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十幾年的專業水族魚缸設計、訂製
0939-092862 Line ID: chusin86
  1. G

    五爪貝最近受到攻擊!

    請問各位魚友 ~五爪貝最近受到攻擊! 只攻擊 "貝B" 原因不明是否有何建議 可以改善此情況.. 原影片 https://youtu.be/R-ByWJo8kkU 貝A 與 貝B 原本都過得好好的 貝A目前繼續過得很好 不曾受到攻擊 但是貝B卻一直受到攻擊 最近都已經不開了~~真的是很詭異 為何只咬那一顆?
  2. G

    救救多莉

    多莉正常游的話 左右胸鰭不會一邊動兩下 一邊動一下 感覺上是體內平衡保持不了 為了扶正身體有一邊要拍比較快
  3. G

    救救多莉

    我是新人也不是多莉的專家 養多莉目前也是養半年多而已 只能就自己經驗給你參考了 希望有幫助!! 看圖你的多莉稍瘦 但體態算健康 就觀察到的 呼吸沒感覺急促 OK 動作與身體平衡出現問題 如果其他魚沒事 只有多莉 我自己可能會往體內蟲 或是 內傷先去猜測 我可能會採取的行動有 1.先隔離在盒子裡水流較緩和 可以讓多莉保持更多體力 2.看平時吃的是不是太單一性 缺少某些營養成分 3.試著餵食含有蒜頭精的飼料 增加一點抵抗力
  4. G

    新手一呎缸紀錄

    我也是剛養不久 如果版主忍的住只想兩隻小丑的話 我覺得應該是養得起來!! 我一開始也是想說養個兩隻就好 結果 恩....你可以看我下面連結變成怎樣
  5. G

    2018 新手剛跳海 [紀錄&分享]

    八月 靈芝全白化現象 時間進入八月 缸中狀態漸漸的超出掌控 短時間隨著魚口及各種生物的增加 也一起增添了NP豆的豆量 但NP還是逐漸地往上漲 也許那段時間餵食與營養劑也過量了 幾周的時間 NP由原本 NO3-20 PO4-0.5以下 上升到 NO3 50~60 PO4 0.2 KH 8~9之間 (使用沙利法與紅海測得) 由每周的檢測表 看出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壓制不住的情況 心急開始尋找各式的添加劑 看到站上大洋的產品也買了包PO4 GO來試試看 但一周兩周過去 情況不見好轉 反而疑似震盪過大 靈芝全部都白化了(不是變淡) 這是起初缸內白濁時候情況...
  6. G

    草皮沒開過

    HI 我也有養幾種 以前曾經有一塊活石上有 不小心忽略它 將壓在底下長達一個月 再度被翻出來已經一個月後的事情了 照樣開 只是變成白色小花 照光4~7天 會慢慢變回整株綠色的樣子 這草皮全縮的時候會變成 片狀薄薄脆脆的樣子 無任何突起底部為紫紅色 是幾種常見的草皮很好分辨 十分的耐命 死不了 這種草皮適應期較長 但片狀易碎不好移植 ( 我入缸適應了快一個月 缸裡幾種比較的話 ) 另一個常見的螢光短草皮 是比較容易鬧脾氣容易不開 造型凹凸關係也比較容易卡東西 縮起來時有很明顯的一根一根的突起 (蔓延超快) 常見的還有 日本草皮...
  7. G

    2018 新手剛跳海 [紀錄&分享]

    原來如此~~!! 感謝指教 回想起第一次去水管看到海星蝦 覺得很漂亮 問了老闆海星蝦吃什麼 老闆回說吃海星 我就看著一堆漂亮的大顆海星 背上都背著海星蝦覺得疑惑了.... 原來他也是功能性生物阿
  8. G

    2018 新手剛跳海 [紀錄&分享]

    七月進展紀錄 隨著七月的到來 時間推進 該遇到的難題一個個冒出來了 !!! 這次傷亡慘重 這次遇到的情況是 缸內前前後後發現數十隻" 海燕 " 以及更麻煩抓的是 " 扁蟲 " 對於第一次遇到的對手 我也只能說 天哪!! 趕緊爬文吧~~ 海燕 - 我採用的解決方式 看到的時候一隻一隻夾起來 希望剛剛那隻是最後一隻了 扁蟲 - 我採用的解決方式 看到的時候吸起來 + 扁蟲藥水 直下主缸 這周已經沒有再見到扁蟲的蹤跡了 這次扁蟲因為很多生物 都已長於活石上 不方便拆除拿出泡藥水 所以選用這個 -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9. G

    2018 新手剛跳海 [紀錄&分享]

    我剛翻了一下照片 是這個 但是我買過30分跟15分 30分的很不好用 有的~ 有加硝化菌 我最開始的時候用的是 海水+ 海鹽的方式 第一天就加入消化菌了 最初使用活力光合硝化菌 後來生物慢慢加 菌也用完了 第二次我是買了半盒 BIO 俗稱法國神水 用完之後 第三次我換成 極濃百億 硝化菌+脫氮 這個組合 至於哪一個效果好 說實在的0.0.... 我還真看不出來~!!! 目前 魚隻約15~18隻左右 蝦類6隻 螺類10顆 軟硬骨約20多顆 海葵5隻 似乎勉強可以撐得住 數據還可以 但不夠好 前幾天連續測試結果 KH 8~9...
  10. G

    關於燈具

    簡單說明這樣做雖然理論上是可以改變光波長 跟據不同材質會產生不同的次表面散射 與 折射、分光、相消 、干涉 基本上原理就跟你戴上了濾波眼鏡或像是護眼貼差不多 常識上觀查到的物體顏色也等於某些顏色被反射 某些備吸收 雖然理論有效但實際上沒用 原因也是因為無法測出目前的波長 需專業儀器 而且這樣的光衰減會更快 能源利用率會下降 透光材料耐熱也問題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