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和珊瑚 以食為天 (新增 底砂篇)

KHG KH全自動監視控制器
台灣總代理 海洋夢水族館

legendhua

👑👑💎💎💎💎
註冊時間
2011/04/12
文章
5,739
按讚
5,232
經驗點數
65,806
位置
竹北
金幣
32,826
每經歷一段時間, 對珊瑚缸的掌握度或是操作方式, 就會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有些老生常談的說法, 就越來越覺得太過片面~

A. 少動手弄魚缸, 魚缸的狀態反而會更好~
B. 不要翻動底砂~ (甚至不要鋪砂)
C. SPS 與 LPS 難共存 (甚至有人把這兩類分為兩種不同水質需求)
D. 珊瑚大部分靠光就能養了


關於這些說法, 不知大家心中是如何理解的?
我先說說我的想法(或許一段時間後, 我又會有不同的感悟~)


A. 到底多動手還是少動手好?

關鍵在於你清不清楚到底哪些操作對珊瑚是好的!

大致依序有下列四種排名: (由好到壞)

i) 清楚做甚麼對珊瑚缸是好的, 那越勤奮的動手, 珊瑚狀況會越發勢不可擋!
=> 下一步就是要想辦法讓手動操作變成機器自動化代勞, 才能把心力花在思考如何再提升的問題上.

ii) 清楚做甚麼對珊瑚缸是好的, 不常動手.
=> 知道關鍵操作是甚麼, 能夠判斷何種問題是致命危機, 非必要不必常出手. (舒適的維持這個興趣)

iii) 不完全清楚做甚麼對珊瑚缸是好的, 不常動手.
=> 這個時期屬於摸索期, 動手有可能轉好, 也有可能變差, 所以少動手多觀察(多爬其他魚友的經驗), 是比較好的策略.

iv) 不完全清楚做甚麼對珊瑚缸是好的, 常常動手.
=> 與上個情況類似, 動手有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壞, 但通常變壞了後, 可能要付出很多代價與時間來復原, 所以動(賭)越多, 輸越慘的機率很高!

ps1: 不管你現在在第幾層, 手下水前一定要用洗手乳把手洗乾淨! 非常重要!
ps2: 動手時, 切記一次不要改變太多變因, 這樣才能知道每一次出手的影響到底是正向還是反向.



B. 不要翻動底砂~ (甚至不要鋪砂)

除了厚砂系統(培養厭氧層), 其他健康的砂層, 隨時隨地都可以任意翻動的!

為什麼大家的經驗都是越翻動越糟糕?
=> 因為大多人的底砂都不健康!

維持底砂健康的關鍵?
=> 砂面要有流通的水(亂)流

若是有底砂底部出現黑色髒污, 臭水溝味的經驗, 可以回想看看, 這些位置是不是大多出現在比較沒有水流的區域,
像是水流死角, 大型造景的正下方!



C. SPS 與 LPS 難共存

會讓普遍的人有這種錯覺的原因, 可能是很大一部分的 LPS 耐受力比較高, 較能在震盪大, 環境差的情況存活下來.
同時不少 LPS 的嘴比較大, 較容易觀察到進食的現象,
因此造就了 LPS 要在 NP比較高, 要餵食的環境; SPS 要在 NP比較低, 不用餵食的環境 的奇怪結論....

ps: 印象幾年前曾看到有人點評我的缸, 同時有 SPS 與 LPS, 一定是擺拍...



D. 大部分珊瑚靠光就能養了

會有這種想法可能的原因:
1. 餵食造成汙染高,反而讓珊瑚長不好
2. 沒真正見過處在乾淨且有餵食環境的珊瑚 爆發性成長速度 與 發色!

ps: 不要怪有些老手或是水族店老闆建議新手少餵, 因為大多新手的環境都是餵越多污染越多的狀況,
而且新手沒有觀察系統能不能撐下去的經驗, 此時真的是不餵勝有餵!
(但墨守不餵成規過頭, 有可能反而會迎來更糟糕的處境! 貧瘠)



能有耐心看完上面那麼多字卻還沒跳出回上一頁的人, 感謝你們堅持到這裡了~

接下來才要進入真正的主題: 魚和珊瑚以食為天

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大家常搞反了, 才會讓水族之路難度提升~

錯誤的方式:
由魚缸空間決定養多少魚和珊瑚 -> 發現系統處理不了這麼多生物的汙染
-> 抑制餵食量 -> 魚和珊瑚呈弱勢 -> 魚容易生病, 珊瑚容易被藻類搶走資源
-> 強勢種類變成藻類與壞菌 -> 更不敢餵進入惡性循環!


正確的方式:
由魚缸系統能處理的汙染量決定養多少魚和珊瑚 -> 糧與錢(其他環境因素)給足給滿
-> 魚和珊瑚過的滋潤, 自然成為缸內強勢物種 -> 煩惱常要修剪或是擴缸的困擾...


有足夠的食物, 魚與珊瑚才有 健康 與 成長 的本錢, 但這也不是告訴大家, 只要顧吃的就好!

要養好珊瑚, 有些基礎還是要先能顧好, 後面才能談吃的問題~
(就如人要生存, 除了吃飯喝水, 還得要有 空氣 與 太陽 一樣)

下面這篇連結, 是關於A屬珊瑚的基礎知識, 很值得大家花些時間去看~

ps: 用這基礎觀念及方式養珊瑚, 同樣適用 LPS!

為了搞吃的, 又想儘可能讓汙染變少, 我就把腦筋動到魚缸中,
以下一些操作, 讓我觀察到珊瑚會有攝食反應:

1. 手動磨沸石
2. 手動磨擦側濾槽中的缸壁及器材表面(黏滑的微膜)
3. 在魚缸中刷造浪上的髒污
4. 弄傷鈕扣
5. 剪斷硬骨分泌黏液, 刮出骨粉
6. 刷玻璃上的微塵藻
7. 刮玻璃時順便攪動底砂

看看上面的操作, 是不是幾乎都違反了原本的認知, 但我卻是做的越勤快, 骨毛炸得越爆裂~
 
最後編輯:
魚和珊瑚過的滋潤, 自然成為缸內強勢物種 -> 煩惱常要修剪或是擴缸的困擾
我就是有這困擾

珊瑚長勢太好需要修剪...卻不太敢修剪

超級認同把系統搞得夠強大能夠處理掉大部分汙染

根本不怕你多餵

缸內的珊瑚幾乎是水管買的....都是從一小撮開始養

尤其是包心菜...從拇指甲片大小開始養....根本止不住他成長速度

現在完全攀爬到缸壁上....所以很多人煩惱很難養我心裡OS.....到底有沒有搞懂海缸循環?

我也是混養.....各個SPS的長勢...甚至金鋼狼.鋼鐵人.草莓蛋糕...都長得很好啊

PH84_250509175009_e4c1c.jpg
 
白點跟卵圓蟲都藏在底砂,搞得塵土飛揚越容易中,我跟論壇的人都這樣中,你帶入的東西就有機會帶蟲進來,我淨缸一個月一樣有白點,除非你進任何東西都先隔離檢疫三個月起跳,我任何東西都是跟水族店買的一樣中,現在我放棄了,魚跟珊瑚分開,有問題直接下藥,沒魚多養些功能生物也不錯。
 
白點跟卵圓蟲都藏在底砂,搞得塵土飛揚越容易中,我跟論壇的人都這樣中,你帶入的東西就有機會帶蟲進來,我淨缸一個月一樣有白點,除非你進任何東西都先隔離檢疫三個月起跳,我任何東西都是跟水族店買的一樣中,現在我放棄了,魚跟珊瑚分開,有問題直接下藥,沒魚多養些功能生物也不錯。
卵圓我可能運氣好沒遇過, 白點倒是遇過不少次, 能吃的魚, 良好的環境, 白點其實沒甚麼好困擾的,
就像人平時流鼻涕打噴嚏一樣, 多喝點水多補點眠自然就好了~

淨缸~ 重來沒做過... (除非不進新東西, 不然淨缸大多是做白工)
我養這麼久的海水魚, 還沒有任何一隻死在白點!
所以還被白點困擾的人, 魚缸環境通常還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或是魚隻密度太密集了, 壓迫太大!

(淡水魚倒是有死在白點過....)
 
關於底砂

看到有人說砂可以攪動, 而且對缸有好處, 感覺有點唬爛, 又有點心動,
這時千萬不要直接就在自己缸裡開始攪起來!!!

因為你不能確定自己缸內目前砂的健康程度到底是如何~

最終的目的是要 創造出 有足夠的水流在大部分的砂面上循環流動!

這才是放砂相對好的操作方式!
做到這點, 要維持乾淨的底砂會變得容易, 偶而攪砂還能帶來食物!
更不用擔心養多少年就要換砂的困擾!!!


靠翻砂生物維持, 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

當你的砂狀況很糟糕時, 這些生物大多也無法處理, 甚至還可能會死亡,
因為砂中有毒, 或是壞菌;
若是見到砂子狀況不好才去買些新魚來處理, 那魚陣亡的機率更是會提高,
這些濾砂型的蝦虎, 需要好的環境來適應, 偏偏在他體弱的時候來到環境糟糕的缸,
能獲得食物的砂裡又有不好的東西, 只能加速滅亡!

在達到目的前, 可以做些動作檢驗一下自己的砂, 換水時, 過濾造浪全關,
用洗砂器先針對小部分區域洗砂, 確認一下是否有黑色髒汙, 若是有的話,
可以分多次趁著換水時將這些髒污除掉!
同時可以觀察髒污大多出現在哪些區域, 這是造浪首要改善的地方!
雖然要缸內百分百的位置都有好的流很難做到, 但讓缸內大部分區域都有好流, 是很有機會做到的!

設置出好的造浪, 比放更多的過濾設備還有用!
我一直到現在, 還會持續調整我缸內的造浪設定, 除了缸內珊瑚生長, 對浪流會有影響,
還有可能最佳解還沒被找到! (造浪需要隨著缸內狀況適時調整改善的!)

流的亂度, 油墨的清除能力, 砂面上是否有容易長髒汙的區域, 珊瑚的長勢...等,
這些都是要持續關注的現象!
 
關於底砂

看到有人說砂可以攪動, 而且對缸有好處, 感覺有點唬爛, 又有點心動,
這時千萬不要直接就在自己缸裡開始攪起來!!!

因為你不能確定自己缸內目前砂的健康程度到底是如何~

最終的目的是要 創造出 有足夠的水流在大部分的砂面上循環流動!

這才是放砂相對好的操作方式!
做到這點, 要維持乾淨的底砂會變得容易, 偶而攪砂還能帶來食物!
更不用擔心養多少年就要換砂的困擾!!!


靠翻砂生物維持, 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

當你的砂狀況很糟糕時, 這些生物大多也無法處理, 甚至還可能會死亡,
因為砂中有毒, 或是壞菌;
若是見到砂子狀況不好才去買些新魚來處理, 那魚陣亡的機率更是會提高,
這些濾砂型的蝦虎, 需要好的環境來適應, 偏偏在他體弱的時候來到環境糟糕的缸,
能獲得食物的砂裡又有不好的東西, 只能加速滅亡!

在達到目的前, 可以做些動作檢驗一下自己的砂, 換水時, 過濾造浪全關,
用洗砂器先針對小部分區域洗砂, 確認一下是否有黑色髒汙, 若是有的話,
可以分多次趁著換水時將這些髒污除掉!
同時可以觀察髒污大多出現在哪些區域, 這是造浪首要改善的地方!
雖然要缸內百分百的位置都有好的流很難做到, 但讓缸內大部分區域都有好流, 是很有機會做到的!

設置出好的造浪, 比放更多的過濾設備還有用!
我一直到現在, 還會持續調整我缸內的造浪設定, 除了缸內珊瑚生長, 對浪流會有影響,
還有可能最佳解還沒被找到! (造浪需要隨著缸內狀況適時調整改善的!)

流的亂度, 油墨的清除能力, 砂面上是否有容易長髒汙的區域, 珊瑚的長勢...等,
這些都是要持續關注的現象!
我只鋪0.2公分,可以讓殘渣卡在砂上,然後用海參就可以清潔溜溜,不乾淨就多放海參。
 
剛好講到底砂 我也順便分享一點點心得 純個人看法..雖然這缸不是珊瑚缸

首先就是顆粒粗幼的選擇和厚度, 較粗的砂會讓砂與砂之間存在空隙
令更多的粉塵藏在砂底裡, 且更不好讓生物翻動
但太幼的底砂(特別是新砂)的話造浪也不會調, 很多時候會吹成空洞
不是走厚砂系統的話建議不要超過5cm
以下影片是剛把橋點蝦虎放進較粗底砂的FO魚缸裡
可見當蝦虎在濾砂時會揚起很多粉塵, 在這之前我從未用洗砂器
這其他沒甚麼原因的…主要是因為懶, 但又想鋪砂
以下分享也並不是說洗砂器沒用或者沒有洗砂的必要…只是因為一開始家人把洗砂頭扔了, 也不想再DIY一個
在年頭設置小缸時順便買了一個新的來用, 但結果很意外 並沒有抽到甚麼粉塵..所以後來也沒再用
(舊片畫質不好加減 但也明顯看到粉塵)

揚起粉塵的情況在兩個月左右開始得到改善, 期間只靠一隻翻沙蝦虎
也因為不停過濾底砂的關係, 砂上的藻也開始退掉, 變得更白/乾淨
現在想起, 在我加入蝦虎之前, 魚缸的底砂應該蠻糟糕的

只可惜在一次必須下藥的情況下, 蝦虎也離去了
用藥而死的問題, 因為底砂會吸附藥物
所以後來入手了HANNA測銅機, 我非常建議FO缸有鋪沙且會用銅藥時使用HANNA
所以當唯一的翻沙生物橘點蝦虎死掉後便有換底砂的想法, 把原本的3mm-5mm換成1.5-3mm
PH84_250510222350_39b39.jpg


PH84_250510222235_a6af8.jpg


撈底砂可怕嗎…自己操作一次就知道了 (2024.04.20)
PH84_250510222259_575d5.jpg


在我把底砂撈到差不多時, 可以順便觀察到魚缸盡管是裸缸情況下, 也是有存在比較弱水流的地方(右的部分)
由此可讓我自己知道在加入造景後情況應該會更嚴重, 所以之後要調整造浪
PH84_250510222300_41e4a.jpg


新砂加入魚缸裡, 水渾是正常的, 不是洗不乾淨, 是因為把底砂撈出來時水已經很渾了
PH84_250510222814_b9c51.jpg


半小時後, 水開始變清澈一點
PH84_250510222814_995f3.jpg


水流較強的位置開始把底砂吹開, 再次調整造浪(高低)
PH84_250510223303_f93ba.jpg


不信邪, 加更多砂
PH84_250510223303_d27e2.png


認了 你就吹吧
PH84_250510223303_89970.png


以上就是更換底砂的部分, 除了準備大一點的心臟其實沒什麼特別技巧
但是, 如上所述 你要確定自己缸內目前砂的健康程度到底是如何
不然你抽砂的時候水會更渾, 對生物有沒有害…我不敢說 但我不敢這樣做

//這些濾砂型的蝦虎, 需要好的環境來適應, 偏偏在他體弱的時候來到環境糟糕的缸,
能獲得食物的砂裡又有不好的東西, 只能加速滅亡!//
沒錯, 而且還要撐過檢疫, 進缸後也受到美國紅鷹的攻擊
嘗試過5條橘點蝦虎後選擇了其他品種的濾沙生物
雖然顏值較低, 但比較好養 且較不會跳缸
PH84_250510223713_c8122.png


PH84_250510223713_7eb4f.png


目前個人保持底砂清潔的最佳解是鑽砂的隆頭科魚(配合適當的造浪調整水流)
以下可見檢疫缸裡鑽砂睡覺的隆頭科魚

利用他們的生活特性去攪動砂底, 而且在珊瑚缸裡隆頭科魚也有其他功能, 多種類可選, 但如果底砂擺珊瑚就不太適合了,
另外系統穩定後其實底砂也不太會長藻(感覺上...)

換砂至今底砂的狀況;
PH84_250510224634_551d3.jpg


PH84_250510224634_9a62e.jpg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