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海洋生物/水族用品/魚缸製作/設計施工
維護保養/天然海水/餌料生物/水產批發
  1.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河馬兄,幸好你寫的是我少數認識的馬來語之一...:em06: 您的很多文章及回覆也是我很重要的資訊來源. :em04:
  2.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無料插播 2016.12.21 跟魚無關. 中午趕回家幫母狗接生8隻小狗,順便記錄一下. 家裡狗口瞬間飆升至13隻. :em23::em23::em23:
  3.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第一批住客 2016.12.18 去水族館時剛好老闆進了一些新魚 想想也1個多月了,挑幾條試試吧. 於是第一批住客就開始入住了. 這段期間燈具,蛋白陸續到貨. 換了燈加了魚後,藻類才開始迅速的生長,可以看到從褐藻到綠藻的轉相過程. 到了晚上缸裡只會剩下2隻公子小丑,5隻紅龍,黃龍,角龍全鑽砂里睡覺. :em23: 有小丑一定要有海葵:em04:.怕公主海葵太會跑,挑了一朵紫點,不過完全被公子小丑無視. 還有管蟲,海星和五爪貝(老闆說神仙有可能會吃,不管,先試試好了.) 老闆還送了一個當初看起來覺得很醜的花環. 順便要了一點綠葡萄藻...
  4.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再添加活石40KG 2016.12.16 在休假回來後馬上跑到魚缸前去看看藻相,結果沒有想像中的整缸滿佈褐藻或綠藻,只有活石上薄薄的一層幾乎看不到的褐藻. 我覺得光照是很大的因素.一個月離開前,新燈具還沒到,只能用原來的燈先稍微頂著,所以在光量不足的狀況下,藻類生長就緩慢多了. 看著看著.覺得石頭還是少了些. 隔天馬上再去水族館搬了40公斤的活石回來.一樣氯化鉀處理後下缸. 對照55KG和95KG的活石,差異好像也沒想像中大.:em23:
  5.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我想先用一張後期的圖來解說會清楚些. 如您所說, 右邊第一格下水,水由上往下先經壓克力擴散板通過白棉.(做ㄇ字型的原因,是因為對我來說,清洗上會比較方便:em06:) 接著經由氣磊和K1形成的培菌區流至第2格的蛋白. 在第3格馬達打水經冷卻機回主缸.進冷卻機之前有一可以控制水量的分流往第4格的藻缸.(這裡因以前的規畫配置不同,多了一個沒作用的閥頭,懶得全改,直接關掉而已) 因為原先設定就是藻缸想鋪厚砂(相對於主缸來說),所以採簡易抽方式設計,往後維護上會比較方便...
  6.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活石進缸開始養水 2016.11.12 先行採購30KG的活石,以1500PPM的氯化鉀浸泡30分. 2016.11.13 再添增25KG活石,同樣處理完下水. 缸內的器材全部都是克難用,燈組,蛋白機,馬達等器材都還沒到. 因隔天要回台一個月左右,所以先放任著讓它自己循環先跑,只交代家裡傭人隔幾天幫我補少量淡水,希望回來後藻相已經轉化完全. 應該可以算是非常不負責的養水.:em06::em06::em06:
  7.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底缸試水 2016.11.06 底濾送達,以原先配管為主,維持原來進出水口.後端稍做更動而已. 先以淡水試水運轉.
  8.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儲水 2016.10.27 以一個180*75*75的缸子來說,扣掉活石加上底缸大約應該還有800公升的水量 如果以人工海水素調製.在這裡一缸水大約要NT2000左右的成本. 這裡天然海水一次叫最少要400加侖,大約可以換快4缸水,但只要NT600.怎麼算都是天然海水來得方便划算. 但天然海水的前置處理卻是要比較花時間,最好靜置1-1.5個月才使用比較能確保安全. 所以當天早上叫人送來2個400加侖的儲水桶,下午聯絡水車送來800加侖的海水. 這樣一桶用完時,換桶使用並再補水,操作起來應該會方便安心許多. 另外於出水處會先經5mu和1mu兩道濾心做最後過濾...
  9.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我也是如此覺得,不要說淡水海水兩大區域.光不同物種分類養殖就是每一樣專門的學問. 善用搜尋功能可以找到參考的資料量非常的豐富.基本上PH8.4我的瀏覽器上每天都還開著好幾個分頁.:em04: 我現在淡水魚只剩下戶外池裡約50隻的錦鯉及3隻金龍. 因為蜥蜴會潛水進去咬魚 :em10:
  10. candpub

    給自己留下的記錄

    底缸規劃 原本的6尺缸是採溢流至底部過濾的方式. 所以在主缸溢流設計上只需稍作修改. 撤掉原有溢流區玻璃重新依需裁割,並裁製黏貼其外的壓克力片. 其實這些以8mm厚的壓克力板製作一次就可完成,無奈這裡只能找到3mm厚的黑色壓克力板,所以必須配合玻璃黏貼. 壓克力裁切了2次,因為有無底砂,考慮設計便會不同. 資訊越多,考量越多.所以最後又改以薄砂來新設計. 最後組合好的溢流進水 在此要非常感謝Minnow兄的簡易魚缸設計電腦畫圖教學. 我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下載與學習,最後終於能夠很清楚將想法轉為數據交由玻璃店家製作...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