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earstain

    [討論]海水缸的背景顏色

    背景我偏好黑色 看個人喜好 如果有活石用活石養水就可以了
  2. tearstain

    [求助]新手設缸求助~

    如果缸子已經買了市售的單缸 比較經濟實惠又較為強大的系統 就又回到抽底砂身上了 如果還沒有缸子的話 建議dylankeelung兄使用背部過濾缸 這是較長久一勞永逸的方式 管理維護容易 設置發揮的彈性也大 另外 圓筒方面 我想不到還有其他更好的替代品 參考看看 QQ
  3. tearstain

    [討論] 缸子水量與穩定性

    我認為兩者之間沒有差別 其實應該要用水量來說會比較適當 如果是我的話 我會選擇1.5呎缸 除了善用家裡最大空間以外 還可提供至少較大的生活空間 或是多放好幾樣生物QQ 其實 總水量有30L公升以上 我就不認為會是個難照顧或是變數大的魚缸 當然更用心 是一定要的 參考看看QQ
  4. tearstain

    [求助]新手設缸求助~

    不知道會被打槍的原因是什麼QQ? 細看一下 覺得河馬兄的建議 相信是最能符合dylankeelung兄的需求 草缸轉海水 圓筒相信你應該有了 而且草缸現有的燈具 運用在你的海水也綽綽有餘 不用再買過 你只需要購買一個外掛與藍燈管跟現有的白燈做配色 整個系統起來 應該已經相當完善 圓筒只放陶磁環或是粗骨珊瑚砂 屬生物過濾 外掛只放白棉 除了物理過濾 也可以增加溶氧 較大流量的外掛 也可防止水面油墨堆積 冷水機 蛋白機 有預算的話當然是好 沒有的話 小缸固定換水可替代蛋白 比較能適應高溫的海葵 較推薦奶嘴 蝦類則是清潔蝦 魚類則比較沒有這方面困擾 另外 如果不喜歡裸缸...
  5. tearstain

    鋼毛蟲 熱水注射

    剛剛夜巡時 在活石隙縫中發現疑似剛毛蟲的蹤跡 只要有一點點手電筒的燈光 他就縮進去隙縫中 想抓也抓不到 在不想搬動活石的情況下 最後選了個細長的玻璃滴管 吸取2CC的滾燙熱水 插進隙縫中就給他注射下去 觀察半個小時左右都沒動靜 倒是兩隻清潔蝦對著那隙縫 又摳又抓的 看樣子活石上的生物應該燙熟不少QQ 剛剛拿沉馬對著活石吹一吹 結果這條屍體就飄出來了 目視大概只有一分熟
  6. tearstain

    [求助]一呎缸能夠養複數以上的海葵嗎?

    不知道你的一呎缸是多少水量 如果是我的話 不會在小水量缸裡 飼養兩種不同的小丑 比較建議賣掉紅小丑換成公子小丑 來嘗試配對 因為配對成功後 不但會同住一顆海葵 彼此的互動也是很逗趣的 如果兩顆海葵的體型都滿小的 我覺得一呎20~30L左右的缸養兩顆海葵並沒有不妥 要買同種或是不同種 就看你喜歡來決定決定囉QQ
  7. tearstain

    [求助]跳海前的準備

    這樣的設置 目前看不到什麼要改進的 既然已經有做過功課有個底 我就不贅言了 只是你說的夾燈 是PL13W 還是27W 36W呢? 在沒有確定是1呎缸還是1.5呎 水容量是多少之前 燈光上面也無法給你建議 蛋白機 我推薦 藍色小精靈 外掛氣泡木式蛋白 小缸+低密度飼養 蛋白也非必需品 參考看看
  8. tearstain

    普通版抽底砂系統簡介

    小弟有點不解 海水缸眾多的設置與過濾方式 厚砂活沙 柏林 底缸 裸缸 背濾側濾 上部過濾 重裝備 等等 為什麼獨獨抽底砂 需要在細節上 制式限定化到這樣的地步? 系統是死的 人是活的 懂得善用原理 靈活運用 我認為這才是正確的方向 小弟也傾向奇哥兄與老方兄對於抽底砂的厭氧層說法 在早期 海水缸設置厭氧區較被重視的時候 小弟在使用抽底砂上 也發現討論過這點 在後期隨著污泥的累積 我認為的確會形成 好氧區 低氧區 弱氧區甚至無氧區 但是到最後 應該不至於會只剩下表層是好氧區 因為只要還有水流通過底砂被馬達抽出 這些區域 儘管範圍可能已經很小 還是足夠型成好氧區 但是說穿了...
  9. tearstain

    溫度的問題

    我認為保守建議應該在28~30度之間還是很OK 參考看看
  10. tearstain

    即將設缸--請大家不吝指教 :)

    原來如此 可見yitse兄還真的是滿細心的 只是日常維護方式 沒有什麼對與錯的 有的也只是每個人的習慣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