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新手養的珊瑚?
好多喔!
我想養卻擠不下的珊瑚有一卡車那麼多,
但是,如果要選一個必養中的必養,
我覺得我會投給米粉!:love:
米粉不但好養,飄逸漂亮,還可以用它檢驗缸裡水流是不是夠亂?

然後我們這裡偶爾也討論海鮮……吧?😝
北台灣不知為何今年紅目鰱盛產,最近吃兩批了,好吃得要命,
三點蟹也讚到不行,
香港那裡最近在盛產什麼海鮮呀?(口水直直流)
 
最後編輯:
推薦新手養的珊瑚?
好多喔!
我想養卻擠不下的珊瑚有一卡車那麼多,
但是,我覺得如果要選一個必養中的必養,
我覺得我會投給米粉!:love:
米粉不但好養,飄逸漂亮,還可以用它檢驗缸裡水流是不是夠亂?

然後我們這裡偶爾也討論海鮮……吧?😝
北台灣不知為何今年紅目鰱盛產,最近吃兩批了,好吃得要命,
三點蟹也讚到不行,
香港那裡最近在盛產什麼海鮮呀?(口水直直流)
的確是🥲 我造完景之後有點後悔只做一米缸 太小了
但礙於工作關係擔心無能力照顧更大的缸(雖然我覺得1.5米剛剛好🤣看一下將來有沒有機會吧🤩

我自己也很喜歡吃魚🤣🤣(在養魚的地方討論好像有點怪怪的…🤣🤣
早陣子吃了一條野生三刀 在香港很稀有嫩滑有魚味 一輩子都忘不了,可能一生就這一次🥲
有機會也想去試一下台灣的魚畢竟兩地抓的魚不一樣
冬季很多蝦蟹都很肥美,紅琵琶蝦上次吃超爆膏又鮮甜😋
 
要有飄逸感的珊瑚,米粉,榔頭,單苞,八爪,都是入門珊瑚,海葵類的也可以養看看,例如奶嘴海葵跟公主海葵,你也可以看到小丑魚玩海葵的樣子,但是海葵會有可能吃其他魚,這是看你如何取捨
 
厚沙系統成熟時間需要拉更長!!
1/1開缸、1/8下魚下軟體...
真有勇氣!!!
你好👋🏻多謝回覆💁🏻
11月中有偷跑養水,雖然時間也不是很久只有個半月時間,但依照目前測的n數值盡管有持續喂食由加生物到現在每天測都是0-10浮動,大概當初的厚砂setup起效果加速厚砂熟成(大海知識很深我也只是看數值行動 在合理值內就give a try💁🏻)
 
最後編輯:
要有飄逸感的珊瑚,米粉,榔頭,單苞,八爪,都是入門珊瑚,海葵類的也可以養看看,例如奶嘴海葵跟公主海葵,你也可以看到小丑魚玩海葵的樣子,但是海葵會有可能吃其他魚,這是看你如何取捨
目前下一個目標大概是奶嘴想給小丑一個家 哈
或者尼羅河都是心儀目標🎯
 
有一些建議參考一下:
1. 一般來說,帶骨的珊瑚飼養難度高於不帶骨的珊瑚。所以相對來說皮革/鈕扣/八爪這類會比米粉/榔頭/腦類的適合新缸。系統脫離新缸期後養帶骨的珊瑚會容易一些。
2. 口器較大較明顯的活體,比方海葵或腦類,是需要餵食的生物,對系統的負擔相對沒有明顯口器的珊瑚來說更大,新缸比較不容易養。
3. 相較於主缸水體量,兩個厚砂盒的面積其實很小,對整體的處理能力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大。如果你要養的珊瑚/魚是餵食量比較大的那種,蛋白才會是系統主力。
4. 粉吊訓餌到開口之後再入缸,飼養難度就下降很多。
 
有一些建議參考一下:
1. 一般來說,帶骨的珊瑚飼養難度高於不帶骨的珊瑚。所以相對來說皮革/鈕扣/八爪這類會比米粉/榔頭/腦類的適合新缸。系統脫離新缸期後養帶骨的珊瑚會容易一些。
2. 口器較大較明顯的活體,比方海葵或腦類,是需要餵食的生物,對系統的負擔相對沒有明顯口器的珊瑚來說更大,新缸比較不容易養。
3. 相較於主缸水體量,兩個厚砂盒的面積其實很小,對整體的處理能力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大。如果你要養的珊瑚/魚是餵食量比較大的那種,蛋白才會是系統主力。
4. 粉吊訓餌到開口之後再入缸,飼養難度就下降很多。
感謝給出建議
1./2我目前也不考慮再額外增加生物
先保持正常喂食,觀察系統的穩定性,另外想問一下腦類一直張開觸手搜捕是好是壞?還是正常 我觀察所得不論日夜他都張開觸手 日照時間則是只張開口器附近的觸手 晚上關燈則是觸手全開狀態。
3.原來如此,我的確沒考慮實際的主次分擔比例,不過我本來做厚砂是想它分擔no3部分(因依我工作經驗就算大型工業蛋分也沒法去除所有no3只靠定期換水緩解,所以我在考慮時猜想觀賞缸在有喂食情況下會比較容易累積所以才有這麼多層的設定。

前期物理過濾:濾布機,蛋分
其次硬性生物過濾:硝反(砂面、珊瑚骨)反硝化(厚砂微氧區)
軟性生物過濾:藻缸(no3,po4可以觀察藻的生長速度 葡萄大小 大概知道系統np狀況,反正有生長就算合理正常)還有豆機(異養菌增值消耗np,系統沒多餘的np也不會有作用算是作為最後一道屏障)
暫時思路是這樣預期各施其職 增加系統容錯
不知道這樣思路正確否?
4.了解 難怪 當初店家也有說同樣的說話,而且千叮萬囑我密切留意3-5天(他說這條剛剛新到貨還沒養定開口)
 
最後編輯:
3.原來如此,我的確沒考慮實際的主次分擔比例,不過我本來做厚砂是想它分擔no3部分(因依我工作經驗就算大型工業蛋分也沒法去除所有no3只靠定期換水緩解
我自己的概念,蛋分是從源頭上將污染除出缸中,讓它沒機會變成NO3。至於已經形成的NO3則是透過各種生物的作用處理掉,和你的經驗是一致的。

軟性生物過濾:藻缸(no3,po4可以觀察藻的生長速度 葡萄大小 大概知道系統np狀況,反正有生長就算合理正常)還有豆機(異養菌增值消耗np,系統沒多餘的np也不會有作用算是作為最後一道屏障)
豆機作為最後一關,好像有點風險。我沒用過豆機,印象中它也是一種碳源法,記得各種碳源法對NO3的利用效率都強過藻類或珊瑚,因此實際上它可能不會是最後一關,反而藻缸會變成這個系統的緩衝。但這又取決於藻缸的藻和主缸的珊瑚誰佔了優勢地位,說起來會是一大篇。

總之看這幾年在8.4上的新手問題,很多case都是先過度去除NP,把珊瑚餓死,然後又突然性的加大餵食量,弄壞一缸水。在運用這麼多工具的時候,要注意一下珊瑚的狀況,不要數據完美,卻餓到了珊瑚。蛋分、藻缸燈光、豆機流量都是可以調控的參數,小心調整去找到最適合你缸裡珊瑚的水質,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