1 金幣 10 魚缸大小 3尺 系統類別 底濾 生物種類 混養 魚缸資料簡介 遙遠的養水之路 2018/06/24 #1 想請教各位前輩們,上網爬後我發現底部過濾的底缸培菌到底是要放陶瓷環還是只放珊瑚骨 很多人都說一定要陶瓷環以利培菌,但是也有人說第一格白綿+珊瑚骨,第二格蛋白+豆豆機 第三格沉馬,如果第二格放蛋白+陶瓷環,第三格放沉馬+豆豆機呢?到底哪一個好? 以三尺底濾缸來講水容量是多少呢?沉馬用8000流量的會太大嗎(有人說這樣水流量夠大就不用放造浪)
想請教各位前輩們,上網爬後我發現底部過濾的底缸培菌到底是要放陶瓷環還是只放珊瑚骨 很多人都說一定要陶瓷環以利培菌,但是也有人說第一格白綿+珊瑚骨,第二格蛋白+豆豆機 第三格沉馬,如果第二格放蛋白+陶瓷環,第三格放沉馬+豆豆機呢?到底哪一個好? 以三尺底濾缸來講水容量是多少呢?沉馬用8000流量的會太大嗎(有人說這樣水流量夠大就不用放造浪)
jainamin 🏅🏅🔰 合作商家 註冊時間 2011/08/23 文章 831 按讚 21 經驗點數 456 位置 台中 金幣 207 魚缸大小 三尺缸 系統類別 底部過濾(AF) 生物種類 LPS 魚缸資料簡介 魚缸尺寸:寬90 高45 深60 照明:Kessil A360N*2顆 蛋白:JNS Cone 2 主馬:捷寶 EPP 8500 冷卻:1.3噸分離式冷水機 加溫:400瓦石英管加熱器 三頭滴定機:鈣 鎂 KH+四頭滴定機(微量元素.氯化鉀) 2018/06/24 #2 陶瓷環跟珊瑚骨的作用都是培菌用,沒有誰好誰較差,只有誰較適合什麼樣的養殖環境. 如果是純FO,那陶瓷環是最好的選擇,因培菌面積大,針對FO缸的高汙染較適合. 如果是軟體為主,珊瑚骨會是較好的選擇,因為有穩定KH值的效用. 第一格放白綿當然最適合,物理性的過濾在最源頭就將較粗的汙染物阻擋, 以減輕蛋白的負擔. 而第二格蛋白+豆豆機是因為豆豆機打出的菌膜能第一時間讓蛋白處理掉. 以幾尺缸來算水量是不太準確的,寬是3尺,但高與深往往能差到很多去了, 最好還是實際測量體積去算.
陶瓷環跟珊瑚骨的作用都是培菌用,沒有誰好誰較差,只有誰較適合什麼樣的養殖環境. 如果是純FO,那陶瓷環是最好的選擇,因培菌面積大,針對FO缸的高汙染較適合. 如果是軟體為主,珊瑚骨會是較好的選擇,因為有穩定KH值的效用. 第一格放白綿當然最適合,物理性的過濾在最源頭就將較粗的汙染物阻擋, 以減輕蛋白的負擔. 而第二格蛋白+豆豆機是因為豆豆機打出的菌膜能第一時間讓蛋白處理掉. 以幾尺缸來算水量是不太準確的,寬是3尺,但高與深往往能差到很多去了, 最好還是實際測量體積去算.
C coolive 🏆🏅🏅🏅 註冊時間 2012/01/18 文章 2,496 按讚 53 經驗點數 2,056 位置 高雄 金幣 238 生物種類 不打架和平好養的 2018/06/24 #3 您的問題其實包含太多新手不懂的,可以分別搜尋了解一下各種區別 濾材方面要看您養的方向來決定多寡,跟使用什麼什麼種類 一般FO要省錢,則是放越多濾材以及珊瑚骨就好 混養就要拿捏一下濾材數量 SPS就可以連濾材都不放 蛋白好比24小時工作的掃地機器人,會比人掃來的輕鬆 常常換白棉可以放在第二格,不常換要放第一格,或者乾脆不放白棉 如果蛋白放在濾材之後,問題就很明顯了,濾材不可能天天換,天天洗,被濾材擋下來的贓汙就無法被蛋白移除了,所以蛋白要當第一,或者第二道守門員 馬達流量也要看飼養方向 FO是越大越好,混養則是有溫度要求,所以太大的馬達加溫明顯,除非不怕電費,冷水機也有準備 造流跟循環次數沒有相衝突,要看飼養方向跟造景擺放,或者可以利用多出水口來達成死角循環跟沖走污染 總之要先看飼養方向,才好下手設置規劃,畢竟FO.LPS.混養,SPS這4大類的方向都有差異,而且還不小,當然一開始可以不用那麼講究,大概抓對方向來買就可以了
您的問題其實包含太多新手不懂的,可以分別搜尋了解一下各種區別 濾材方面要看您養的方向來決定多寡,跟使用什麼什麼種類 一般FO要省錢,則是放越多濾材以及珊瑚骨就好 混養就要拿捏一下濾材數量 SPS就可以連濾材都不放 蛋白好比24小時工作的掃地機器人,會比人掃來的輕鬆 常常換白棉可以放在第二格,不常換要放第一格,或者乾脆不放白棉 如果蛋白放在濾材之後,問題就很明顯了,濾材不可能天天換,天天洗,被濾材擋下來的贓汙就無法被蛋白移除了,所以蛋白要當第一,或者第二道守門員 馬達流量也要看飼養方向 FO是越大越好,混養則是有溫度要求,所以太大的馬達加溫明顯,除非不怕電費,冷水機也有準備 造流跟循環次數沒有相衝突,要看飼養方向跟造景擺放,或者可以利用多出水口來達成死角循環跟沖走污染 總之要先看飼養方向,才好下手設置規劃,畢竟FO.LPS.混養,SPS這4大類的方向都有差異,而且還不小,當然一開始可以不用那麼講究,大概抓對方向來買就可以了
Z zilong 💎🏆🏆🏆🏆 註冊時間 2014/11/29 文章 2,867 按讚 567 經驗點數 7,806 位置 中壢 金幣 5,117 魚缸大小 1.5尺U型開放缸 系統類別 AquaForest & 圓桶 生物種類 軟體為主、配角:公子丑x2、藍倒吊x1、清潔蝦x1 魚缸資料簡介 主燈:NP K7 V3 Pro 過濾:MA-1300 (羊毛絨、沸石、活性碳) 蛋白機:Bubble Megus QQ1 冷水機:阿提卡 DBA-075 1/10HP 造浪器:捷寶 MLW-05 滴定機:捷寶 Doser 3.4 WiFi 2018/06/24 #4 需要培養多少的菌叢,跟你飼養的方向有很大的關系,FO缸因為大量魚隻的排洩,這就需要大量的菌叢即時分解魚口的排瀉物NH3。 而硝化作用後所得到的高NO3、PO4,對魚隻來說並不會有立即性的傷害。所以一般FO缸並不會特別去降低NP這一塊。 飼養珊瑚類的LPS、SPS,對於高NP環境很敏感,特別是SPS,所以操作FO的方式就不適用在珊瑚缸,因為過高的NP會導致雜藻叢生搶食養份,珊瑚失去養份就會長得不好。 但珊瑚又需要一定的NP才能生長,此時如果過多的菌叢反而會讓水體中的養份消失怠盡,如此雜藻雖然沒了,但也一樣會讓LPS、SPS逐漸邁向死亡, 所以飼養珊瑚缸講究的是平衡,一但達到平衡點後,就要想辦法維持住這個平衡點,這是多數魚友追求的終極目標..... 操作手法說不難是騙人的,要麻花時間,要嘛花錢,最多魚友是花時間也花錢,給樓主一個思考的方向。
需要培養多少的菌叢,跟你飼養的方向有很大的關系,FO缸因為大量魚隻的排洩,這就需要大量的菌叢即時分解魚口的排瀉物NH3。 而硝化作用後所得到的高NO3、PO4,對魚隻來說並不會有立即性的傷害。所以一般FO缸並不會特別去降低NP這一塊。 飼養珊瑚類的LPS、SPS,對於高NP環境很敏感,特別是SPS,所以操作FO的方式就不適用在珊瑚缸,因為過高的NP會導致雜藻叢生搶食養份,珊瑚失去養份就會長得不好。 但珊瑚又需要一定的NP才能生長,此時如果過多的菌叢反而會讓水體中的養份消失怠盡,如此雜藻雖然沒了,但也一樣會讓LPS、SPS逐漸邁向死亡, 所以飼養珊瑚缸講究的是平衡,一但達到平衡點後,就要想辦法維持住這個平衡點,這是多數魚友追求的終極目標..... 操作手法說不難是騙人的,要麻花時間,要嘛花錢,最多魚友是花時間也花錢,給樓主一個思考的方向。
OP 0 011587 🔰 註冊時間 2018/06/23 文章 23 按讚 2 經驗點數 1 金幣 10 魚缸大小 3尺 系統類別 底濾 生物種類 混養 魚缸資料簡介 遙遠的養水之路 2018/06/24 #5 所以如果以混養缸來說培菌還是以珊瑚骨為主囉?我的底缸分三格,第一格乾濕分離(上層白綿下層珊瑚骨),第二格蛋白+豆豆機,第三格沉馬,那第一格的珊瑚骨是主要以過濾為主嗎(半年要少量更換)?那第二格還有需要放珊瑚骨嗎(做培菌用,不去動它)?這是我自己的想法?請問各位魚友前輩這樣做是對的嗎?
所以如果以混養缸來說培菌還是以珊瑚骨為主囉?我的底缸分三格,第一格乾濕分離(上層白綿下層珊瑚骨),第二格蛋白+豆豆機,第三格沉馬,那第一格的珊瑚骨是主要以過濾為主嗎(半年要少量更換)?那第二格還有需要放珊瑚骨嗎(做培菌用,不去動它)?這是我自己的想法?請問各位魚友前輩這樣做是對的嗎?
Z zilong 💎🏆🏆🏆🏆 註冊時間 2014/11/29 文章 2,867 按讚 567 經驗點數 7,806 位置 中壢 金幣 5,117 魚缸大小 1.5尺U型開放缸 系統類別 AquaForest & 圓桶 生物種類 軟體為主、配角:公子丑x2、藍倒吊x1、清潔蝦x1 魚缸資料簡介 主燈:NP K7 V3 Pro 過濾:MA-1300 (羊毛絨、沸石、活性碳) 蛋白機:Bubble Megus QQ1 冷水機:阿提卡 DBA-075 1/10HP 造浪器:捷寶 MLW-05 滴定機:捷寶 Doser 3.4 WiFi 2018/06/24 #6 011587 說: 所以如果以混養缸來說培菌還是以珊瑚骨為主囉?我的底缸分三格,第一格乾濕分離(上層白綿下層珊瑚骨),第二格蛋白+豆豆機,第三格沉馬,那第一格的珊瑚骨是主要以過濾為主嗎(半年要少量更換)?那第二格還有需要放珊瑚骨嗎(做培菌用,不去動它)?這是我自己的想法?請問各位魚友前輩這樣做是對的嗎? 按一下展開…… 混養缸也得看你是什麼混什麼.... 魚口多還是珊瑚多?? 對你的魚缸來說,怎樣叫魚口多,怎樣叫珊瑚多?? 這都得思考進去。 說過了,操作的方向是如何取得平衡,這需要時間慢慢調整的。 照理說第一格通常會放濾袋、濾棉這類物理性過濾材,第二格會是去蛋白,培菌材應該放在最後一格。 理由是培菌材容易卡有機質、粉塵之類肉眼看得見的污染,擺在物理性過濾材、去蛋白之後, 如此可以先將大部份有機質、粉塵過濾掉,這樣可減少有機質卡在培菌材上的負擔,也可以延長培菌材的使用期限。 其中第一格過濾材跟第二格去蛋白可以交互對換看看效果如何,第一格放去蛋白也許可以減輕過濾材的負擔,照理說是可行。 只是我看許多大佬的底缸都是第一格放過濾材,中間放去蛋白,至於怎麼用就看個人習慣。 培菌材的選用,你可以多多在論談搜尋文章看看,目前我是使用沸石,效果.... 嗯.... 不保證。 建議一段時間後(例如半年或一年)替換一半新的培菌材(裝一袋),舊培菌材留一半(另裝一袋)會比較理想。 不管你是選擇生化環、珊瑚骨、活石等培菌材,都得面臨卡有機質的命運。
011587 說: 所以如果以混養缸來說培菌還是以珊瑚骨為主囉?我的底缸分三格,第一格乾濕分離(上層白綿下層珊瑚骨),第二格蛋白+豆豆機,第三格沉馬,那第一格的珊瑚骨是主要以過濾為主嗎(半年要少量更換)?那第二格還有需要放珊瑚骨嗎(做培菌用,不去動它)?這是我自己的想法?請問各位魚友前輩這樣做是對的嗎? 按一下展開…… 混養缸也得看你是什麼混什麼.... 魚口多還是珊瑚多?? 對你的魚缸來說,怎樣叫魚口多,怎樣叫珊瑚多?? 這都得思考進去。 說過了,操作的方向是如何取得平衡,這需要時間慢慢調整的。 照理說第一格通常會放濾袋、濾棉這類物理性過濾材,第二格會是去蛋白,培菌材應該放在最後一格。 理由是培菌材容易卡有機質、粉塵之類肉眼看得見的污染,擺在物理性過濾材、去蛋白之後, 如此可以先將大部份有機質、粉塵過濾掉,這樣可減少有機質卡在培菌材上的負擔,也可以延長培菌材的使用期限。 其中第一格過濾材跟第二格去蛋白可以交互對換看看效果如何,第一格放去蛋白也許可以減輕過濾材的負擔,照理說是可行。 只是我看許多大佬的底缸都是第一格放過濾材,中間放去蛋白,至於怎麼用就看個人習慣。 培菌材的選用,你可以多多在論談搜尋文章看看,目前我是使用沸石,效果.... 嗯.... 不保證。 建議一段時間後(例如半年或一年)替換一半新的培菌材(裝一袋),舊培菌材留一半(另裝一袋)會比較理想。 不管你是選擇生化環、珊瑚骨、活石等培菌材,都得面臨卡有機質的命運。
OP 0 011587 🔰 註冊時間 2018/06/23 文章 23 按讚 2 經驗點數 1 金幣 10 魚缸大小 3尺 系統類別 底濾 生物種類 混養 魚缸資料簡介 遙遠的養水之路 2018/06/24 #7 感謝前輩的經驗談,獲益良多,謝謝??????
D dulce 🏅🔰🔰 註冊時間 2019/05/13 文章 368 按讚 57 經驗點數 256 位置 新竹市東區 金幣 866 小名 Leon 魚缸大小 3尺 系統類別 FM 生物種類 sps 魚缸資料簡介 骨 2019/08/04 #8 您好,請問如果使用比總水量高很多的蛋分的話,是否就可以不放濾材和白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