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sale

    甜甜圈養護蠻久還是沒有感覺回復過來

    更多時候的缸子都是系統承受不了 餵食 包含我自己的缸子😅 有餵食的腦類會明顯肥美 不過珊瑚能量應該有70%以上能靠吃光提供 照顧的缸子多 大部份時間我也是選擇不餵食 只餵食魚隻 讓糞便經過系統轉換過程提供珊瑚食物 有時間仔細觀察缸子的話 我才會去嘗試抓餵食頻率 觀察的要點會放在 珊瑚是否有肉眼可見明顯變好 藻類是否異常出現、生長 許多藻類的攝食生長能力都強過珊瑚 有時也得思考 餵食下去是否能控制住缸內的藻類是否更受益 另外系統比較脆的缸子珊瑚有傷口都比較麻煩 受傷的部分會有殘渣 藻類就附著上去生長 侵略性強一點的藻類珊瑚撐不住...
  2. resale

    上岸棄坑前的最後一試!紅海四尺請各位大神幫忙找問題。

    軟體有正確的燈光 不太需要系統也能維持生理機能 添加進去缸子的汙染 到最後引起反應 時間可能長達一個月 這部分可能也是你停止餵食後PO4持續在高點 (不會馬上反應加上菌叢失能) 因此我覺得關鍵點在6-10個月 非活石的缸子前半年比較脆弱 加上魚隻白白胖胖 缸內的藻況也稍嫌紊亂 可能這期間就開始準備爆發 加上可能有常識修剪珊瑚 缸子內如果有修剪的傷口 在不健全的系統上挺容易珊瑚個體受損 硬骨來說平均1年以上的缸子觀察修剪後的癒合狀況都明顯健全 泥藻也是系統不全的藻相 珊瑚骨骼附近有些藻類也會影響珊瑚 也許你目前造景換成活石、整理掉受傷有潰爛可能的珊瑚...
  3. resale

    推薦 KH, Ca, Mg 的一些觀念澄清

    我也是看了Randy的心得 就拆掉鎂滴定 並配合af的建議比例混合 觀察幾個缸子半年下來 確實存在恆定樣本 及藻類明顯多時下降明顯多的樣本
  4. resale

    推薦 KH, Ca, Mg 的一些觀念澄清

    文長太完美了 建議拿出耐心認真讀懂 大概花了五年才有的感覺 一篇文章就說得清清楚楚 鎂異常難補 也有注意以上重點的話 8成是試劑的問題
  5. resale

    岩板風格造景缸

    最近開的缸子都走這個路線 活石當背板 中間穿插小島礁 兩個小捷寶前方對吹散去後面的水流也很流暢
  6. resale

    燈具光譜相關疑惑

    分享幾年的經驗及網路上來源混雜的文獻 要討論光對珊瑚的影響 包含視覺上的效果 我認為要區分兩種光譜來看 1. 珊瑚吸收利用率高的(確保滿足自身基本能量所需) - 激發 2. 燈光照下去馬上可以看到該珊瑚的顏色 - 反射 會產生螢光的珊瑚 對450 RB 及以下到VIOLET的通道 理論上是適應性高的 同時此段波長在觀察下 已經是能反射大部分的螢光(450) 以及讓綠色有更強力的反射 (400.420) 單獨開這幾個通道觀察珊瑚即可得知 因此需要思考能看到最極限的珊瑚顏色 是否就是珊瑚平時產生顏色所需要的波長 比較好的例子則是任何一顆在你缸子的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