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

    SPS 缸子,Salifert PO4 與 Hanna PO4 的選擇

    從這張圖來看,你應該要從側面比色。印象沒錯的話Salifert的NO3和PO4從側面看,顏色比從上方看深10倍。你從側面比色,如果顏色接近1ppm,實際上測出來的數值就是"約"0.1ppm。 另外比色法比較方便使用的方式是看這個顏色介於哪個範圍,而不是和哪個顏色一致。比如從你的照片來看,我覺得樣品顏色大約介於0.1~0.03ppm之間,比較偏0.03ppm。如果要很精確的看你的試樣是不是剛好0.1顏色一致,可能需要一些判斷顏色的器材,肉眼沒辦法看這麼仔細。...
  2. X

    終於擁有的三尺缸

    一支延長線很夠了,把一些海缸常用設備做個簡單的分類來看: 水位相關: 循環馬達(主馬、冷水機循環馬達),補水←必須要遠端 溫度控制: 冷水機本人、風扇等等←一般都是持續開著,不會關電源,可有可無 燈光相關: 主缸燈、補燈、藻缸燈等等←必要時間控制,但不一定要遠端 造浪: 完全不用 營養處理: 蛋白、滴定、鈣反等等←滴定通常自己有時間控制,蛋白鈣反都是長期開著,停個十天半個月也不會有問題,不用遠端 監視系統,其他設備: 加分項,非必要...
  3. X

    終於擁有的三尺缸

    玩海缸的人烏龍事都沒少幹過,這不會是最糟的一件,造成重傷的最大原因只在於妳有陣子不在家,沒有即時發現而已。時代進步了,各類智慧控制器能用就用,畢竟整個維護流程妳都已經熟悉了,重新規劃一下,盡量在程序上防呆,再出發吧。
  4. X

    現在流行底沙用珊瑚骨了?

    我覺得與其說是取代,不如說是一種選擇。選擇有效的方式建立系統當然很好,但就一個興趣而言,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式也不錯的。
  5. X

    現在流行底沙用珊瑚骨了?

    我內心也很喜歡建議新手舖厚砂,但站上對厚砂大多數是反面意見的,甚至有點當成毒蛇猛獸的感覺。 有時很想調查一下有多少人有使用「真正厚砂」開缸的經驗,過程中發生過什麼問題,為什麼很多人都把厚砂說得那麼恐怖。但我想很多人就只有自己一個缸的經驗吧,不夠多的樣本,變因又都不一致,討論起來最後總是變成每個人試圖用自己的真實經驗去說服別人,最後不了了之,就很懶得說了。
  6.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瓦數不用太在意,看珊瑚表現去調整就對了。比方你注意到鈕扣會伸長脖子,就代表光不足了,需要增加。 NO3要搭配著PO4一起看會更有幫助,建議測一下。 中間藥水的部分沒用過,不熟悉。全要素可能可以停下,感覺你的珊瑚沒那麼多,換水足夠一般需求。 蛋白一般是收集盒高一點打比較乾,移除污染的效率低。低一點打濕泡,效率高。其他就換水的總量和頻率能做一些調整吧。
  7.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調整光譜之後都會有一段過渡期,這時藻相水質會變化,可能你水裡本來就累積了一些東西,之前是因為光照不足,連藻都長不太出來,現在才慢慢長出來。這也是為什麼調光譜和強度不要太快的原因。 但長藻不是壞事,它反應了你的水質,水裡有什麼,就長出什麼藻。最簡單的處理方式是讓它長出來,它會吸收聚集水中的污染物,然後以手動或引入除藻生物之類的方式把它移除掉。長遠來說還是要搭配水質測量,調整蛋白、換水、餵食等等,讓水中的營養足夠供應珊瑚成長,卻又不至於太多而敗壞水質。...
  8.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強度調整的幅度很難建議一個標準,假設是我自己的缸,會抓大約兩週~一個月左右讓時數和強度都到位,每天調一些。 鈕扣可以像左邊的奶嘴一樣,放在獨立的造景石上。 剪掉當然是最快的處理方式,如果夠大片,賣個小錢或送附近魚友也都不錯。
  9.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時間和強度都慢慢調整,先調時間或強度都沒問題。 提醒一下,如果它是比較低價的鈕扣,最好不要直接黏在主要造景上。低價的鈕扣一般繁殖力都很強,當你熟悉照顧之後,如果它在主造景上蔓延開來,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右邊地上的草皮(?)也是一樣,接觸到主景之前要提前處理。
  10.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猜測你的總光照時間和強度都不夠。 假設你單個通道的最大強度決定在90%,依之前使用AI系列的經驗,首先第二~第四通道都開到90%,最下兩個白光通道可以在90%的1/3~1/2之間,依水質調整,一般來說我選擇NP愈高,白光愈強,NP低則反之。最後紅綠兩個通道用來調節視覺效果,通常不要大於白光,但影響應該不大。 時間部分,扣除頭尾漸強、漸弱的時數,至少要9~10小時以上,最後再依珊瑚的變化決定總時數和燈的高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