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atistic

    養魚2年來的心得總整

    leune兄能列出2年來死亡魚口清單已是難能可貴(足見你重視這些生命) 更難得的是∼死亡魚口數也屬於極低的數量 從新手到今天2年期間陣亡23隻魚絕對是很漂亮的成績單 (相信很多老手能夠一年不死超過3隻魚,但如果大家都從自己的新手期算起恐怕就很難不超過這個數字) 所以∼在下決定給leune兄一個GJ 另外… 關於一些爭議,在下雖有很多感觸,卻老是打一些字後覺得不妥而刪掉,這篇文章看到的比刪掉的還要少很多很多… :em06: 唉∼總之簡單一句:支持你啦。(建議別流於互罵和諷刺就是了∼這樣不好看…)
  2. statistic

    FO 1呎3海水缸一問

    養水也幾乎等同於養菌 你的魚缸是活石,我認為2天就已經算是養水完成(先別高興,請繼續往下看) 我認為養水已經完成的理由有二: 一. 魚缸中最主要的濾材就是石頭,而石頭本來就是活石,所以沒什麼培養的需要 二. 外掛過濾的濾棉我習慣無視,因為常清洗本來就無法長期培菌 最重要的,我認為照片中的魚缸環境負載力大概只夠養1~2隻小雀鯛(輕鬆養的前提) 一些建議給你參考: 1. 因為魚缸的濾材少,所以培菌面積也小,只有2塊活石養水再久菌相也不會增加到哪裡,當然環境負載力也就無法明顯提高 2...
  3. statistic

    水中黏塑鋼土

    有時候會溶是因為AB劑混合的不夠均勻,記得要揉久一點,我都搓到塑鋼土有點微燙才使用 另一個大問題是在低溫的海水中操作時間很短,所以要事先想好,動作快狠準
  4. statistic

    [討論]水 溫 30度 C 的 五尺缸 適合養何種 海葵?價位大約多少呢? (無內容)

    水溫30度C沒有適合的海葵,只有勉強不死的海葵 海邊潮池的小型海葵或許勉強能活 建議你放棄吧。
  5. statistic

    請問用自來水泡海水素可以嗎?

    河馬兄把重點全講出來了 在下補充一些 大致上住宅區OK,工業區最好不要 切忌颱風過後千萬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泡海鹽,很容易倒缸 淹水過後也不要 ps.我自己是從不直接使用自來水,都用RO前置過濾桶(濾材是活性炭)X2管,主要是先過濾氯,幾年來都沒什麼問題
  6. statistic

    有在用紅燈管嗎?

    可是低等藻更喜歡 :em06: 不過∼營養鹽控制得當的話大概就沒關係吧∼
  7. statistic

    剛剛做了ㄧ件蠢事~真想哭~~

    買魚籠(蝦籠)來抓吧 只要這些魚已經會吃餌想抓到應該不難(尤其是4間雀) 想我當年為了抓一隻偷渡的螳螂蝦下機關(餌是撥開的蛤) 結果螳螂蝦沒抓到能鑽的進魚籠的魚卻全部抓到了∼真是大豐收啊 :em06:
  8. statistic

    喜多的造浪問題

    羨慕… :em09: 這個因為體積小效果又好所以當年即使很貴也衝了4顆 只可惜都用不久 :em20: (難道…要配小馬達才能用得久… :em11: )
  9. statistic

    喜多的造浪問題

    不建議購買,喜多的設計不良 我在當年台灣剛引進沒多久就買了一顆($600),用約3個月後覺得還不錯(無故障)就再買了3顆 結果全部在半年後故障,現在都丟在抽屜裡。 (不過內附的各種尺寸轉接環倒是很好用,我在搞一些有的沒的時候這些轉接環幫我省了不少事) 我的旋轉頭故障都是因為最前端的白色塑膠卡榫太小(會設計這麼小應該是為了拆卸清洗內部的原因) 長時間使用後不知是塑膠磨損還是受海水腐蝕會導致旋轉外蓋稍微往外推出約0.5~1mm(被水流推的) 結果外蓋裡面的內環齒輪就會脫離扇葉帶動的齒輪 然後旋轉頭就不轉了...
  10. statistic

    [分享]除油墨的心得

    除了美觀因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常被忽略: 油膜會隔離水與空氣∼導致水中溶氧量降低∼∼ 此時如果魚缸沒有蛋白機或打氣會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