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

    換水ro水問題

    用最簡單的概念解釋,RO機就是把水中不想要的污染物濃縮在廢水排掉,留下乾淨的水給你用。如果不排放廢水,那些污染就跟著乾淨水走了,等於不要用RO。所以要就不用,要用RO就不要太執著這個了,一個魚缸一週用不了多少水,真心想節省還可以把廢水集中來洗衣拖地沖馬桶之類的。
  2. X

    藻缸系統

    自然生態跟降NP不是同一件事,只是兩件事互相有點關連。 要打造自然生態的話,底缸放活石、加燈,也可以有效果,未必一定要放藻。 長藻有助於消耗NP和培養一些小型生物,但高等藻能夠消耗的NP總量可能沒有你想得那麼多。
  3. X

    請推薦鈣反使用的蠕動馬達

    我是用這款,卡默爾最便宜的蠕動泵。 但它不太適合24小時不停操作,大約三個月到半年左右蠕動管會破裂,所以要換蠕動管。蠕動管一條不到50塊,買蠕動馬達的時候順便一次買個十條蠕動管放著備用,算起來還蠻經濟的。 鈣反用的蠕動馬達,我的用法是「不要用它來進水,要用來出水」,可以參考下面這篇。用這個方式出水一直都很穩定,也沒有堵塞的問題 https://www.ph84.idv.tw/forum/threads/343428/post-3508494
  4. X

    馬伽儂海葵有人知道嗎?

    剛開始我也覺得它繁殖很慢啊,我不太會去移除跟著活石進來的生物,一直都希望自己的缸生態多樣性更豐富一點。發現這種海葵開始佔滿整個造景石時,還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以為等骨或其他珊瑚長開來之後,就可以自然壓縮它的生存空間。直到發現跟它接觸的骨,底部有明顯脫皮的狀況,才開始有「狀況不妙」的感覺,打算要抑制它的生長。 試過三間火箭:不吃,關在一起也沒用。 把它跟會吃垃圾海葵的薄荷蝦放在一起:皮太厚,咬不動。 用氫氧化鈣消滅:有效,但很費工,而且死角殺不到的個體很快又會繁殖開來。 最後只能選擇翻缸了
  5. X

    馬伽儂海葵有人知道嗎?

    這種就是了,能消滅的話盡早消滅,它繁殖力太強,沒什麼生物能吃它,常見的珊瑚又很少能打贏它的,數量一多就很麻煩 像這樣,中間這支骨被包圍起來後,就慢慢開始脫皮,死亡。我當時整個主缸造景石上都是這種梅干海葵,所有珊瑚都受影響,最後只能翻缸
  6. X

    大家每年活石有没有(新添加/更换)

    可以用但非必要,我的感覺是這樣。 我有用過幾款商品,雖然用的時間不長,但感覺上是有效的。 停用的原因是我沒辦法持續固定的每隔天幾定時添加,太考驗耐性,我做不到,所以都停掉了。
  7. X

    大家每年活石有没有(新添加/更换)

    理論上不用換,8樓J兄的文章就有寫到一點,一些歐美內陸國家根本沒辦法取得台灣所謂的「新鮮」活石,也是能養魚養珊瑚,表示這不是必要的動作。 但我個人喜歡在底缸放活石跟藻,培養各種小生物,隔一段時間換點活石。我沒辦法提出數據證明「底缸放活石」這件事對珊瑚有沒有幫助,只是單純想像這樣魚缸的生態系會比較豐富,對主缸的生物有幫助。我底缸現在有各種尺寸的陽燧足、蛋白蟲、糠蝦、螃蟹、寄居蟹、小管蟲、海綿,一些高等藻。需要適應的魚和療傷的珊瑚也會放底缸,等健康後再放回主缸,操作起來效果其實還不錯。開燈時綠油油的藻加上各種生物亂竄,看起來也很療癒。...
  8. X

    ROWA PO4磷酸鹽吸附劑用量請教

    除非魚缸完全沒輸入(各種餵食),不然PO4不會不產生吧?應該是依餵食量的不同,上升速度不一樣。所以我想持續放一些在裡面應該沒什麼問題啦,至少我也是這樣放。 但放多也不太好,因為聽起來你的缸不大,不太可能另外放一個獨立的PO4吸附反應器,這種狀況下比較容易吸附過頭,讓本來應該給生物吸收的PO4全被吸走了,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浪費。 如果是我自己照顧60L的缸,我可能會先用換水和餵食控制的方式把PO4降到理想的程度,接著抓一個大約的餵食量,把它固定下來,再依PO4上升量逐步增加吸附劑量。理想上會是這樣子,實際上也是要依狀況調整。
  9. X

    大家多久整理(清理)一次底缸or濾格

    小管蟲、海綿類的生物數量會隨著水質變化,水質好的時候數量少、差的時候數量多,是很好的緩衝生物,所以通常我都不會去清。 底缸沒放濾材,但有活石,也不會想去動它。 唯一偶爾會清的是下水格的污泥
  10. X

    水冷機流量問題—求師兄指導下

    1.2米的上下缸總水量只有300L?請問缸的尺寸是多少(長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