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底濾,有人使用溢流的水去推過SC流砂床或冷水機嗎?

試看看吧 OK的話就是賺到
我也是把它變成另外一高 ATS缸
 
停電了,這條管路就沒用了.

溢流管分流,(落水管)
一根進冷水機,另一根呢?直接流進底缸嗎?
水會乖乖兵分兩路跑嗎?
測試時,是用虹吸的原理,只是測試壓力夠不夠,不是要長久這樣跑
所以不會等到停電時

如果測試發現壓力夠的話,再改溢流管分流
一根進冷水機另一根直接進底缸
進底缸的那根要裝閥,如果不裝閥,水一定往壓力小的地方走
不會乖乖的走兩邊
裝了閥之後,就可以調整,讓水乖乖的走兩邊

當然如果測試發現壓力不夠,就不用談了,還是我乖乖的接馬達照原樣走!
 
小弟利用溢流水量的方法
是把循環水量全部導入蛋白內
蛋白馬達就只需要做造泡功能
這樣只要用小顆馬達就可以達到大馬達的蛋白效率
如此應該算是減"小"馬達也是一種節能減碳
另外
落水造成的細泡也因為導入蛋白反應室的關係(大顆氣泡有排氣孔可排出)
也可以提高蛋白效率
再次減少蛋白馬達的負擔
若在溢流管內放入幾顆生化球然後接入蛋白
那連造泡馬達大概都可省了.........
 
我曾經要分流跑"殺菌燈",
一樣兩個出水都有裝閥,
不過兩個閥,就多一個塞住淹水的風險,
而且兩個閥,不容易調到落水無聲,
所以作罷.浪費了一堆管.

您可以試試看.

測試時,是用虹吸的原理,只是測試壓力夠不夠,不是要長久這樣跑
所以不會等到停電時

如果測試發現壓力夠的話,再改溢流管分流
一根進冷水機另一根直接進底缸
進底缸的那根要裝閥,如果不裝閥,水一定往壓力小的地方走
不會乖乖的走兩邊
裝了閥之後,就可以調整,讓水乖乖的走兩邊

當然如果測試發現壓力不夠,就不用談了,還是我乖乖的接馬達照原樣走!
 
小弟利用溢流水量的方法
是把循環水量全部導入蛋白內
蛋白馬達就只需要做造泡功能
這樣只要用小顆馬達就可以達到大馬達的蛋白效率
如此應該算是減"小"馬達也是一種節能減碳
另外
落水造成的細泡也因為導入蛋白反應室的關係(大顆氣泡有排氣孔可排出)
也可以提高蛋白效率
再次減少蛋白馬達的負擔
若在溢流管內放入幾顆生化球然後接入蛋白
那連造泡馬達大概都可省了.........
落水管與進蛋白前加一個V型管 造泡更綿密
 
我的流沙床用溢流的水來推一年多了...絕對可行的..流量也很好調整
 
如題
底濾的話,反正溢流出來的水,其壓力一般來說,除了造成噴濺與噪音外,沒有什麼用
有人使用過拿來推流砂床或冷水機嗎?可以分享一下想法或經驗嗎?

我想如果可以拿來使用,減少馬達,也是一種節能減碳
不過要考量的因素很多
1、流量,到底每分鐘打上主缸的水有多少,也就是每分鐘從溢流區往下流的水
2、壓力,因為是溢流,所以壓力大約等於主缸與底缸高度差乘以比重
3、溢流管徑(應該吧,物理不好不太確定)

那我們一般冷水機要用2000L左右的馬達推,2000L的馬達造成的壓力是多少?怎麼算?
SC流砂床的話,我覺得比較有可能適用,它只要700L的馬達推就夠了

另一個想法是,如果冷水機只使用溢流的壓力推不動的話
一般冷水機馬達是放底缸,如果我把馬達放溢流區
會不會只要1000L左右的小馬達來推,就可以造成足夠的壓力及流量?

請站上的高手們幫忙一起思考一下,謝謝!



我想本來就該這樣設計

這是側掛溢流的優點之ㄧ

白棉須要在溢流區 如阿銓的側掛溢流一般

又能有效去除溢流噪音

主要作為搶先濾去粗糙物



側掛溢流的其它優點還有支援其它分流入水設計

如NP豆豆入水、活性碳、厭氧區、等取代電力消耗

只要設計方便觀察以及拔換的透明灌狀可套入南亞規格的三通套管中

就連網後都很方便了 如RO桶 固定的量 固定時間更換等!
 
小弟利用溢流水量的方法
是把循環水量全部導入蛋白內
蛋白馬達就只需要做造泡功能
這樣只要用小顆馬達就可以達到大馬達的蛋白效率
如此應該算是減"小"馬達也是一種節能減碳
另外
落水造成的細泡也因為導入蛋白反應室的關係(大顆氣泡有排氣孔可排出)
也可以提高蛋白效率
再次減少蛋白馬達的負擔
若在溢流管內放入幾顆生化球然後接入蛋白
那連造泡馬達大概都可省了.........
連蛋白都可以,受教了!
小弟手沒那麼巧,蛋白不敢想…

我曾經要分流跑"殺菌燈",
一樣兩個出水都有裝閥,
不過兩個閥,就多一個塞住淹水的風險,
而且兩個閥,不容易調到落水無聲,
所以作罷.浪費了一堆管.

您可以試試看.
謝謝分享,我會記得做保險,避免淹水!
閥的位置,可能會影響結果,我會再仔細思考這個問題
兩個閥調整起來,想必會比較麻煩一點,兩邊都會互相影響

我的流沙床用溢流的水來推一年多了...絕對可行的..流量也很好調整
有成功經驗就放心了

我想本來就該這樣設計

這是側掛溢流的優點之ㄧ

白棉須要在溢流區 如阿銓的側掛溢流一般

又能有效去除溢流噪音

主要作為搶先濾去粗糙物



側掛溢流的其它優點還有支援其它分流入水設計

如NP豆豆入水、活性碳、厭氧區、等取代電力消耗

只要設計方便觀察以及拔換的透明灌狀可套入南亞規格的三通套管中

就連網後都很方便了 如RO桶 固定的量 固定時間更換等!
銓大也是?再來去爬文
謝謝分享
 
直接使用 沉水馬達-冷水機-主缸 不是比較省時嗎??
用溢流水 髒東西可能會卡在冷水機內膽中 會減少壽命...
另外一方法小馬達打 冷水機 只在底濾缸中循環 效果會比較差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