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前輩真的是語重心長,當一門專業成為一門產業鏈時,往往就開始變質,而無法用全然的專業角度去思考、作業,商家想要賺錢,顧客想要撿便宜,感覺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人有錯,但也能說人人都錯了。樓主這句「海水缸就像魔獸世界一樣知識滿等才是開始。」小弟深有同感,跳缸至今也超過10年了,真的覺得「海水好深啊!」任何魚隻沒有養超過1年,都不要覺得牠已經穩定了,至於軟體、珊瑚的學問就更大更深了,我的經驗是最好養到感覺牠有在成長,比如說海葵有越開越大、草皮有越養越大片的趨勢,才算是基本的成功,如果感覺到牠沒什麼長大,甚至明顯的萎縮,那都是逐漸凋零的信號,而要維持長期成長的趨勢更是門大學問,請注意我們的魚缸環境是會逐漸變化的,穩定的缸變化小,不穩定的缸變化大,但長期來說都是會有某些毒素的累積、微量元素的消耗、失衡,燈具的衰弱,過濾系統的衰竭.......等等不容易一下子就能發現的問題,而這些種種問題綜合累積起來,就會讓原本看似蓬勃的軟體,狀態開始每況愈下,最後見骨死亡,這個過程可能會長達數年,要說是不會養嗎?但也漂亮地養了好幾年啊!我只能說這就是海水之深奧啊!畢竟大部分的魚友資源都很有限,不可能有學術級或國家級的設備,自然無法真正建立一個有如大海中的珊瑚礁水域,其實就算是規模甚大的海生館,也未必就能保證各種活體都能永遠生生不息,更何況是我們小缸玩家,然就觀賞價值而言,能將魚缸漂亮的維持個幾年,足矣。
小弟跟魚缸奮鬥至今,只能說小有心得,絕不敢說自己有什麼專業,到現在我只剩幾隻公子小丑魚在養,軟體、珊瑚我都放棄了;從前聽養淡水缸的魚友說過一句話:「始於孔雀魚,終於孔雀魚。」我現在養海水缸的心得似乎是:「始於公子丑,終於公子丑。」一方面真有些累了,已經沒有那麼大的雄心壯志,再一方面是不想完全放棄對海水的興趣,而小丑魚始終是我覺得海水缸裡不能沒有的顏色,所幸現在人工繁殖小丑魚的產業已經算是上軌道了,在水館裡購買到的公子小丑應該都是人工的,價格和飼養門檻都不會太高,也比較不會覺得破壞到生態,又能得到不錯的觀賞及娛樂價值,養缸-養魚-養心,這不就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