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dyca 🏅🔰🔰 註冊時間 2009/02/18 文章 409 按讚 4 經驗點數 206 位置 新竹 金幣 5 魚缸大小 1.5呎 系統類別 背濾+圓桶 魚缸資料簡介 QQ 2009/07/07 #1 大家好 好奇問一下,自D 一個NO3化除器是否只能有 進出水口兩個出口 因為我在想如果有在化除,那便會產生氣體 假設氣體不會乖乖的從出水口排出,是不是會積在管內使得管內的水越來越少? 如果設置一個排氣口,那麼排氣口的位置勢必要比所有水的高度還高,已避免水從排氣口排出來? 好疑惑T_T 謝謝
大家好 好奇問一下,自D 一個NO3化除器是否只能有 進出水口兩個出口 因為我在想如果有在化除,那便會產生氣體 假設氣體不會乖乖的從出水口排出,是不是會積在管內使得管內的水越來越少? 如果設置一個排氣口,那麼排氣口的位置勢必要比所有水的高度還高,已避免水從排氣口排出來? 好疑惑T_T 謝謝
ericssom 🏅🏅🏅 註冊時間 2008/08/14 文章 1,655 按讚 3 經驗點數 1,001 位置 台南市 金幣 15 魚缸大小 4.5*2*2 系統類別 底濾 生物種類 菇.鈕扣.功能性魚.SPS 魚缸資料簡介 4.5呎底濾缸 黑傑克150W*2 T8藍燈4呎*2 不知品牌的蛋白 自D的RO鈣反 1/3P冰點 2009/07/07 #2 用RO統就不會有排氣的問題 小缸使用1個 底下1/3裝硫磺珠 其餘裝滿珊瑚砂水由中央入水接4分PVC管到桶底 小心裝滿濾材後不好上蓋 須左右敲打桶身 使用硫黃珠化除器建議搭配鈣反 否則容易掉KH 須小心使用
用RO統就不會有排氣的問題 小缸使用1個 底下1/3裝硫磺珠 其餘裝滿珊瑚砂水由中央入水接4分PVC管到桶底 小心裝滿濾材後不好上蓋 須左右敲打桶身 使用硫黃珠化除器建議搭配鈣反 否則容易掉KH 須小心使用
OP moodyca 🏅🔰🔰 註冊時間 2009/02/18 文章 409 按讚 4 經驗點數 206 位置 新竹 金幣 5 魚缸大小 1.5呎 系統類別 背濾+圓桶 魚缸資料簡介 QQ 2009/07/07 #3 下面引用由ericssom在 2009/07/07 09:48pm 發表的內容: 用RO統就不會有排氣的問題 小缸使用1個 底下1/3裝硫磺珠 其餘裝滿珊瑚砂水由中央入水接4分PVC管到桶底 小心裝滿濾材後不好上蓋 須左右敲打桶身 使用硫黃珠化除器建議搭配鈣反 否則容易掉KH 須小心使用 按一下展開…… 哎呀 我是想用小白球的 請問一下RO桶有自動排氣的機能嗎? 先謝謝你囉
下面引用由ericssom在 2009/07/07 09:48pm 發表的內容: 用RO統就不會有排氣的問題 小缸使用1個 底下1/3裝硫磺珠 其餘裝滿珊瑚砂水由中央入水接4分PVC管到桶底 小心裝滿濾材後不好上蓋 須左右敲打桶身 使用硫黃珠化除器建議搭配鈣反 否則容易掉KH 須小心使用 按一下展開…… 哎呀 我是想用小白球的 請問一下RO桶有自動排氣的機能嗎? 先謝謝你囉
semeion 🔰🔰 註冊時間 2005/11/28 文章 182 按讚 9 經驗點數 56 位置 台北市 金幣 35 魚缸大小 二尺二 系統類別 三管溢流底濾 生物種類 蝶魚科:柑仔蝶,月光蝶,黑關刀,黃網蝶 魚缸資料簡介 柑仔蝶,月光蝶,黑關刀,黃網蝶 2009/07/09 #4 我用的硫磺珠化除器是買自站上同好自D的 它是用透明壓克力和水管管套組合 手工優良,但也和你的狀況一樣有積氣問題 一旦積氣水即出不來 因為空氣絶對是往上的 後來自己用AB膠把上蓋的內裡 塑成倒漏斗形 出水口在最高點 一切積氣自然順著水管流出來 不會再發生問題
我用的硫磺珠化除器是買自站上同好自D的 它是用透明壓克力和水管管套組合 手工優良,但也和你的狀況一樣有積氣問題 一旦積氣水即出不來 因為空氣絶對是往上的 後來自己用AB膠把上蓋的內裡 塑成倒漏斗形 出水口在最高點 一切積氣自然順著水管流出來 不會再發生問題
C cariewei 🏅🔰🔰 註冊時間 2005/07/25 文章 424 按讚 7 經驗點數 206 金幣 35 2009/07/09 #5 RO桶如果進出水口沒有相反,排氣是會隨著水出去的,若要完全避免這個問題就買有排氣鈕的RO桶吧!
Y ykchang 🏅🏅🔰 註冊時間 2007/05/20 文章 613 按讚 4 經驗點數 451 位置 台中逢甲 金幣 20 生物種類 魨 2009/07/17 #6 如果有內循環的話,會都溶解到水裡面 我真的有看到氣泡是用硫磺珠的化除器,他慢慢開始正常運作的時候,會漸漸由出水端的硫磺珠開始有小氣泡附著在上面 加了內循環馬達就沒看過氣泡了 您只要記得讓外循環採用下方進水,上方出水的設計,氣泡自然會跟出水一起出來 至於吃碳源的那種,因為容器都用深色的,無法觀察,只知道這樣很容易出事,容器用透明的比較好觀察
如果有內循環的話,會都溶解到水裡面 我真的有看到氣泡是用硫磺珠的化除器,他慢慢開始正常運作的時候,會漸漸由出水端的硫磺珠開始有小氣泡附著在上面 加了內循環馬達就沒看過氣泡了 您只要記得讓外循環採用下方進水,上方出水的設計,氣泡自然會跟出水一起出來 至於吃碳源的那種,因為容器都用深色的,無法觀察,只知道這樣很容易出事,容器用透明的比較好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