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常見魚類刺傷

bonjovi7

🔰
註冊時間
2005/12/05
文章
181
按讚
1
經驗點數
51
金幣
5
[這篇文章最後由bonjovi7在 2008/07/02 10:35pm 第 7 次編輯]

小弟因為愛釣魚.我知道有些魚友們也愛釣魚.這是之前上網找的資料.網址找不到了..給大家看看吧

「一魟hang二虎三沙毛mng」:談常見魚類刺傷
衛生署立朴子醫院急診外科 蘇怡仁
台灣雲嘉南一帶海產養殖業發達,沿海地多漁塭、圳溝、河口、潟湖,居民常須至水中撈捕漁獲,故常被魚螫傷手腳,送醫治療。又因為其痛無比,往往需施打眾多之針劑,才能能達到止痛效果,本文就針對這方面進行探討。

首先是醫療層面的問題。此類的螫—刺傷,會比一般的陸上節肢動物(如家蜂、虎頭蜂、蜈蚣、蜘蛛…)造成的問題嚴重,並不在於該生物毒汁的強弱,而是水生細菌較強(海水尤大於淡水)。聞之色變的海洋弧菌(Vibrio spp)感染,常導致皮膚、肌肉壞死甚至截肢的命運。這些細菌,並非造成劇痛的主因,也不是蓄藏在毒汁中,而是魚類的常駐細菌。整個海域都充滿這類對人類不友善的微生物,而在魚口眾多,傷魚比例高的漁塭濃度更高。人類由於是陸上動物,其免疫系統,相對的對這類細菌陌生,一有傷口,細菌進入體內,便造成嚴重的感染。
其次是魚的螫器。我們要對動物有一點常識:直接使用口、齒傷人的動物咬傷,只佔少數,如狗、鼠、大白鯊、鱷魚、食人魚。其他大部分動物是使用手腳或尾部特化之器官自衛,如魚的胸、背、尾諸鰭或蝦的足肢、蟻、蜂、蝎的螫針、螃蟹、貓、熊的前爪等是。嘴巴是用來進食或捕食的,對象是較弱小的,而螫刺用於自衛,對象是比自己強勢的動物。
台灣常見之鹹水魚螫傷事件,往往集中在數種常見、或名氣大的魚種,顯示出這五六種魚與本國漁民互動頻繁,俗語稱「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身苦五成仔丁六蝦姑」,構成六種「漁民公敵」。但是處事者要知道魚池中撈補過程往往很混亂,水質混濁,有時天色又暗,是否確定為該種魚類咬傷?因為發動螫擊的魚類通常都趁亂脫逃了。最近本院急診室就遇見一名病患求診,是在吳郭魚(Nile carp)池被刺到,其症狀、治療過程和「五大毒魚」並無法區分。這顯示其他低毒性魚類也可能造成相當的類似傷害。以下按照俗諺,訴說毒魚資料。
8_810001.JPG

一魟,魟魚也,鯊魚的近親,也是五大毒魚唯一的軟骨魚類,狀似風箏。台灣魟分黃土魟、赤土魟、菱鳶魟、尖嘴土魟….等。漁民最常遭遇者為赤土魟(Dasyatis akajei),台語Hang-a Hi(魟仔魚)尾部有毒刺,英文名stingray。人類不小心踩到躲在泥沙底下的它,便會慘遭毒襲。其痛無比,位居第一。
8_810002.JPG

二虎,石狗公也,為礁岩的擬態魚類,身上多偽裝斑紋,故謂之「虎」。硬棘之背鰭具毒,不過那是「防禦性」的。它的主食還是一般無知的小魚,接近它時才予吞食,故游泳能力不佳。台灣具多種蚰科魚類,俗名皆為石狗公,並不限定是哪一種。但是以魚市場常出現的「石狗公」(Sebastiscus marmoratus, Marble rockfish)為準。
8_810003.JPG
 
 三沙毛,鰻鯰也,(Plotosus lineatus)。英文名Stinging catfish即道出此魚經常螫人。其生活範圍遍佈整個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淺海,進入河道及魚塘淺沙是為了產卵,漁民常於捕捉他種魚類或垂釣時受傷。台語Soa-mng(沙毛),是經濟價值低的雜魚、「禍魚」,背鰭之毒腺已分離出鰻鯰神經毒及溶血毒。
17_4.JPG
  
四身苦,變身苦也。正式學名曰黑星銀拱,(Scatophagus argus)。英文名Spotted scat。常棲身於河口蚵架附近,或防波堤、紅樹林等淺水灘,故漁民並不陌生。受驚嚇時會發出「嘓嘓」的叫聲,故又名「金鼓」。台語的Sin-kho(身苦)是否和(金鼓)Kim-ko有關,便不得而知了。英文的scat,是指人所發出(kh! kh!)具驅趕、警告意味的喉音。其背鰭之硬棘亦具毒。
17_5.JPG

五成仔丁,班海鯰也,(Arius maculatus)。英文名Spotted catfish,常在污穢的河口區覓食,為底棲魚類,甚至吞食垃圾,狀與沙毛-鰻鯰極為類似,只是鰻鯰後半段是鰻魚尾,而成仔丁是一般分岔式魚尾。成魚近兩呎,有如一隻大鱸鰻。其胸、背鰭皆有毒刺。
17_6.JPG

六蝦姑,是蝦類而不是魚,但是亦常造成漁民螫傷,故加列於五大毒魚之後。蝦姑狀如螳螂,英文名Mantis shrimp,直譯就是「螳螂蝦」。由於又是底棲性擬態動物,漁民常為其尾部之毒刺螫傷。台灣的「鹿港蝦姑」是有名之海產料理,有機會大家可以去試吃看看。
參考資料:
國立中央研究院魚類分類網站
台灣脊椎動物誌。陳兼善,于名振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四年第二版。
魚類圖鑑。邵廣昭、陳靜怡著,遠流出版社2003-12初版。
Description de l’Egypte 1840, Benedikt Taschen1994
 
下面引用由s883081522007/07/09 00:55am 發表的內容:
多謝分享 不錯的資訊喔!
你的缸子應該都穩了吧
上次你拿蛋白給我時 不是才剛設缸沒多久
還都OK啦
剩下一些細部的調教
正所謂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有機會在和你請教
 
很不錯的資料喔 ! 感謝分享
 
應該把外科醫生的倒吊科加進去,這類的釣魚也蠻常見的,殺傷力也很大。
 
我被鯰魚扎過兩次~
真的痛到臉色發白~
 
感謝大大位我們補充一些知識
小弟也有被刺傷過,但是不是魚是剛毛蟲
手指腫了一個月^^"
 
小時候跟家人去逛魚市場 第一次看見蝦蛄(螳螂蝦) 順手拿起來看看
在一瞬間蝦蛄從我的中指打下去 立刻飆血(當然 也非常的痛) 從此看到蝦蛄都不敢手賤了..
 
拿活石小心啊,肛毛蟲常在石頭下。
有倒吊的也小心了,搬活石若剛好在下面,他會用尾針來攻擊你,命中的機會還真不小。
海水剛步步為營的好。
 
太恐怖了...@@"
我都直接翻活石的說!!
以後小心一點...
話說我家魚缸裡的沙堆縫隙中,
有種小蟲鑽來鑽去的,看其形狀跟那蝦蛄的樣子很像,
但只有0.2、3公分,很小...
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耶?
是所謂的 剛毛蟲 嗎?? (我沒看過剛毛蟲)

-=-=-=- 以下內容由 kain12342007年07月11日 10:30pm 時新增 -=-=-=-
對了,
我哥上次被臭肚仔(台語,不知道它中文叫什麼)的背鰭刺到,也是痛的要命。
不過它應該沒有毒吧,我哥被扎到,過幾天就沒事了。
 
[這篇文章最後由LUCKYSTAR在 2007/07/12 08:53am 第 1 次編輯]

我以前海吊被 臭 ㄔㄜ ㄒ一ㄥˇ(台語,國語不會寫),真的是在原地跳了20分鐘,後來整整二年才完全好,
那種痛很不好形容,好像有會致命的感覺。

-=-=-=- 以下內容由 LUCKYSTAR2007年07月12日 08:51am 時新增 -=-=-=-
上次我移動活石也差一點被藍倒吊刺到,因為我的手在水中幫活石定位,覺得怎麼有東西在噴水,原來不是噴水是小藍的賤尾巴在來回掃動,後來我觀察,他在洞裡,只要手接近,尾巴就打過來,被刺到只是機率的問題了。
 
返回
上方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