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又回頭看了下這篇不到半年前的貼文
『澳洲甜甜圈價格是成本3~4倍以上?論海水界的壟斷與不友善現象』
-----------------------
前幾天看了Netflix 『追逐珊瑚』,2017的記錄片(全球暖化問題),節錄一些照片
左右二邊是同一個地方,左邊是二個月後,右邊是二個月前
左右二邊是同一個地方,左邊是二個月後,右邊是二個月前
上下是同一個地方
不用二個月,連在海裡都會這樣,全球的珊瑚因為暖化問題已經少了多少?
沒有了珊瑚,水族產業事小,海裡沒了珊瑚就沒有魚的棲地,以後沒有海產吃事大...
----------------------
最近期的澳洲產地因為證件額度問題,簡單的說一年能出多少是有配額的,
對像是供應全球的水族市場,先漲價約二~三倍,直接用價格法則來讓客戶自己選擇
----------------------------------
昨天問了一個印尼的供應商,2021-2022的配額都已經安排給客戶了,如果有機會再聯絡.....
----------------------------------
接下來會怎樣呢??我也不太確定,畢竟這個市場,近年變化太大,永遠都會有人覺得市場好想投入,
畢竟是高單價的消費市場,但台灣不大,所以供應遠大過於需求時,價格上不去的話,市場會調控
我們也會慢慢學習國外走向人工繁殖的個體供應,慢慢增加佔比(因為買不到,買不起國外的貨了...)
-------------------------------
無論如何,珊瑚都是生命,不應該只當做商品對待,花了大錢買回家要欣賞的寵物
要準備適當的環境,該有的照護都不應該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