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照片、影片隨意分享區

各種水族照片、影片都可以這邊隨意分享。
珊瑚糧、魚糧、淨水產品、開缸養水、生態多元、繁殖系列
知識分享、產品諮詢 LINE ID:@algae
歡迎大家隨意分享自己的魚缸或是水族相關的照片或影片 照片請直接上傳,影片請放youtube再貼網址 規定有 1.原則上貼出的東西儘量是自己的,不要亂拿別人的圖來貼,養成維護著作權的概念 2.不必一個會員對應一篇文章,不同照片或影片都可以開新文發表 3.熱情點:cool:
最近冷凍餌有在試驗大洋的產品~ 剛好有買幾盒玫瑰蝦~想說大小好像蠻合適餵餵尼羅河的~ 於是就有了個第一次尼羅河餵食秀~ (我家的尼羅河真可憐,主子都沒在餵) 上影片~(好奇還有其他人有尼羅河餵食的影片嗎?)
最近想來嘗試嘗試TG6拍拍海水缸的影片~ 然而卻覺得顏色難以調整啊,內建的14000K還是太藍了。 究竟要用什麼軟體來後製調色好呢?Olympus OW軟體只能調整相片。目前影片都是用iPhone內建的色溫調整而已。總感覺有些珊瑚有點色差啊~ 上影片 下一次嘗試嘗試水下吧~ 問題2: TG6的面板沒辦法有效地看出拍的好還是不好。 都得要傳到電腦才能發現有沒有拍好~ 到底有沒有其他招式可以用呢? 還是只能買台筆電在旁邊隨拍隨傳🤣
之前聽人家說: 青蛙難養, 黃翅紅青蛙又是難養中的難養~ 但他那紅黃的配色加上高高的背鰭, 讓我忍不住還是嘗試了一次! 只是鑑賞期大約只維持了一個禮拜, 這傢伙就消失在我的缸中.... 殘念... 實在想不透為何缸內常常發生屍骨無存的情況.... 隔離盒中 P5080004 黃翅紅青蛙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出關後沒觀察到甚麼異狀 紅通通的很漂亮! P5080014 黃翅紅青蛙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有魚太接近時會立鰭虛張聲勢~ P5080022 黃翅紅青蛙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找東西吃 P5080025 黃翅紅青蛙 紅管蟲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海參表示: 我只是到處走走撿些砂子吃吃, 怎麼突然騰空起來了?! 鱟表示: 老子只是要往前爬, 怎麼後面好像被甚麼鬼東西壓住了?! 讓後面的肥仔知道老子不是省油的燈, 就把你舉一舉~
------感謝台南a0917……魚友賣的海葵,品質很好很漂亮-------- 一直看著魚缸活石,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麼,小尼莫又沒有一個好床可以睡,感覺不下海葵真的不行 就在2025/1/19日買了一顆紅奶嘴來試試看~今天就打算為牠來做個分享😀 晚上對溫完下缸不出意料大縮,不過不久後牠便慢慢的打開了~ 第2天去看狀況,看起來適應的很不錯, 開的很奶,擔心造浪會捲海葵所以我有把造浪套網子試試,意外牠目前還蠻乖的,都沒有亂跑 不過之後也不一定,聽說奶嘴超愛亂跑的😆,不過我都放在最佳觀賞位置了,拜託請妳不要亂跑^^好嗎😖 ------------------------以下為成長記錄更新連結~~記得去看喔😆-------------------------- 不知道左右2邊有沒有相等🤣 2025/1/27 移動了紅奶嘴 2025/2/1日 好像有好轉?! 2025/2/6日 奶嘴大爆發啦~~ 2025/2/12日 長大中~~~ 2025/3/6日 分裂嘗試失敗🤣 2025/3/10日 怎麼那麼大!😍 2025/3/16日 海葵口器怎麼那麼小?😅 2025/3/19日 我喜歡現在的位置,很像棵樹😍 2025/3/22日 新進生物啦!綠奶嘴😆 2025/3/29日 綠奶嘴放到杯子裡~~
話說端午節那周末, 跑到了香山濕地閒晃, 俘虜了些超小的寄居蟹回家, 原本以為都是同一品種, 昨天用微距鏡拍一些照片後, 赫然發現有兩種品種~ 非陸上型寄居蟹有兩種: 活額寄居蟹科 (Family Diogenidae)、寄居蟹科 (Family Paguridae) 前者左鉗較大(或一樣大), 後者右鉗較大 我們常見的藍腳, 光掌, 蓋氏硬殼寄居蟹都屬於活額寄居蟹科 (左鉗較大) 請無視那悲慘的玻璃~ 蒙眼大盜(左) vs 光棍太保(右) P6070105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另一隻母的蒙眼大盜 (寄居蟹科的) , 一樣是右鉗比較大~ P6050053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另一種香山濕地的寄居蟹則是左鉗比較大~ 不知道是不是身形太小的關係, 動作超級靈活, 翻倒狀態要轉正, 都是用"跳"起來的!!!! 有次我用夾子夾起它的殼想要觀察, 結果一往上移動, 他就瞬間整隻跳出殼!!!! 擔心太小隻在外面被其他魚當點心, 馬上把殼放到他身旁, 這傢伙很快就入殼了.... (金蟬脫殼) P6050035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看來看去, 還是潮間帶的寄居蟹比較好看~ 光掌硬殼寄居蟹 P6040007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久久沒拿出來的微距鏡, 總算重見天日~ 龍眼 周遭有圈白環~ P6050085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龍舌蘭 有白色噴點~ P6050064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日出櫻花 P6050063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扣皇 這亮麗的程度, 稱為扣皇實至名歸! P6050052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Hungry eyes (飢餓之眼) 這隻每顆頭的顏色有差異, 應該還未最佳化... P6050046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P6050041 by legendhua, 於 FlickrP6050052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好一陣子都沒針對缸內的魚拍攝了~ 注意力都放在珊瑚上, 想當初也是為了小丑+奶嘴才下海的, 如今每天第一眼想要關注的目標, 完全沒有他們的位置~ PA270165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到底哪些魚適合混養缸, 是很多人從下海就開始思考的問題, 但市面上有太多海水魚可以選擇, 所以常常就這樣進進出出難以收斂~ 不過養一陣子後, 發現真的能輕鬆養個兩三年起跳的魚, 其實可以從養多年魚友分享的魚缸中觀察出來, 像是倒吊, 小丑之類的, 就屬於常見以年起跳的魚, 小型的蝦虎, 雷達, 青雀之類的, 就屬於不留意就會消失的魚種~ 若你還在常常死魚的階段, 那不妨先嘗試比較穩健長壽的魚種吧~ 目前我缸內的魚共有11隻 黃三角倒吊 粉藍倒吊 公子小丑*2 粉紅小丑*2 藍眼海金魚 飄飄 圓點青蛙 美國草莓 鳚魚 飼養的時間記錄 除了小丑類之外, 其他魚只要醒著就不斷在找東西吃! 混養缸能提供食物充足的優勢, 吃得飽, 躲藏空間多, 魚的壓迫比較小, 這些因素都有助於魚類的生存~ 與其整天花時間在想怎麼把魚缸病源清零, 倒不如花心力創造出一個適合魚隻生活的環境, 反而更容易且輕鬆的達成~
原諒我太忙了 T_T 魚缸紀錄拖到現在已經拖延了三年多(?)... ( 我得了一種不拖就會屎掉的病。) 前陣子魚缸出了事故,死了十幾顆SPS大母體 怎麼死的等心血來潮再寫進魚缸紀錄裡 ( 不知何年何月... ) 過年前友人找到我,問我魚缸能不能放幾條魚 ? 我:「可以啊,我現在缸子裡面只有一條黃三角跟紫倒吊,本來是在等雞心的,不過可以放。」 友:「這幾條魚的主人帶小孩去英國讀書了,主人不缺錢,但是希望魚能夠好好的被照顧。」 我:「哦...,是可以啦....但接手別人的魚壓力有點大欸,而且都是好幾年的魚,我怕沒照顧好嘎掉。」 -- 於是幾條魚輾轉從台中的商家 ( 原寄放店家 ) 來到我的檢疫缸 來的時候真的是差點全軍覆沒,身上滿滿的吸蟲還連帶傳染的我檢疫缸的魚 :rolleyes: 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清理乾淨 放回主缸為了不打架又花了四個月調適,都得盯著看以防被打死 不過總算是苦盡甘來了,秀一波我的吊吊們 XD --(題外話) 這幾天另一位友人撤缸,我接手了他的夏威夷金眼 昨天剛搭空軍從台南來到我的檢疫缸 他缸內一條養了十年的紫倒吊送人 結果隔天就死掉了,聽了一整個很傷心 T_T 早知道就一起把他接回來了,太捨不得了...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