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amelow

    If You Love Something Very Very Much...分享我的魚缸影片檔 (記得開喇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2VQ9M17iD0&feature=youtu.be 在深夜聆聽這首歌,是我很喜歡的綠袖子,可以讓心靈沈靜,也可以思索人生中奮鬥的目的與意義,有時候,在我們的生命裡,會面臨許多的轉折與低潮,如果沒有朋友在旁鼓勵、扶持,也許就掙脫不開、跨不過去。可是圍繞在身邊的人,又有多少是真正關心、了解你,真心無私地分擔你的榮耀與艱辛?你又能遇到幾個人值得你為他付出這樣的情誼?...
  2. Ramelow

    金透紅小丑 Premnas biaculeatus

    對的!戰鬥力超強,其他的小丑被咬道破鰭、沈底還繼續追逐,真槍實彈的攻擊毫不手軟...
  3. Ramelow

    軟手指上的怪物!

    只看到一個小洞,所以有許多的可能,某些絲狀蟲或寄生性的吸蟲類或其他意想不到的生物都有可能寄居在這樣的小洞,小洞可能原本就有或是被寄生物侵蝕進住,我的建議釋放回水族箱內利用微距鏡頭拍攝牠身展出來的模樣,用微距鏡頭是比較有機會拍攝到細節,知道是哪一種生物之後才知道到底有沒有害,需不需要處理,會不會擴散,這些問題都得等你拍到實體才有機會解答,不然以暴力鑿爛那個孔或是用塑鋼土或快乾膠封住不見得就能阻止未知生物的蔓延才是麻煩...
  4. Ramelow

    瓷蟹家族的一員,細點海葵蟹攝影

    :em04:細點海葵蟹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Scientific name:Nepetrolishes ohhshimal English name:Spotted anemone crab 這隻細點海葵蟹是意外的驚喜,推測應該是跟著夏威夷長鬚海葵一起進駐水族箱的,海葵蟹屬於瓷蟹科家族的一員,瓷蟹與真正的蟹的分別是它們只有3對步足,第4對隱藏在甲殼底下,鉗沒有腕節,有一對很長的觸角。它們的腹部很長及起褶,可以隨意活動。當受到威脅時,它們可以拍動腹部來逃走。...
  5. Ramelow

    我家的海底總動員

    我跟大家一樣,如果魚生病了 會去找找看水族館有沒有販售現成的藥物 如果能買到就直接在水族館買了 * 跟其他人不太一樣的地方是獸醫師看待疾病會比較重視診斷 對死亡的魚可以進行解剖在顯微鏡下檢查有沒有病變 再根據病理上的診斷來投藥 而一般魚友可能受限於診斷而對疾病多所猜測 投藥也因此缺乏根據, 那就只好看投藥之後的反應能不能控制疾病的蔓延以及死亡 * 跟犬貓不太一樣的是魚生病了比較沒有藥廠出的藥品可以調劑 因為魚病的藥物比方說醋酸銅以及孔雀綠都屬於化工原料 有時候不容易買到或取得 就問問看站上的魚友,有時候熱心的朋友會提供 因此相對上來說如果水族館能買到的藥物會簡單的多 但如果是軟體混養缸...
  6. Ramelow

    我家的海底總動員

    這麼小的紅小丑屬於弱勢族群,不用太擔心領域的問題 只是若牠獨大,領域行為可能會變得明顯
  7. Ramelow

    急,海參吐腸?

    不用擔心, 這只是排泄物... 其實就算真的排出腸管內大量物體,海參也會自行恢復
  8. Ramelow

    馬鞍神仙魚攝影

    :em04:馬鞍神仙魚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Scientific name:Pomacanthus navarchus English name:Blue Girdled Angelfish,Majestic Angelfish...
  9. Ramelow

    萬那杜雀鯛攝影

    :em04:萬那杜雀鯛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Scientific name:Chrysiptera rollandi (Whitley, 1961) English name:Rolland's Demoiselle...
  10. Ramelow

    我家的海底總動員

    :em04:水族箱攝影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餵食囉!偵測到投餌豐年蝦的氣味,小丑魚的先鋒部隊開始出來搶食,隨即會有更多的小丑魚也加入搶食的行列... Camera Nikon D610 Focal Length 60mm (AF-S Micro Nikkor 60mm, f/2.8G) Shutter Speed 1/125 sec Aperture f/4 ISO 800 Taken March 05,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