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wnfish78

🔰🔰🔰
金幣
942
如题:
无论是在大陆的各种海水论坛,还是在海外的各种海水的论坛上,都会看到有人问:我如果就养一只小丑鱼和一只海葵,可不可以不用蛋白?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一问,一个30的背滤,我说你有条件可以上个蛋白机啊,因为现在一些小的型号的蛋白机价格不贵而且体积很小,能摆进背滤里,但往往他们会说:我就养小丑和海葵,所以不配蛋白机了,就换水。
完全没问题,哪怕你在三尺的仙骨缸里这样也没问题,但关键就是你能养多好,另外你能养多久。
蛋白机是许多刚入坑的朋友都绕不开的话题,我也是,当年跳海水,就是想着,我热带鱼能养很好,我水草缸能养很好,那么如果没有蛋白机,我就按照热带鱼水草缸这样养,多换换水应该也会养很好。用一个25的方缸,外挂了一个Fluver的C3过滤,这样的配置养淡水或水草其实完全ok,但折腾了俩月,最后看着一缸的红泥杂藻和半死不活的小丑,还是搞了个蛋白机。当时订制了一个背滤盒子放在缸内,把缸改为了背滤缸,蛋白机是一台Fluver的PS2蛋白机,可以摆进小背滤。
其实蛋白机是海水界最重要的发明,因为有了蛋白机,才真正的实现了在家里养海水生物,尤其是珊瑚。虽然现在的有些视频测试,蛋白机的撇除率并没有做到很高,撇除物中最高只有30%是蛋白,其他都是别的东西和原素,所以就有了这样的说法,蛋白机可以不用,因为蛋白机撇除的污物中只有30%最高是污物……。
但我一直觉得这个测试本身内容是被一些鱼油误解了,因为测试从来没有明确蛋白机从所在的海水中撇除了多少污物,这个测试其实仅仅是说目前我们用的蛋白机每小时撇除的污物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污染物。不过大家可以想想,蛋白机都是24小时开机,如果一直在撇除状态,哪怕每小时的撇除效率只有30%,那么一直如此,缸中的蛋白就会越来越少,而相对来说,蛋白机的撇除效率也会越来越低,因为水中的污染物本身就很少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许多缸,开始开缸的时候蛋白机往往打不出脏东西,而后续鱼、珊瑚多了,蛋白机就开始和粪坑一样了,同样的道理,你把一个新蛋白机放到一个没有蛋白机的海水缸里,一开始就能打出很浓的泡沫,说不定你每天都要倒三四次污水,但后来就会越来越少,直到开始打干泡,可能一周才需要清理一次。同样许多老手不建议配置太大的蛋白机,因为这样水会很瘦,尤其对珊瑚来说。
正是因为如此,任何一个水族缸或者商家,都会配备蛋白机,且不说真的有用没用,因为最起码没有蛋白机的话,生物的状态会更差。
蛋白机能给我们缸中的礁岩微生态系统带来的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撇除水中溶解的蛋白质这一种,还有一个就是蛋白机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曝氧机!
礁岩环境是一个高氧的环境,一方面礁岩中的水流湍急,另外礁岩所在的浅水也能让海水能方便的交换氧气,所以整个礁岩环境的水中的氧气含量是很高的。在这样水流湍急的环境中的鱼,体色鲜艳而活泼,代谢快,对于氧气的需求很高,所以礁岩生物也基本上都是高耗氧的品种,而我们所饲养的海水鱼和珊瑚,90%以上都是礁岩环境的生物。
许多的热带鱼的玩家,尤其是一些大型鱼的玩家都会给缸配备打气泵,许多热带鱼虽然不是高耗氧品种,但因为水体太小,饲养密度大,所以需要人工补充氧气。
但海水的玩家,哪怕是纯FOT的玩家都很少有给缸单独配备打气泵,因为海水玩家都会配蛋白机,而蛋白机的曝氧效率远不是普通的打气泵可比的,并且越是FOT的玩家,蛋白机的处理量的配置会越高。
之前曾经在小缸中尝试使用老式的气木蛋白,店家就建议打气泵出气量的配置最起码上两个档次,因为不然带不动,现在大家用的普遍是针刷蛋白机,看看进气量就知道,蛋白机的进气量是远超过水量的,并且由于追求撇除效率而使用了针刷,所以气体是和水体完全打混在一起,气泡的溶解程度也是远超过普通淡水的。
所以最后想说的是,如果你把海水鱼当热带鱼来养,当然没问题,但要知道,海水鱼其实是另外的一种养殖方式,何况我们还有比淡水更专业的设备,我记得我刚下海的时候,30以下的背滤基本上是买不到蛋白机的,市场上或者是外挂蛋白机,能塞进小缸的背滤的蛋白机很少,我的那台PS2蛋白机就塞不进家里的那个25方的背滤里,所以我后来家里的WaterBox25的背滤用了一台气木蛋白,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做一些很小的蛋白机,尤其是直流泵的大量使用,所以机械蛋白机的体积也可以做到很小,包括像AE这样的传统企业也有小蛋白机可以用,虽然小的机械蛋白机相比大的那些的效率肯定高不到哪里去,但至少比气木蛋白机强许多了,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养海水,哪怕是很小的缸,有条件就上蛋白机吧,因为用了蛋白,你的鱼缸的容错率就会高许多,实在不行弄个气木蛋白也会好过没有蛋白。
 
最後編輯:
我覺得需不需要蛋白機這件事情,就跟之前說了很久的捲紙機一樣 也跟智慧插座一樣
蛋白機有沒有效果?一定有,是不是必須?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所有的設備完全取決於維護時間跟維護習慣啊?
對珊瑚缸來講要追求低營養鹽飼養 蛋白機,當然絕對不可少,因為他們移除的部分跟帶來的方便性實在遠超過你自己手動維護。
就像不想用捲紙機的人,換過來的就是他一定要定時換白棉。
哪怕是FO缸對N P的容許值比較高,可是也是會有溶氧問題,像淡水一樣用打氣機當然可以,可是為什麼很少人用。畢竟海水有鹽分,泡泡在水面破掉久了一定會有鹽漬。
當蛋白機的價錢已經低到一個程度,把它想像成一台24小時的打氣機,而且還是氣泡整個在裡面不會飛濺出來。更何況他在移除有機物對魚一定也是有好處沒壞處。
海水的設備我覺得發展就是讓飼主越來越方便而已,配合每個人的飼養習慣選擇,如果已經退休天天在家裡盯著魚缸八個小時,說真的即便你什麼都不裝,我相信也能撐一段時間XD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rotein Skimmer Performance
Elemental Analysis of Skimmate: What Does a Protein Skimmer Actually Remove from Aquarium Water?
20~30%這個數據應該幾乎都是來自Ken S. Feldman的這兩篇,只是後來被很多人亂傳一通就出現了各種亂七八糟的解釋。

第一篇的實驗有分幾個部分,不過我先純粹針對20~30%這個數據來解釋。裡頭其中一項實驗是取海水缸內的海水出來讓蛋白機處理,並持續追蹤測量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的變化。
最終的結果發現所有實驗用到的蛋白機都在移除了原先20%~30%的有機碳後就不再增加額外的輸出了。
作者的一個解釋是認為常規的缸內可能就只有20~30%的有機碳是有辦法被蛋白機移除的,至於剩下的東西不管蛋白效率多好或是打再久都沒什麼意義。

第二篇是針對蛋白機的污水進行分析。以多數生物體中包含的碳、氫、氮的比例來計算的話,約有29%左右的污水乾重會是有機物(25%不溶於水;4%為溶解有機物)。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