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機運作時,降1度需要1小時??

你的想法違背物理定律....
用別人的缸花的時間來做比較, 太多其他因素不同, 完全沒有意義~

其實你可以自己試試看, 在同樣的環境下, 試試看出水跟主馬同格, 或是不同格, 各需要花多少時間冷水機會停止運轉,
結果就很明顯了!
討論串版主有po一個冷水機原理的連結,有些說法其實我覺得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冷水機不是冷氣機沒辦法出水定溫,流經的冷卻管路是一定的、管路冷卻的能力也是固定的,而我們無法將水流停止在管路內保持降到定溫後才出水,您的熱交換原理是對的,但...您或者說我們這些養海水缸的,到底要的是熱交換效率高? 還是主缸降溫速度快一點? 如果希望主缸降溫速度快一點的話?在上水流量不變的條件下,由底缸打回主缸的水溫就要越低越好,這樣主缸的水溫就會降得越快,假設在流量不變的前提下,冷水機可以讓出水溫度比進水溫度低1度,27度的進水出水可以降溫到26度,較冷的水溫熱交換較差:26度的進水出水溫度可以降到25.5(假設over kill 熱交換率差達到一半),出水25.5還是比26要低0.5度,而且低溫熱交換較差應該也沒差到一半,而我的設計進水溫度還會越降越冷,自然上水溫度也就會越冷,在達到上缸的溫差會越高(這部分按您提的熱交換原理反而會較強,我是當作高低溫混合平均來看),而我的感應器設置在下水格跟蛋白格中間,算是在下水格的底部(盡量接近主缸水溫),單次的製冷作業啟動後主缸下水溫必須達到設定標準才會停止該次製冷。
至於您建議我自己測看看,當初冷水機購入時有大概測過,出水在蛋白格與主馬格差異不大,在感應器設定位置及冷水機入水量不變的條件下,設在蛋白格大約會比設在主馬格多1分鐘運轉時間(個人覺得可能是因為太過接近感應器提早結束降溫),冷水機出水直接進主缸單次降溫時間就會接近版上前輩給的數據接近大約1小時(應該是主缸水量較大,水溫平均較慢),在當時的測試結果出水設置點效果:主馬格>蛋白格>主缸,降溫時間長到短:主缸>蛋白格>主馬格,影響製冷降溫效率條件太多,不敢說我提供的方式就一定是包對,但至少在我的魚缸看起來是最優解。
以上都只是個人分享自己用的一個方式,沒別的意思,僅供大家參考....
 
最後編輯:
討論串版主有po一個冷水機原理的連結,有些說法其實我覺得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冷水機不是冷氣機沒辦法出水定溫,流經的冷卻管路是一定的、管路冷卻的能力也是固定的,而我們無法將水流停止在管路內保持降到定溫後才出水,您的熱交換原理是對的,但...您或者說我們這些養海水缸的,到底要的是熱交換效率高? 還是主缸降溫速度快一點? 如果希望主缸降溫速度快一點的話?在上水流量不變的條件下,由底缸打回主缸的水溫就要越低越好,這樣主缸的水溫就會降得越快,假設在流量不變的前提下,冷水機可以讓出水溫度比進水溫度低1度,27度的進水出水可以降溫到26度,較冷的水溫熱交換較差:26度的進水出水溫度可以降到25.5(假設over kill 熱交換率差達到一半),出水25.5還是比26要低0.5度,而且低溫熱交換較差應該也沒差到一半,而我的設計進水溫度還會越降越冷,自然上水溫度也就會越冷,在達到上缸的溫差會越高(這部分按您提的熱交換原理反而會較強,我是當作高低溫混合平均來看),而我的感應器設置在下水格跟蛋白格中間,算是在下水格的底部(盡量接近主缸水溫),單次的製冷作業啟動後主缸下水溫必須達到設定標準才會停止該次製冷。
至於您建議我自己測看看,當初冷水機購入時有大概測過,出水在蛋白格與主馬格差異不大,在感應器設定位置及冷水機入水量不變的條件下,設在蛋白格大約會比設在主馬格多1分鐘運轉時間(個人覺得可能是因為太過接近感應器提早結束降溫),冷水機出水直接進主缸單次降溫時間就會接近版上前輩給的數據接近大約1小時(應該是主缸水量較大,水溫平均較慢),在當時的測試結果出水設置點效果:主馬格>蛋白格>主缸,降溫時間長到短:主缸>蛋白格>主馬格,影響製冷降溫效率條件太多,不敢說我提供的方式就一定是包對,但至少在我的魚缸看起來是最優解。
以上都只是個人分享自己用的一個方式,沒別的意思,僅供大家參考....

要比較運轉時間, 需要先固定一個最重要的條件: 整個魚缸都已經達到目標溫度冷水機才會停止運轉!

會提這個是在做實驗時應該不難發現, 若感溫器是外掛的, 當冷水機出水愈靠近感溫器, 冷水機運轉時間會越短!
而會有這情況是因為整缸的水溫還沒達到目標溫度, 但感溫器接近冷水機出水口已經達到目標溫度了,
這樣去比較就看不出冷水機出水口放在哪是運轉最有效率的組合了~

所以若是要做這實驗, 我會將感溫器暫時放到上缸, 再做底缸不同格出水要花費多少時間的實驗.

你中間舉的例子, 大致與我理解的差不多, 不過少考慮了主缸大部分水量的溫度 (並不是只考慮冷水進水與出水兩個地方的溫度)
大致情境可能會如下: (實際數字得實測, 因為配置不同的流量及位置, 這些數字都會變化)

情境1:
主缸27度, 27度進冷水機, 26度出冷水機, 90%以上的冷水與主缸平衡溫度

情境2:
主缸27度, 26度進冷水機, 25.5度出冷水機, 50%的冷水與主缸平衡溫度, 50%的冷水又重新回到冷水機


若是我來配置的話, 我會選情境1, 除非情境1冷水機出水跟主缸差超過2度, 才會考慮出水不要直接到主缸,
放在底缸離冷水機進水口遠一點的位置; 最不好的位置應該就是情境2, 冷水機出入水口在同一格.
 
我是覺得外置溫感器放置的位置也很重要
離冷水出水口越遠越好
因為是底濾缸,所以放置在上缸或底缸接近落水處的話
主缸溫度降至設定溫度後便停止冷卻
但實際底缸溫度尚未完全降到設定溫度
尤其是底缸有大量固態濾材,降溫速度不比液態快
這樣就算冷水機快速降低主缸水溫之後也會頻繁啟動
因底缸餘熱很快又會將水溫提升0.X度
但還在溫差範圍內所以冷水機不會馬上啟動(但離啟動也不遠了)
所以我是把溫感器放在主馬前的雙層隔板之間
不放主馬格是怕被主馬產生的溫度影響實際測溫
此處是水循環的最終端(由主馬為出發點)
這樣可能冷水機啟動的時間會加長
但能確保上下缸水溫的確都降至設定溫度
冷水機啟動頻率也會降低

以上都是個人想法~無關物理法則.....:ROFLMAO::ROFLMAO::ROFLMAO:
 
要比較運轉時間, 需要先固定一個最重要的條件: 整個魚缸都已經達到目標溫度冷水機才會停止運轉!

會提這個是在做實驗時應該不難發現, 若感溫器是外掛的, 當冷水機出水愈靠近感溫器, 冷水機運轉時間會越短!
而會有這情況是因為整缸的水溫還沒達到目標溫度, 但感溫器接近冷水機出水口已經達到目標溫度了,
這樣去比較就看不出冷水機出水口放在哪是運轉最有效率的組合了~

所以若是要做這實驗, 我會將感溫器暫時放到上缸, 再做底缸不同格出水要花費多少時間的實驗.

你中間舉的例子, 大致與我理解的差不多, 不過少考慮了主缸大部分水量的溫度 (並不是只考慮冷水進水與出水兩個地方的溫度)
大致情境可能會如下: (實際數字得實測, 因為配置不同的流量及位置, 這些數字都會變化)

情境1:
主缸27度, 27度進冷水機, 26度出冷水機, 90%以上的冷水與主缸平衡溫度

情境2:
主缸27度, 26度進冷水機, 25.5度出冷水機, 50%的冷水與主缸平衡溫度, 50%的冷水又重新回到冷水機


若是我來配置的話, 我會選情境1, 除非情境1冷水機出水跟主缸差超過2度, 才會考慮出水不要直接到主缸,
放在底缸離冷水機進水口遠一點的位置; 最不好的位置應該就是情境2, 冷水機出入水口在同一格.
我拜讀您的回文後,想您情境的邏輯應該是建立在溫度感應器安裝在相當靠近冷水機出口的位置吧?
我的溫度感應器如前面回覆中所述,是安裝在下水格與蛋白格中間下方,我應該是沒詳細描述底缸,
底缸水流是由下水格下方流至蛋白格另一側上方進入主馬格(水流向:下水格>溫度感應器>蛋白格>主馬格),
冷水機出水在主馬格(低溫水不會逆流回蛋白格)。
您的情境2:
主馬回水先不論流量分成比例就以50%論,回水的50%至上缸平衡上缸水溫,50%回流冷水機這時冷水機進水溫度(混和了蛋白格過來的水溫)此時應該介於26-25.5之間就當是25.75吧,25.75進水出水就是25.25(降低0.5度),下次的冷水機進水溫度就會在25.75-25.25之間或許25.5? 當然水流是無法這樣數位化分段的,應該會是類比方式但變化走向大約就是如此,而在此變化中回水至主缸的水溫就會跟冷水機進水大致一致,且由蛋白格流入主馬格的水溫(主缸混和降溫後的水)也會逐漸變更低,這會進一步造成冷水機入水溫度更低,當然冷水機降溫後的出水就會更低,進而回水上缸的水溫就跟著更低,進入一個持續更低溫回水的循環,直至上缸下水的溫度到感應器時已經達到設定的溫度為止。
簡單敘述的話,我的設計目標是盡快降低主馬格的水溫就能盡快降低主缸的水溫,要盡快降機主馬格的水溫就要讓冷水機出水水溫更低,但冷水機的水溫無法定溫出水就只能製造一個能在不斷混入較高溫新水下還能加速低溫循環的環境,主缸水溫更快降到目標水溫,最終產生我現在這個設計想法...
在這個思維中還另外思考了一些東西,譬如較大的冷水機不但不能省電,理論上還可能還會更耗電?但至少機器的損耗會加大!
設定室溫固定33度、冷水機目標水溫固定26度,假設100L的水升高一度需時1hr,而一大一小兩台冷水機,大的10分鐘就完成27度降溫到26度而小的需要30分鐘才能完成同樣的1度降溫,而室溫升高水溫的速度是一樣的,如此可大約計算出大的一個循環為60+10=70分鐘 (24*60)70=20.57大概一天運轉21次,而小的60+30=90分鐘 (24*60)/90=16大概一天運轉16次,省電部分有20分鐘的差距,但也有大小台耗電瓦數的差距(冷水機都只有全功率製冷跟停止製冷,0跟1的狀態),省電這部分不好精細計算且先不論,但一天運轉次數就差了4次,且壓縮機運轉跟汽車引擎運轉類似,有開車的應該都知道常常短時運轉(不停啟閉引擎)對引擎的損耗跟經過一定時間運轉才停機的損耗哪個比較大? 再有一個延伸想法,同上例同一個魚缸雖然只有1度溫差但大台一天的溫度震盪有近21次,而小台一天的溫度震盪只有16次,一般說法是溫度震盪過大--不好,溫度變化不大但比較多次這樣好不好?就不太了解了。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越小台越好,但對於網路上勸說買大台冷水機比較好的某些理由,我想不見得就一定正確,我個人認知是一個魚缸使用合適的大小的冷水機、再設計合適的循環方式(我的也不一定就通用所有魚缸設計)才會是比較正確的做法...

有些離題了...sorry...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