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為0的NO3以及米粉的退色一問(7/6滴定NO3微更新)

海洋生物/水族用品/魚缸製作/設計施工
維護保養/天然海水/餌料生物/水產批發
基本上,如果是我,我要告訴你,N與P使用高級儀器檢測不出營養為零,珊瑚健康/生長沒有問題。

大自然海洋就是這樣的低營養且穩定,珊瑚就是在這裡。

這是幾個在簡單不過的事情,如下:

更換的新水為2種

1.優質市售混合鹽
2.優質天然海水

優質混合鹽基本上不應該具有任何N與P
優質天然海水同樣檢測不出N與P

我們不會去和提海水的商家反應:您販賣的天然海水沒有些微的營養,這不是優質的天然海水。

我們也建議使用RO/DI水,TDS應該為零,所泡製的新鮮優質海鹽,N與P皆為零。

低營養不良穩定為最佳,例如A屬珊瑚的較嚴苛條件,它們總是特別精細、更敏感、水質要求更高級。A屬珊瑚都能健康/生長,其它屬/其它珊瑚,自然沒有生長不下去的理由。

低營養不良穩定它就像是一個「放大鏡🔍」它反而把缸子的淺藏問題帶出來,方向要對,而不是靠較高的營養去隱藏問題、隱藏珊瑚的健康。有問題肯定有根源存在,而不是與NP為零畫上等號。

珊瑚蟲黃藻的增生與磷酸鹽有關係,我們要的是健康/生長/具有息肉擴張和延伸/發色的珊瑚,一旦PO4升高/不受控,以上條件自然都不會適合,更不用提到珊瑚的顏色。

它們是有一定的過程,例如從減輕組織開始、息肉擴張,出毛,最後才是出色。沒有一步登天的。如果您懂,那麼絕對不會說珊瑚出色/發色可以跳過以上的階段,道理很簡單,磷酸鹽阻礙珊瑚的鈣化與生長和蟲黃藻的增生。

我們也可以從各大全球品牌得知。使用基礎產品開始減少營養。這個基礎的產品就是在建立健康的生物學,它們已經幫我們「優化」了。
 
想問一下這樣餵食營養鹽會過高嗎? 或者如何注意營養鹽的部分呢
暴力餵食頻率大概是多久餵食一次呢?
NP雙0的時候海缸除了珊瑚退色以外 有長怪藻嗎? (鼻涕藻、絲狀藻等等)
另外想問大大的海缸大小及水體大小多大呢
我是珊瑚新手 只分享個人看法跟魚缸變化

營養鹽會過高嗎?
目前沒有這問題, 因為一開始都是雙0, 但我覺得是有在吸收的關係...不
是所謂的貧瘠(?)
注意營養鹽的部分就是固定測水質再作調整而已

暴力餵食頻率大概是多久餵食一次呢?
我沒有增加頻率, 當然我覺得能做到多餐少量對魚來說是最好的
我猶豫了好久要不要買自動餵食器, 但目前是沒有啦
所以我只增加餵食的量, 早晚一餐再夾海苔
由於魚都很小隻餵太多怕來不及消化
海苔是為了珍珠倒吊才加, 光吃兩餐肚子有點消瘦
參考了WWC建議後情況有改善

有長怪藻嗎? (鼻涕藻、絲狀藻等等)
慶幸的是沒有, 原本有在考慮用紅海AB+, 但有老闆說如果雙0用AB+有機會出現怪藻因此沒用

海缸大小及水體大小多大
40背濾, 加減扣掉應該40升左右吧 沒很認真去量
 
我是珊瑚新手 只分享個人看法跟魚缸變化

營養鹽會過高嗎?
目前沒有這問題, 因為一開始都是雙0, 但我覺得是有在吸收的關係...不
是所謂的貧瘠(?)
注意營養鹽的部分就是固定測水質再作調整而已

暴力餵食頻率大概是多久餵食一次呢?
我沒有增加頻率, 當然我覺得能做到多餐少量對魚來說是最好的
我猶豫了好久要不要買自動餵食器, 但目前是沒有啦
所以我只增加餵食的量, 早晚一餐再夾海苔
由於魚都很小隻餵太多怕來不及消化
海苔是為了珍珠倒吊才加, 光吃兩餐肚子有點消瘦
參考了WWC建議後情況有改善

有長怪藻嗎? (鼻涕藻、絲狀藻等等)
慶幸的是沒有, 原本有在考慮用紅海AB+, 但有老闆說如果雙0用AB+有機會出現怪藻因此沒用

海缸大小及水體大小多大
40背濾, 加減扣掉應該40升左右吧 沒很認真去量
營養鹽高會開始長褐藻或綠藻,鼻涕藻不是藻是不好的細菌,一直過量餵食會產生,營養鹽高就是清理,或停止餵食幾天,讓生物去吃殘雜吃藻,開藻桶吸np。
 
營養鹽高會開始長褐藻或綠藻,鼻涕藻不是藻是不好的細菌,一直過量餵食會產生,營養鹽高就是清理,或停止餵食幾天,讓生物去吃殘雜吃藻,開藻桶吸np。
我的認知是有NP 光就會長藻..只是速度問題, 而不是你所說的營養鹽高會開始長褐藻或綠藻
還是這只是我一直以來的誤解呢

不過感謝你的提醒, 我目前沒有營養鹽過高的問題, 我是衝著標題而來做後續分享而已
 
我的認知是有NP 光就會長藻..只是速度問題, 而不是你所說的營養鹽高會開始長褐藻或綠藻
還是這只是我一直以來的誤解呢

不過感謝你的提醒, 我目前沒有營養鹽過高的問題, 我是衝著標題而來做後續分享而已
其實大家還有一點沒想到,不管np多低還是長藻,因為沒人吸收他,他就是還存在所以藻就拿去用了,我也是自己觀察的,有人開缸就很少在長藻,因為他一開始就塞滿珊瑚啦,輪的到藻吸?要就用藻桶輔助要就塞滿珊瑚,很簡單的道理,塞滿加藻桶,藻類很難長了,微量元素要注意可能吃比較快。
 
我的認知是有NP 光就會長藻..只是速度問題, 而不是你所說的營養鹽高會開始長褐藻或綠藻
還是這只是我一直以來的誤解呢

不過感謝你的提醒, 我目前沒有營養鹽過高的問題, 我是衝著標題而來做後續分享而已
營養高是速度更快而已。
 
就是大家在講的控制輸入輸出,輸出大於輸入藻類長超慢,我可以兩個禮拜才刷缸,只有淺薄一小點的褐藻,珊瑚藻桶生機盎然。
 
養珊瑚比淡水真的難,要注意很多,我也是一直在站上爬文加自己觀察思考到現在,一步步好起來,每個人缸況不同,珊瑚數量跟種類就不同了,如果搬別人模式很容易倒缸,除非就是事事請水管來看,那是他在養還是你在養?還有樂趣嗎?🙃
 
其實大家還有一點沒想到,不管np多低還是長藻,因為沒人吸收他,他就是還存在所以藻就拿去用了,我也是自己觀察的,有人開缸就很少在長藻,因為他一開始就塞滿珊瑚啦,輪的到藻吸?要就用藻桶輔助要就塞滿珊瑚,很簡單的道理,塞滿加藻桶,藻類很難長了,微量元素要注意可能吃比較快。
嗯...好像是基本知識
不過感謝你的資訊
 
首先,感謝jeremie


Montipora foliosa (靈芝)在三種不同NP情境(高N高P, 低N低P, 高N適中P)下的共生藻密度

PH84_250802112123_cb1c9.png



圖片來自於此連結中,從圖片中以自然光呈現出不同營養濃度分別呈現不同的珊瑚外觀,當然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如果是我,珊瑚組織輕且明亮是我個人的最佳選擇,即中間,LN/LP。N與P為零珊瑚確實沒有問題。

在我實際的體驗中,某天發現到整體珊瑚外觀似乎變得沒有那麼明亮,於是我檢查了PO4,顯示為0.03 ppm。整體的SPS珊瑚它並不是糟糕,但就是沒有那麼明亮,顏色沒有那麼強烈。

珊瑚組織變的更輕而不是深
組織深/厚=PO4具有一定濃度範圍
PO4持續上升/營養不受控/高濃度=組織非常深厚/嚴重啞巴

越是保持於低營養穩定 P 為零,所添加的著色/營養產品帶來的效益則越大。

低營養不良穩定與貧瘠並不會為珊瑚帶來負面的消息,要穩住確信這樣的觀念,在擁有這樣的條件下為目標作為起始點,遇到問題再逐一釐清,這可能需要有經驗/技術的人。

很多的問題,並不是只考量目前當下的問題,而是要考量更多,這是個複雜的動物,我們更多看的是整個系統與珊瑚的健康。我也很難一時間表達出全部。

例如您的例子:我會從基礎水參數檢查起,因為我對您的缸子不了解,一步一步慢慢來,逐一釐清。而不是建議你直接添加某些營養來提升。道理很簡單,1、您的系統P已經較高了 2、珊瑚外觀較深

不平衡的水與不平衡的參數這也可能是原因,因此建議以間隔換水的方式,換水的目的是以平衡的方式刷新/補充元素。

回到圖片中的圖示,當然是中間的,這樣所添加的元素發揮出來的效益結果才能更具體顯示於珊瑚外觀上。

「A屬珊瑚的較嚴苛條件,它們總是特別精細、更敏感、水質要求更高級。A屬珊瑚都能健康/生長,其它屬/其它珊瑚,自然沒有生長不下去的理由。」

額外話,「營養」絕對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從減少營養開始是做為一個飼養珊瑚的起始點。

「珊瑚最初至今都沒有改變,被改變的是人
我們要創造一個適合珊瑚的條件,而不是讓珊瑚來適應人。」

沒有什麼大學問,但確實非常受用,和您分享。
 
最後編輯:
既然cue我了那我還是來回覆一下吧,避免我的觀點被曲解的太誇張

低營養不良穩定與貧瘠並不會為珊瑚帶來負面的消息,要穩住確信這樣的觀念,在擁有這樣的條件下為目標作為起始點,遇到問題再逐一釐清,這可能需要有經驗/技術的人。
這點我完全不認同。
若是沒有其他的氮磷來源,珊瑚是完全有可能因為水體營養鹽長期過低而死亡的,我也不認為這點有任何爭議。

可以參考一下我之前這篇文章所介紹的paper:
https://www.ph84.idv.tw/forum/threads/397161/

在我實際的體驗中,某天發現到整體珊瑚外觀似乎變得沒有那麼明亮,於是我檢查了PO4,顯示為0.03 ppm。整體的SPS珊瑚它並不是糟糕,但就是沒有那麼明亮,顏色沒有那麼強烈。
我們換個情境來試試吧:
“有一天早上小明醒來覺得頭超痛,然後站到體重機上一量發現體重比昨天多了兩公斤,於是小明便認為一定是體重增加導致自己頭痛的。”
Observed Effects are Real; Explanations May Not Be

「A屬珊瑚的較嚴苛條件,它們總是特別精細、更敏感、水質要求更高級。A屬珊瑚都能健康/生長,其它屬/其它珊瑚,自然沒有生長不下去的理由。」
這我也一樣不認同。
Acropora這個genus底下總共有一百多個物種,其中從退潮時會直接露出水面的區域到水深幾十米處、從陸源養分豐富的近海礁區到乾淨清澈的外礁區都有可以旺盛生長的種類。

就算不提野外狀況,若你養過一定的飼養經驗的話可能也會發現同樣是acro,有些在缸內根本是雜草,倒缸都難殺;有些可能躺在那邊幾個月不動,然後哪天又莫名RTN了。
這還只是同一個屬而已,在刺絲胞動物中會被稱作“珊瑚”的東西至少有上千個物種,水族貿易中起碼也有上百,所以我實在沒什麼理由相信單單能養好一個屬的部分物種就代表其他東西就全都能通吃了。

低營養不良穩定它就像是一個「放大鏡🔍」它反而把缸子的淺藏問題帶出來,方向要對,而不是靠較高的營養去隱藏問題、隱藏珊瑚的健康。有問題肯定有根源存在,而不是與NP為零畫上等號。
“每天熬夜就像一個放大鏡,它反而把你隱藏的健康問題帶出來,方向要對,而不是靠正常作息去隱藏問題”
這邏輯你覺得聽起來對嗎……
 
最後編輯: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