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

    巨人蚌(Giant clam)種類辨別方法

    Tridacna tevoroa - 最稀有的品種 - 生長後長度達 50cm - 外殼形狀輕微彎曲 - 套膜完全伸展時不會突出外穀邊緣 - 套膜顏色多為灰,啡色 - 殼面平滑 - 殼齒不明顯,殼身可完全合上 - 生長在水深 14-30米地區 - 對強光感敏,生長在光線較弱地方 - 分佈地區 只在 東加群島,東菲濟群島
  2. W

    巨人蚌(Giant clam)種類辨別方法

    Tridacna giga - 巨人蚌中體形最大,可長至 1米,而生長速度亦是各蚌之冠 - 2邊殼齒部份不是完全吻合,當合上時還可看到部份套膜 - 外殼有 4-5 垂直方向的摺曲 - 套膜顏色常為 金黃,綠,再配在外綠部份有水藍或綠斑點,長成後套膜中心的斑點會消失 - 外殼呈對稱三角形 - 入水孔四周平滑無觸手 - 生長在水深 20米的沙地上 - 分佈地區 印度洋
  3. W

    巨人蚌(Giant clam)種類辨別方法

    Tridacna derasa - 第二大體形的巨人蚌,可長至 50-60cm - 足絲開口窄長只呈小裂縫狀,成長後一部份的蚌足絲開口會消失 - 殼齒呈 半圓狀,2邊的殼齒可緊密閉合,此特徵 是和 T.giga 最大分別 - 在幼體時期,易和 T.giga 混淆 - 套膜有明顯顏色 如 藍,綠 等,不像 T.giga 多為 啡色 - 垂直方向的摺曲 達 6-7個 ,比 T.giga 4-5個為多 - 和 H.porcellanus 最大分別是 H.p 外殼比 T.d 光滑 - 外殼呈對稱三角形 - 生長在水深4-20米地區,可生活在石上或沙上 - 分佈地區,澳洲,菲律賓,印尼
  4. W

    巨人蚌(Giant clam)種類辨別方法

    Tridacna maxima - 最大能生長至 30-40cm,但通常不會成長到此尺寸 - 呈長條狀三角形,闊度和高度比例較大 - 外殼稜鱗由外殼邊緣成直行生長一直伸展至外殼中間位置 - 稜鱗的生長密度比 T.squamosa 密 - 套膜顏色有 藍,啡,綠,灰,紫,配以 紫,黃,藍,啡,綠,灰 的斑點 - 蚌殼有輕微 垂直方向的摺曲 - 殼底擁有大足絲開口 - 蚌殼顏色呈 淡黃,淡橙 - 常陷進在石中生長,但不像 T.crocea,而只會輕微陷進石中 - 入水孔有微小觸手 - 有明顯的 殼齒,數目可多達 7個 - 可生長在石上或沙上 - 光線強度要求比 T.crocea...
  5. W

    巨人蚌(Giant clam)種類辨別方法

    Tridacna squamosa - 最大能生長至 30-40cm - 外殼有明顯稜鱗,由外殼邊緣成直行生長一直伸展至外殼底部,越接近外殼上部,稜鱗越大越長成袋狀.稜鱗質稜鱗間距離較大. - 稜鱗長成袋狀.鱗與鱗之間距離較大 - 蚌殼邊緣白色帶小許淡黃,或淡黃帶橙點,有時候亦出現黃,橙,粉紅等顏色 - 蚌殼呈對稱三角形 - 套膜顏色有 綠,藍,啡,黃,橙 - 吸水孔四周有觸手 - 生長在水深15米地區,大形個體生長在沙面上 - 足絲強度和足絲開口不及 T.crocea 大 - 分佈 東非,紅海 至 波利尼西亞
  6. W

    巨人蚌(Giant clam)種類辨別方法

    各種類介紹 Tridacna crocea - 在巨人蚌中屬最小形 - 最大能生長至 13-15cm - 外殼平滑,只有輕微起皺 - 只有外殼上部近邊緣部份有小量稜鱗,而稜鱗短小易碎 - 殼身有水平的淺紋 - 外殼邊緣有淡黃,淡橙色 - 外殼的邊緣齒部可完美緊合 - 殼底擁有巨大足絲開口 - 吸水孔有幼小觸手 - 套膜一般為底色為啡色,上有 藍,綠,紫,橙,米黃色花紋 - 在自然間中喜愛陷進在石中生長 - 通常生活在岩石頂部,淺水光量足夠地區 - 要求充足的光線,如光線不足會引至脫色變啡 - 分佈 西太平洋,泰國至 New Caledonia一帶
  7. W

    巨人蚌(Giant clam)種類辨別方法

    [這篇文章最後由willy在 2003/04/07 04:00pm 第 1 次編輯] 各位好,小弟初來步到,先向各位問安 :em04: 沒什麼手信先貼一篇個人舊作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文篇圖片較多,可能下載需時,希望各位見諒 巨人蚌(Giant clam)種類辨別方法 平常大家飼養巨人蚌,大多數只會留意其顏色,花紋,較少留意所飼養的屬於那個品種,但其實不同品種,在花色,外觀上都會有分別,本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介紹大家,值由巨人蚌外觀特徵,去辦別出各個種類.此篇內容大部份資料來自 Giant clam和 The reef aquarium vol1,而相片 來自 Gi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