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in 🏅🔰🔰 金幣 26 2007/06/13 #1 只是簡單的蛋白機與溶氧的小測試 使用的溶氧測定儀器,因為太久沒有使用,可能有一點不準確 主要只是呈現相對的比較 儀器 朋友提供測試水缸的示意圖~兩尺小缸,外接圓筒過濾,小型蛋白,單純使用沉水馬達推進 第一組數據,如上圖放在中間有魚的那格測試 放在蛋白機出水口 第二組數據,放在蛋白機出水口 放在另外格開的地方,有進水流擾動 第三組數據 請自行解譯數據~~~ 另附上 小生命的誕生~~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只是簡單的蛋白機與溶氧的小測試 使用的溶氧測定儀器,因為太久沒有使用,可能有一點不準確 主要只是呈現相對的比較 儀器 朋友提供測試水缸的示意圖~兩尺小缸,外接圓筒過濾,小型蛋白,單純使用沉水馬達推進 第一組數據,如上圖放在中間有魚的那格測試 放在蛋白機出水口 第二組數據,放在蛋白機出水口 放在另外格開的地方,有進水流擾動 第三組數據 請自行解譯數據~~~ 另附上 小生命的誕生~~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jeremychen 💎💎🏆🏆🏆 金幣 1,023 2007/06/13 #3 太感謝了....這三組數據全都突破飽和溶氧量.... 首先根據圖片跟數據我大概可以推斷這缸子的水流動線,水從左邊進入右邊對吧,然後進入蛋白機開始打,,然後再經由圓筒從左方推出.... 我來解釋數據背後的意義好了,第二組數據最高,8.31ppm,因為蛋白是提升溶氧的絕佳利器,同時也將溶氧提升至過飽和狀態,經由圓筒過濾微生物的消耗,第三組的溶氧量只剩下7.71PPM,再經由主缸生物的消耗及過飽合溶氧溢出,所以造成第一組數據7.57PPM最低.... 這台溶氧測定儀是德制的WTW,很貴的說...
太感謝了....這三組數據全都突破飽和溶氧量.... 首先根據圖片跟數據我大概可以推斷這缸子的水流動線,水從左邊進入右邊對吧,然後進入蛋白機開始打,,然後再經由圓筒從左方推出.... 我來解釋數據背後的意義好了,第二組數據最高,8.31ppm,因為蛋白是提升溶氧的絕佳利器,同時也將溶氧提升至過飽和狀態,經由圓筒過濾微生物的消耗,第三組的溶氧量只剩下7.71PPM,再經由主缸生物的消耗及過飽合溶氧溢出,所以造成第一組數據7.57PPM最低.... 這台溶氧測定儀是德制的WTW,很貴的說...
vekin 🏅🔰🔰 金幣 26 2007/06/13 #5 嗯,其實我想聲明一下, 主要我的比較是想說比較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 可以看得出來蛋白機的那格的確是溶氧比較高 但是,是不是過飽和~~還有待驗證 可能還需要其他專業人士來驗證 因為 第一:這台儀器已經很久沒有使用過了,電極是否正常,並不確定 第二:我並沒有校正這台儀器,而且也不會校正,所以絕對數值可能有偏差 所以,只能當作相對性的比較實驗~~就這樣 還有,回chun兄: 這對小丑魚不是我的,而且我也不確定他的品種 不過缸子裡沒有海葵是確定的~~
嗯,其實我想聲明一下, 主要我的比較是想說比較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 可以看得出來蛋白機的那格的確是溶氧比較高 但是,是不是過飽和~~還有待驗證 可能還需要其他專業人士來驗證 因為 第一:這台儀器已經很久沒有使用過了,電極是否正常,並不確定 第二:我並沒有校正這台儀器,而且也不會校正,所以絕對數值可能有偏差 所以,只能當作相對性的比較實驗~~就這樣 還有,回chun兄: 這對小丑魚不是我的,而且我也不確定他的品種 不過缸子裡沒有海葵是確定的~~
jeremychen 💎💎🏆🏆🏆 金幣 1,023 2007/06/13 #6 微青兄放心,還會有兩組不同人員的溶氧測定儀可以做比較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所所用的測定儀是下面這台...由於該朋友是要做論文,機器不可能是拿壞掉且沒校正的機器 http://www.aquamerik.com/catalogue/produits.cgi?category=analyseeau_oxymetremicro&listtype=current&lg=eng 阿力兄提供的機器是他公司實驗室的機器,好像是有關水處理工程的公司,數據應該也是蠻可靠的.... 如果按照氣體定律而言,空氣進入蛋白機之後經由管徑強大的水壓壓縮氣泡的體積之後將水體提升至過飽合溶氧狀態並不令人意外.....我堅信,三組不同機器測出來的溶氧都會是過飽和的....物理定律絕對不可能因為人類的想法而改變的...
微青兄放心,還會有兩組不同人員的溶氧測定儀可以做比較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所所用的測定儀是下面這台...由於該朋友是要做論文,機器不可能是拿壞掉且沒校正的機器 http://www.aquamerik.com/catalogue/produits.cgi?category=analyseeau_oxymetremicro&listtype=current&lg=eng 阿力兄提供的機器是他公司實驗室的機器,好像是有關水處理工程的公司,數據應該也是蠻可靠的.... 如果按照氣體定律而言,空氣進入蛋白機之後經由管徑強大的水壓壓縮氣泡的體積之後將水體提升至過飽合溶氧狀態並不令人意外.....我堅信,三組不同機器測出來的溶氧都會是過飽和的....物理定律絕對不可能因為人類的想法而改變的...
Jordan 🏅🏅🏅 金幣 35 2007/06/15 #8 下面引用由jeremychen在 2007/06/13 08:38pm 發表的內容: 太感謝了....這三組數據全都突破飽和溶氧量.... 首先根據圖片跟數據我大概可以推斷這缸子的水流動線,水從左邊進入右邊對吧,然後進入蛋白機開始打,,然後再經由圓筒從左方推出.... 我來解釋數據背後的意義好了,第 ... 按一下展開…… 以前和赤兄討論氣泡病不下好幾次,赤兄擔任正方,我擔任反方,....截止至今,赤兄已經慢慢將數據整理出,真是越來越厲害,連工具都出爐了.....真的越來越具挑戰性。 不過我也有個資料,溶氧值正常在 4-7ml ( http://www.fish.org.tw/chinese/magazine/magazine-55a.htm 水產協會 ) ,所以以上的數據明顯超過實際數值,當然看起來已經在標準值上限。 但到了 8ml ... 9ml .. 10ml ... 倒底多少才會有氣泡病發生?? 我找到對岸的水產技術資料 http://www.shuichan.com/jishu_show.asp?jishuID=665 裏面即有載明需要 200% 以上才會發生此種現像。 所以我一直認為在正常大氣壓力之下,要發生氣泡病的機率是不高的,當然也不會完全不發生,但如果.....今天是直接取用地下水,經過了幾年的地底高壓後所取出的水源,這種的機率就會高升。 可是在我們的缸子,底部循環系統,要水源回到主缸可能又會有些氣體流出,再經缸中的部份魚類耗掉的氣體,恐能危害魚體的真的不多。 如果是小缸,用的多是氣泡木或是體積有限的Skimmer 造氣,就因體積限制,這樣要發生200%以上的溶氧而成氣泡病,恐是機率不高。如果再加上國人養魚的習慣多是中高密度養殖,.....。 另外是否再提供一組將該測試器置於主缸中之數值多少?? 赤兄....與你的討論一直都是很開心的.......我想ph84其實資料並不缺,但缺正向討論的語氣與和諧的人氣,希望就算不是自己的期待與自己的技術不同之處,望大家海涵.....或許將自己劃為0 ... 再重新出發,獲得的會比自己原有的更多。
下面引用由jeremychen在 2007/06/13 08:38pm 發表的內容: 太感謝了....這三組數據全都突破飽和溶氧量.... 首先根據圖片跟數據我大概可以推斷這缸子的水流動線,水從左邊進入右邊對吧,然後進入蛋白機開始打,,然後再經由圓筒從左方推出.... 我來解釋數據背後的意義好了,第 ... 按一下展開…… 以前和赤兄討論氣泡病不下好幾次,赤兄擔任正方,我擔任反方,....截止至今,赤兄已經慢慢將數據整理出,真是越來越厲害,連工具都出爐了.....真的越來越具挑戰性。 不過我也有個資料,溶氧值正常在 4-7ml ( http://www.fish.org.tw/chinese/magazine/magazine-55a.htm 水產協會 ) ,所以以上的數據明顯超過實際數值,當然看起來已經在標準值上限。 但到了 8ml ... 9ml .. 10ml ... 倒底多少才會有氣泡病發生?? 我找到對岸的水產技術資料 http://www.shuichan.com/jishu_show.asp?jishuID=665 裏面即有載明需要 200% 以上才會發生此種現像。 所以我一直認為在正常大氣壓力之下,要發生氣泡病的機率是不高的,當然也不會完全不發生,但如果.....今天是直接取用地下水,經過了幾年的地底高壓後所取出的水源,這種的機率就會高升。 可是在我們的缸子,底部循環系統,要水源回到主缸可能又會有些氣體流出,再經缸中的部份魚類耗掉的氣體,恐能危害魚體的真的不多。 如果是小缸,用的多是氣泡木或是體積有限的Skimmer 造氣,就因體積限制,這樣要發生200%以上的溶氧而成氣泡病,恐是機率不高。如果再加上國人養魚的習慣多是中高密度養殖,.....。 另外是否再提供一組將該測試器置於主缸中之數值多少?? 赤兄....與你的討論一直都是很開心的.......我想ph84其實資料並不缺,但缺正向討論的語氣與和諧的人氣,希望就算不是自己的期待與自己的技術不同之處,望大家海涵.....或許將自己劃為0 ... 再重新出發,獲得的會比自己原有的更多。
jeremychen 💎💎🏆🏆🏆 金幣 1,023 2007/06/17 #9 我後來問過朋友他說一定要校正過才能測,免的誤差值過大,我有拿到WTW的說明書PDF檔,上面有說明... 看看微青能不能校正一下,以取得較精確的測試值.... 其實過飽和也不見得說一定會得氣泡病,過飽和的百分比也只是一個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我認為魚兒對於輕微過飽合狀態仍有他的抵禦機制在,就我自己的經驗發生氣泡病的案例其實也不是非常多呢....
我後來問過朋友他說一定要校正過才能測,免的誤差值過大,我有拿到WTW的說明書PDF檔,上面有說明... 看看微青能不能校正一下,以取得較精確的測試值.... 其實過飽和也不見得說一定會得氣泡病,過飽和的百分比也只是一個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我認為魚兒對於輕微過飽合狀態仍有他的抵禦機制在,就我自己的經驗發生氣泡病的案例其實也不是非常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