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

    [分享]海水「放大」 千奇百怪

    [這篇文章最後由DenisHuang在 2007/11/09 04:03pm 第 4 次編輯] 海水「放大」 千奇百怪 【聯合報╱編譯蔡繼光�報導】 2007.11.07 04:24 am 舀起一桶海水,或戲水時不小心吞了一口,知道裡面有些什麼東西? 裡面有稀奇古怪的動植物,有的我們熟悉,有的我們完全不認識。 根據十一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登載的照片,這隨意舀起的海水, 放大廿五倍後,可以看到被統稱為「浮游生物」的無數動植物。 所謂浮游生物,並非某一特定物種,而是泛指在水中生存,體積很小,無法與洋流相抗,...
  2. D

    漢城水管地圖

    因接 Intel 的案子 1月 26 ~ 27 日 須去南朝鮮漢城工作 請問漢城有什麼水管逛 感謝
  3. D

    [原創]小馬達大變身

    魚友看我改過xxxx蛋白質過濾器的馬達 這兩天比較閒 就接下馬達改造工作 我使用舊信用卡 量好尺度裁切 原馬達葉片中挖槽 以瞬間膠黏接 很簡單 慢工自然出細活
  4. D

    [原創][分享]我的DIY外掛過濾器&蛋白質分離器第三代

    [這篇文章最後由DenisHuang在 2007/01/16 07:59pm 第 2 次編輯] 在3個月前已構思 https://www.ph84.idv.tw/cgi-bin/board/topic.cgi?forum=6&topic=5963 剛好工作室小妹看了我的缸 央求我也幫她養海水缸 他原有一個小缸 25(長)*18(寬)*21(高) 先設定兩隻小丑及奶嘴及清潔蝦 工作室因設備關係24小時空調 我的想法是小缸先天在水量太少 為維持平衡及水質惡化時緩衝不夠 背部過濾就不考慮 如果缸體不變動 而以外掛方式過濾 以單顆馬達用最初簡單又有效率運行 拆裝清洗容易 目標設定好了...
  5. D

    [原創][分享] 我的 DIY 蛋白質分離器.....第二代 

    [這篇文章最後由DenisHuang在 2006/12/15 10:00am 第 4 次編輯] 我的 DIY 蛋白質分離器.....第二代 全長 35 cm 直徑 6 cm 可使用 250 ~ 800 L/H 馬達 適用 50 ~ 200 公升 建議使用 250 ~ 300 L/H 馬達 採用內置式 高精密度接合故未黏接 馬達入水口進氣 已經測試過 效率還不錯 使用高流量馬達時 出水會帶泡 故後端接過濾系統即無礙 反應室使用現有 6 cm 直徑壓克力...約100元 堆積室使用瓶x罐x買的面膜碗...約20元 堆積室細口使用 4 分管長 8.5 cm ...約5元...
  6. D

    [求助]有朋友可解惑嗎????????????

    在活石上來的 我覺得好像是軸孔珊瑚 又不確定 第一張可看比例 放大
  7. D

    [原創][分享] 我的 DIY 蛋白質分離器

    [這篇文章最後由DenisHuang在 2006/11/02 07:21pm 第 2 次編輯] 我的 DIY 蛋白質分離器 採用內置式 高精密度接合故未黏接 所有的零件均可拆卸清洗 以 Rio 90 的 Pump 葉片由 4 片改裝為 8 片 採入水口進氣 目前以淡水測試 泡沫可打到 3/4 處 有 1/4 比例泡沫 在公司沒海水等回家再以海水測試 昨晚已用海水試運轉 10/26 效果令我非常滿意 進水口以 30 度 45 度 90 度三個角度測試 30 度及 45 度水中雜質被蛋白質分離器推到收集杯最多 出水口有泡沫排出還需改善 我是採用內置外掛也是一樣可用...
  8. D

    [原創][分享] 我的 DIY 造流器

    [這篇文章最後由DenisHuang在 2006/09/28 04:04pm 第 3 次編輯] 我的 DIY 造流器 正面 http://video.tinypic.com/player.php?v=3z9fghg 側面 (請注意水面) http://video.tinypic.com/player.php?v=4h7thl1 這是全部的分解圖 安裝尾段 連接頭部之內環 組合完畢 動力及出水口 本來設計是兩片 45度 葉片 但運轉不順暢 改成 4 片葉片 出水口大小及數量是經過計算與實驗 出水口太少或小會轉很快 反之會轉不動 我的 Pump 是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