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

    紫倒吊這樣還有救嗎

    再引用一次我之前這篇回覆。 淡海水的卵圓都是渦鞭毛藻/甲藻(Dinoflagellate)這個類群下的成員,不過有趣的是淡水卵圓仍然能行光合作用,但海水卵圓卻已經丟掉這個能力了。 至於銅藥能治療海水卵圓這點現在基本上是沒什麼太大的爭議。除了玩家幾十年來的經驗外也已經有很多的實驗證據證實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了。 這裡我舉幾篇為例: Copper sulfate as treatment for the ectoparasite Amyloodinium ocellatum (Dinoflagellida) on milkfish (Chanos chanos) fry Study on...
  2. J

    為魚缸的背景上色

    我倒覺得長在牆壁上相對還比較好處理一點,不然如果是在主造景上的話稍微懶惰一點就會直接變靈芝缸了XD 不然就是要單獨給他一塊島礁住或是拿戰力比較強的東西圍起來(不過我發現有些立體生長的M屬在近戰打不過的時候會轉方向長改成用蓋的來遮掉對手的光和流)。 如果形狀還算完整的話也許可以試試能不能整片拆下來。 我那棵墜樓的時候其實幾乎沒有斷裂,整塊是很完好的掉下來的。
  3. J

    2025年澳洲甜甜圈產卵紀錄

    全世界目前用的方法原理上其實都差不多。 基本上就是挑一個海域來模擬一整年的溫度、光照、以及月相變化,然後珊瑚儘量養肥一點。 至於資訊比較難找的部分常會是目標物種到底怎麼生以及啥時生(哪一天生?是在一天中什麼時間?怎麼生?生幾次?)。 如果是像軸孔這類資料多的就還好,不過很多研究上冷門的物種常常連他們是雌雄同體還是異體、排放型還是孵育型都還不太知道。 甜甜圈目前看起來比較特殊的大概是他們的產卵時間似乎就比絕大多數的大堡礁珊瑚早了一兩個月,所以若沒有先備知識直接在大堡礁產卵季才開始蹲點的話大概就會錯過了。 另外如果是做軸孔或是其他容易分切的物種其實是可以透過定期剪斷枝確認有沒有卵。...
  4. J

    2025年澳洲甜甜圈產卵紀錄

    我個人目前的確是有在台大和中研院做珊瑚研究,但這次的甜甜圈純粹是我自己在玩。 不過除了資料搜集對於不熟悉學術文獻的人來說可能比較困難以外,我所使用的所有設備都是玩家層級的東西,因此我認為只要有一些先備知識的話這事完全是可以由水族玩家或業者來搞的,甚至也有一定的商業潛力。 即使是一年一生的物種,若可以設三四個缸來季節模擬然後每缸錯開幾個月,其實兩三年內應該就可以變成很穩定的供應鏈了。 靠產卵繁殖的甜甜圈目前澳洲已經有兩家珊瑚農場有搞出來,而且也有一些進入水族市場了。 當然這東西的確沒有很適合作為剛入門的物種,畢竟既有資料實在不多。...
  5. J

    兩尺海水缸紀錄(2023 Feb ~ 2025 Sep )

    這缸出事對我心情的影響應該是會比倒掉實驗室任何一缸更高價值的缸還大(即使生物一樣是花我的錢並由我全權照顧)。 畢竟它對我來說的定位算是“我自己的缸”,包含養法以及生物選擇其實都最接近我的理念和風格。 而且剛好倒掉前的狀況也已經進入穩定期只差時間來生長了,所以重開缸的幹勁自然也低落很多。 至於不再重建的理由除了心情已及精力外也是因為我高概率不會在這個住處待太久。 當初設缸真的是完全憑著一股衝勁硬搞的,假設真的重開的話也許養不到兩年(可能更短)就要撤了。 我講的那幾缸其實也都是觀賞用的展示缸,頂多偶爾當一下採樣的來源,至於實驗用的缸則還有更多。...
  6. J

    2025年澳洲甜甜圈產卵紀錄

    我們這邊的確是有在針對其他物種設計相關實驗,不過能否成功我覺得很大程度會取決於目標物種的配子生成週期。 有些物種本來就會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所以即使調整環境因大概也還是沒辦法加速多少;但若是週期只要兩三個月的物種就有比較希望能夠在一年內誘發多次產卵。 只是目前完全沒有任何關於Homophyllia australis配子生成週期的相關研究資料,而且這東西也不太能夠像我們實驗常用的軸孔或龜殼腦那樣能一直採樣切片觀察,所以目前我還是打保守牌先直接模擬野外環境,但如果有多個系統的話我覺得的確是個值得嘗試的實驗。...
  7. J

    兩尺海水缸紀錄(2023 Feb ~ 2025 Sep )

    鳥巢的話我在實驗室還有備份所以心情倒還沒那麼糟,不過顏色表現的確有些微妙的差異。 目前最難過的是養了兩年多的神針。雖然第一時間沒事但今天截肢移走時還是發現開始脫了,現在整叢已經被我剁成十幾二十根分支分散在好幾缸,但照之前熱傷害的經驗來看應該九成以上這幾天內都會損失掉。 我是覺得一般玩家還是不要搞到像我這樣比較好XD 目前是有考慮要不要久違的重新回來玩淡水,也許養個簡單的卷貝類坦鯛缸或是蒐集些有趣的燈魚。 不過短期內應該還是會先讓家裡回歸乾爽的狀態讓自己放鬆一下就是了。...
  8. J

    2025年澳洲甜甜圈產卵紀錄

    今年的狀況應該算是失敗了,因為五顆裡只有一顆生所以無法受精,不過還是上來留個紀錄看明年有沒有機會,也希望多一點人一起來搞。 首先是缸子的配置。 我後來將一開始的四尺缸旁邊又串了一個淺缸把希望產卵的東西移過去。主要用途包含方便餵食、遮光、以及收集精卵。 串缸的燈具我是把AI blade移過去並使用MXM module以Apex控制。 另外也有配上兩顆Apex的月光燈使用月光模組控制。整缸會在近產卵期的三個月內晚上時以黑幕遮住避免光污染。 溫度的話我後來有針對耶蓬平均海溫資料的低溫以及高溫點都做了一些修正,因為我發現高於27以及低於22時分別會有一些珊瑚出事。...
  9. J

    兩尺海水缸紀錄(2023 Feb ~ 2025 Sep )

    煮湯準備撤缸了,最後還是沒能撐到三年…… 最近一兩個月每天都會忙到十二點多才會到家,不過缸況倒是一直都還好。 不管都還好,前天凌晨三點多睡不太著想說久違的來換個水,結果犯了低級錯誤冷水機馬達的插頭沒插穩。 當下雖然是有運轉的,但在我外出時插頭就鬆脫了。快凌晨一點回到家後發現已經被HQI烤到33度而且有明顯腥味,整缸也變得白濁。 立即接上冷水機後整個晚上總共換了兩次50%的水也下了活性碳,不過今天回到家仍然脫掉loripes和檸檬汽水,剩下的東西也不太樂觀,預期之後幾天會陸續損失。...
  10. J

    [分享]缸內細菌量的增加有可能導致碳源法效率降低

    KH&Ca的消耗比例並不會因為消耗量改變而有太大的變動,因此若鈣的消耗量真的降低了的話KH消耗量也會跟著降。 你觀察到的鈣上升我會比較傾向認為只是使用鈣反時的正常現象。 我的確也會懷疑可能是從Xtra來的。 如果沒有測試淡水的需求的話下次送ICP也許可以試試把定量的Xtra用純水稀釋後當作淡水水樣來送檢看看裡頭到底有啥。 至於鐵過高的部分我經驗上通常不會是造成問題的原因,不過可以作為是否有添加劑過量或是金屬污染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