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零配件專區<紅色PVC管四分~二吋俱全,馬達避震錐,濾袋套件,溢流盒,水塔頭,吸水柵網,>

    請問溢流盒CS50,尺寸約多少(長寬高)? 再請問此溢流盒搭配多大的沉水馬達打水上主缸比較剛好? 最後麻煩請報價。
  2. B

    髒濾棉可以用淡水髒濾棉嗎?

    抱歉我忘了說,我正在養水 我的目的就是要汙染源,並非要髒濾棉上的硝化菌 海水用的硝化菌我已經準備了BIO DIGEST和B4了 我就是想請問我這樣增加汙染源來養水是否是妥當的
  3. B

    髒濾棉可以用淡水髒濾棉嗎?

    我有另外一缸異型缸,採上部過濾 異型的大便是出了名的多,上部過濾第一層的白棉往往兩天就積滿了異型大便 我可以拿這個當汙染源投入海水缸養水嗎? 我個人認為是可以,畢竟我是要氨源,而不是要棉上的硝化菌(手上有BIO DIGEST和B4) 但我是海水菜鳥 所以上來問問各位前輩的專業意見,請指教
  4. B

    新手下海開始養水

    論壇上方藍色Bar條 右邊數來第三個「搜尋」 Key入「養水」 把「只搜尋標題」前面方框打勾 然後按執行 搜尋結果共五百條標題與養水有關 包括許多資深前輩的分享 請慢慢爬文
  5. B

    我的1呎半缸這樣還要改進什麼?

    粗淺見解 海水缸需要極大溶氧量,圓桶卻極度耗氧 建議妳要使用圓桶的話另外再加一個外掛過濾 像我自己的缸,比你小,卻架了兩個外掛加一個圓桶 活性碳要放在水流必經之處才會發揮最大的效果 泡在水裡有效,但效果不大
  6. B

    新手新缸養水一個禮拜報告

    1/2開缸,今天剛好第七天 在我新缸頭七的這一天.....呸呸呸,烏鴉嘴 在我新缸滿一周的這一天 雖然前輩說一周就測試水質是太浪費,但我還是測了 PH 8.2 (API) NO2 0ppm (API魚博士測試劑) NO3 60ppm (JBL) 我的汙染源來自於: 設缸第一天在地板上發現一隻跳缸的淡水蝦,直接丟入 - 目前已經不見蹤影 第二天活石入缸,泡兩次濃鹽水後簡單清理後直接入缸,缸內瞬間白濁 - 設缸第三天水質恢復清澈 倒了一些孔雀魚飼料 這一個禮拜內倒了兩管BIO DIGEST 在有增加汙染源的情況下,目前第七天魚缸水質極清澈 測試數值如上述...
  7. B

    活石白化

    我爬文爬了很久 關於活石處理的方法眾說紛紜 先處理的目的在於趕走躲在活石內部的小生物,例如小螃蟹或鋼毛蟲等等 以免未來養的魚或軟體被這些小生物欺負 處理的方式我爬文發現有三派 一派是泡濃鹽水(高比重海水),藉由高比重把這些小生物逼出來 高比重海水對活石上的菌像也傷害也比較小 另外一派是泡淡水,支持這個論點的說法的前輩是說->菌再養就好了 當然還有一派,就像前輩您的意思,完全不處理,直接下缸 這派論點的支持者似乎是贊同維持活石內豐富的生態系 我是支持維持活石上面的菌像的,但我也不希望活石裡的原住民小生物們未來危及我缸中 寶貝們的健康,所以我採用泡高比重海水的方法...
  8. B

    活石白化

    設缸第四天 第二天時買了三公斤活石,上面有些紫色的部分爬文發現應該是鈣藻 活石處理是先泡濃鹽水,泡了兩次,每次約半小時 然後拿起檢查沒有異狀就直接下缸了 可是一下缸之後發現紫色的鈣藻有部分變白 觀察兩天,發現變白的部分有擴大的跡象 請問這是正常現象,或者是異狀呢?
  9. B

    關於新活石入缸的想法

    各位前輩好 新設小缸第二天,購入了三公斤的活石 目前正在泡高濃度的海水,已經泡完第一輪 拿起檢查果然一堆奇怪的生物跑出來 我檢視了活石上面的小洞,發現有「殼」的蹤跡 想必是寄居蟹之類的有殼生物 我拿了夾子想要把它夾出來 結果一不小心把殼戳破了,當然這隻不知名的生物也掛了 這時我忽然想到 我在爬文的時候常常有前輩說,要把活石處理後的生物屍體移除 否則會汙染水質 但是 像我現在新開缸在養水,大家都說要提供汙染源 我現在處理活石勢必會造成一些原本附在活石上的生物的死傷 那是否這些屍體就不必清理的這麼乾淨,泡完鹽水直接下缸就好了呢? 目前活石正在泡第二次的高濃度海水
  10. B

    請問我這樣的過濾方式可以嗎?(小缸,外掛底抽+圓筒)

    謝謝前輩指導,我會盡快購入活石的:e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