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不妨問問自己,雖然養魚但吃不吃魚?
那養狗的會吃香肉嗎?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

但是我想你不會吃你養的觀賞魚吧!就像養寵物豬、寵物雞的人一樣會帶去看獸醫也不會自己診斷自己投藥是一樣的道理,既然養了他們,他們就是寵物而不是食物,是吧?
再者,就連食物(經濟動物:豬雞牛羊以及養殖魚類等)都是由獸醫師診察治療的:em25:
 
但是我想你不會吃你養的觀賞魚吧!就像養寵物豬、寵物雞的人一樣會帶去看獸醫也不會自己診斷自己投藥是一樣的道理,既然養了他們,他們就是寵物而不是食物,是吧?
再者,就連食物(經濟動物)都是由獸醫師診察治療的:em25:

老實講, 養的魚死掉時我還真的考慮過要不要煎來吃:em01:
其實我認同治病要由專業人士處理,不論專業人士是誰.
而且我比較好奇的是國外的做法是什麼? 政府到底是開倒車還是往前進呢?
 
老實講, 養的魚死掉時我還真的考慮過要不要煎來吃:em01:
其實我認同治病要由專業人士處理,不論專業人士是誰.
而且我比較好奇的是國外的做法是什麼? 政府到底是開倒車還是往前進呢?

煎來吃是萬萬不可
第一,你不知道他適合種疾病
第二,如有下藥,我想大家都知道很多觀賞魚用藥是有致癌性的,或是造成肝腎負擔
所以千萬別吃!!!

歐美國家確實是請水產專科獸醫師看診,當然歐美的魚友還是有非處方觀賞魚用藥可使用:em25:
 
太複雜 太麻煩了
也許台灣大多數獸醫有專業知識但經驗卻不足
但現在這個時代
這些專業知識 實在太好取得了
網路上東西一堆
老魚友的經驗在加上網路上的專業知識因該也滿強的
我還是選擇自己用或請大老們幫忙 呵呵
 
施老呀,你這標題...IMO...是假議題...
台灣也有開立癹票的海水商,但有多少魚友支持他們? 大多數魚友投向不開發票的商家的懷抱,不論是出於妥協丶方便或便宜....而我們在這義正嚴詞的討論些什麼!? 今天的市場機制是我們自己搞出來的,不用去怪太多在法律層面和政府幇不幫忙.....

所言即是
法令其實沒有不完整
不完整的是市場機制
 
最後編輯:
這跟實習醫生一樣,很多東西空有理論沒經驗也沒用,一名外科醫師的能力是看他手術台上的死亡人數的,因為一切都是經驗!當然我認同Jason大說的理論加上經驗會超強,但是前提,你要有足夠的經驗常數,而絕大多數的獸醫,是沒有這樣的經驗常數存在的,那如果這樣...我寧可找老經驗的魚友..畢竟,成功率似乎是高那麼一些的
 
因為這是有關動物福祉,動保法第11條:飼主對於受傷或罹病之動物,應給與必要之醫療。
動物之醫療及手術,應基於動物健康或管理上需要,由獸醫師施行。但因
緊急狀況或基於科學應用之目的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情形者,不
在此限。

我覺得推廣這件事是好事
尊重專業也尊重生命
不過需要的是熱情、行動力、和緩的態度與耐心和大家溝通的決心
提到法律難道是要檢舉不帶魚看病的飼主違法?

這樣效果會適得其反歐
 
太複雜 太麻煩了
也許台灣大多數獸醫有專業知識但經驗卻不足
但現在這個時代
這些專業知識 實在太好取得了
網路上東西一堆
老魚友的經驗在加上網路上的專業知識因該也滿強的
我還是選擇自己用或請大老們幫忙 呵呵

專業知識我相信並不會不足 以觀賞魚而言實地操作的機會卻很少
除非是大型魚場
以剛剛的討論串就可以知道了
大家也不會想給水產獸醫做嘗試
這種不信任感其實很矛盾
人的醫生都需要實習了 獸醫當然也會有實習
當然隨著臨床經驗增加判斷的準確度就會增加
現在多的是病患或是病患家屬卻都不信任醫生 這就是現在的醫病關係緊張
這除了在一般醫界幾乎也可以套用到獸醫界

更何況所謂的"網路專業知識"其實有很多資訊參差不齊
沒受過專業訓練其實你根本無法判斷是否對錯
當然我肯定經驗法則跟神農嘗百草一樣
死得多了經驗當然夠
獸醫的專業知識我相信還是有很大的作用在的
不過我還是認為台灣需要有藥廠去開發多一點水族動物用藥當市場上
現在能用的藥真的不多
 
邀請魚醫師來介紹SOP.....由醫師來說說比較有說服力吧

對阿 可以請實際有再幫觀賞魚看病的醫生寫一篇文章介紹一下
或是請醫生開篇文章讓大家QA一下
甚至是以醫生角度寫幾篇魚病的預防和治療
這樣可以增加魚友信心
真的有需要的時候也可以知道要找誰
久了口碑好我相信很多魚友是很樂意花點錢找個專業的來看看

真的這麼做也才不會讓你熱情推廣魚病看獸醫這件事流於網路嘴砲
或是只是怨天尤人沒有解決力的文章
加油! 尊重專業也尊重生命
 
煎來吃是萬萬不可
第一,你不知道他適合種疾病
第二,如有下藥,我想大家都知道很多觀賞魚用藥是有致癌性的,或是造成肝腎負擔
所以千萬別吃!!!

歐美國家確實是請水產專科獸醫師看診,當然歐美的魚友還是有非處方觀賞魚用藥可使用

紅字是關鍵句

如果台灣也能有的話現在大家也不用在這說這麼多了

無藥可買這個問題的出現似乎也是在法令修改後

會有這麼大的抱怨聲音就是漣一些最基本,溫和的藥都沒得買了

畢竟獸醫不是全年無休24小時都開,也不像一般貓狗或是人所看的醫院那麼常見

更別提的是需要獸醫診斷時通常需要請獸醫到家裡,比人或貓夠看病更麻煩

真正對環境等有重大影響的藥不開放買賣沒意見,並且也支持

如抗生素就是

但全部的藥都沒得買(不論是直接或間接造成),就有問題了吧

法令的用意可能是善的,但成果是嗎?

遵守法令是正確的,但法是永不改變的嗎?
(連憲法都會經過多次修正了,是吧)

更甚者,法令到底有沒有問題呢?

可能是我法學知識不夠吧,至少我想不透現實這樣的成果

是該法所預期並期待的?如是,用意是為何?


最後也期望屏科大等的未來魚醫生們,畢業後多到各地執業

解決大眾的問題吧

因為如果在市場上連非處方用藥都買不到,只能找獸醫看魚病時

市場應該相對做大了不少

畢竟在有非處方藥販賣的歐美,魚醫生都能生存了,就更不用說大眾買不到非處方藥的台灣了

同時也能解決大眾的問題,達到該法所期待的成果

讓全體塑造雙贏局面
 
專業知識我相信並不會不足 以觀賞魚而言實地操作的機會卻很少
除非是大型魚場
以剛剛的討論串就可以知道了
大家也不會想給水產獸醫做嘗試
這種不信任感其實很矛盾
人的醫生都需要實習了 獸醫當然也會有實習
當然隨著臨床經驗增加判斷的準確度就會增加
現在多的是病患或是病患家屬卻都不信任醫生 這就是現在的醫病關係緊張
這除了在一般醫界幾乎也可以套用到獸醫界

更何況所謂的"網路專業知識"其實有很多資訊參差不齊
沒受過專業訓練其實你根本無法判斷是否對錯
當然我肯定經驗法則跟神農嘗百草一樣
死得多了經驗當然夠
獸醫的專業知識我相信還是有很大的作用在的
不過我還是認為台灣需要有藥廠去開發多一點水族動物用藥當市場上
現在能用的藥真的不多



以觀賞魚而言實地操作的機會卻很少
當然隨著臨床經驗增加判斷的準確度就會增加

我的魚 我實習..又不用花大筆的醫療費
又可以多學東西累積經驗 呵呵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