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前輩您好,您上回提到您DIY的硝酸鹽化除器在短期運作幾天後,NO3由50ppm據降小於10ppm會不會和您之前大量換水或加入啟動液(碇)有關,小弟並不是質疑art大哥的化除器,只是據我所知任何一台成功運轉的硝酸鹽化除器保守估計都需3個月時間,如果言論有得罪處還忘前輩多包涵及不吝指導愚弟,祝魚安!!
 
MAX兄,
ART兄的硝酸鹽化除器使用後的水質, 若只是因為大量換水或加入啟動液(碇), 所造成的降低, 那是不是意味著幾天後或是多久之後, 硝酸鹽就會再度上升, 而要到三個月後才會再度降低, 而完成成功運轉呢? 小弟也是初學, 有很多不懂得地方, 請MAX兄多多指導, 謝謝囉.
 
brume兄您好,我想關於post這篇文章確實有他的的爭議性,我會提出此疑問是因為前些時候(一年前)我也裝了一台硝酸鹽化除器,剛開始時確實發生不可思議的效果,但持續沒多久硝酸鹽濃度確實略為上升,(但不像啟用時濃度那麼高)此現象約3個後濃度確實降至今日所測之0.5ppm(長期監測所得之參考值,ps:此數據不見得好或不好),我想各位一定不相較信,那大家不仿做個小實驗去測一下自己所用之硝酸鹽化除器內的溶氧量到底是多少???如果長期低於50以下那各位所裝之化除器確實發揮效果,提供微淺之資訊供各位大大參考,希望各位前輩別見笑,祝魚安!!
 
Max兄,
請千萬不要叫我前輩
在這裏我只算是個菜鳥("初學者"被註冊了)
大家一起研究研究就是了
我的化除器確實有能力不穩定的現象
但是似乎是隨著啟動液的添加而變化
在開始實驗化除器後就沒有再換過水
我也相信一個生化過濾系統需要時間去建構
開始的變化並不見得代表系統已架構完成
我的推論是
1. 啟動液立即溶化供厭氧菌作為食物, 使其活力大增
2. 一旦食物減少, 厭氧菌的處理能力也大減
3. 不論是藥錠或小白球, 釋出的量都不會太穩定
4. 穩定的食物源及厭氧菌遇到缸中水質的大變化, 也會措手不及
因此可能造成處理能力的先強後衰
或是呈現其他的曲線
可惜我沒有試劑可以測溶氧
不過經過各位大大的指點
我打算在硝酸鹽化除器前串接一個以硝化菌為主的桶子
如此一來, 大部份的氧就會被硝化菌給用掉
而不會到化除器中
請各位大大多多指教
 
max前輩您好,
小弟因為也是初學, 所以冒犯之處請多包涵, 我想您與art兄的推論我很贊成, 如何將硝酸鹽化除器理的溶氧, 讓他保持平衡, 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這樣說對嗎?
 
[這個帖子最後由max在 2002/01/08 00:01am 編輯]

Art&Brume兄你們好,小弟真的沒有要冒犯各位的先進的意思,其實這裡的可愛及溫馨處就是有好多熱心朋友幫忙,因各位的寶貴經驗確實幫助很多初入海水世界的新手(包括我也是),其實很多理論及架構的出發點是正確的,只是在於後期管理出現很多爭議性,小弟再舉一例:像活砂的建構理論及出發是正確的,但到後期維護又引起諸多爭議性話題如1.種砂取得(各位下水取"活砂"可以分辨那層是氧化層那層又是還原層)2.活砂換水與否也是一則討論問題,最後再提一則有關活砂架構資訊,現階段只剩一砂層.
 
小弟也插話一下
我最近新裝了一台Marco(AVA 售給小凡了)
會換的原因是AVA無法負荷現在的生物量
新加入的魚隻、軟體,使NO3從3ppm到30ppm,只花了二天..........
我把AVA中的水放入Marco中,又放了五顆活化藥錠及些許黑糖
一天後出水口為 10ppm
二天後為 3ppm, 第三天就測不到了
今天第四天了,我缸中的NO3已降至 1ppm
之所以這麼快,我讓Marco 以60c.c/分的速度工作,調的比原先的AVA快4倍
個人覺的去除器的效率不穩定的原因,就是食物來源的問題
食物足夠....就能好好工作,不然...流速調的再慢也沒用
還有,我想黑糖之所以有用
就是它除了醣類以外還含有其他物質(維生素、鐵…)
我在AZOO的珊瑚雜誌上看到, 鐵、鉬、???? 等 是脫硝反應的酶
這些是葡萄糖、醋酸所沒有的
 
每位網友的anaerobic bacteria 厭養菌的菌種都不同, 所以要找到合適的 carbon source 就要多費些心, 因為不同菌種利用不同碳源的能力都不同
市售產品因為提供標準化的優勢菌種和標準碳源, 所以應該比較穩定, 但缺點則是太貴
 
max兄您好,相信您對活砂的理論跟實務一定比很多前輩都瞭解,能否請您多提供您寶貴的意見及資訊,讓我們這些後生晚輩有多學習的機會呢?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