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od95 🏅🏅🔰 金幣 371 2020/07/01 #1 近日入手了PO4.KH.CA的蛋蛋機,為了不再靠感覺養魚,不過再使用CA的時候遇到了障礙⋯⋯ 我是參照這一個影片來做的 一開始先抽測試液,再來放入10ml純水(蒸餾水可以嗎?),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海水(這時候我看影片好像有分兩個步驟?),接著才放測試粉末,請有在使用的前輩幫我釋疑,讓我少浪費一些測試劑,謝謝大家
近日入手了PO4.KH.CA的蛋蛋機,為了不再靠感覺養魚,不過再使用CA的時候遇到了障礙⋯⋯ 我是參照這一個影片來做的 一開始先抽測試液,再來放入10ml純水(蒸餾水可以嗎?),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海水(這時候我看影片好像有分兩個步驟?),接著才放測試粉末,請有在使用的前輩幫我釋疑,讓我少浪費一些測試劑,謝謝大家
G garyww 🏅🔰🔰 金幣 20 2020/07/01 #3 kbod95 說: 近日入手了PO4.KH.CA的蛋蛋機,為了不再靠感覺養魚,不過再使用CA的時候遇到了障礙⋯⋯ 我是參照這一個影片來做的 一開始先抽測試液,再來放入10ml純水(蒸餾水可以嗎?),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海水(這時候我看影片好像有分兩個步驟?),接著才放測試粉末,請有在使用的前輩幫我釋疑,讓我少浪費一些測試劑,謝謝大家 按一下展開…… 你的做法應該是沒錯的,但說明裡頭,這個10ml的DI水我自己試的狀態是會影響結果,用不同地方的DI水測出來的數值高低是不一樣, 搞到我自己也都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個結果
kbod95 說: 近日入手了PO4.KH.CA的蛋蛋機,為了不再靠感覺養魚,不過再使用CA的時候遇到了障礙⋯⋯ 我是參照這一個影片來做的 一開始先抽測試液,再來放入10ml純水(蒸餾水可以嗎?),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海水(這時候我看影片好像有分兩個步驟?),接著才放測試粉末,請有在使用的前輩幫我釋疑,讓我少浪費一些測試劑,謝謝大家 按一下展開…… 你的做法應該是沒錯的,但說明裡頭,這個10ml的DI水我自己試的狀態是會影響結果,用不同地方的DI水測出來的數值高低是不一樣, 搞到我自己也都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個結果
L LittleWhiteBear 💎💎💎🏆🏆 金幣 17,344 2020/07/01 #4 kbod95 說: 近日入手了PO4.KH.CA的蛋蛋機,為了不再靠感覺養魚,不過再使用CA的時候遇到了障礙⋯⋯ 我是參照這一個影片來做的 一開始先抽測試液,再來放入10ml純水(蒸餾水可以嗎?),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海水(這時候我看影片好像有分兩個步驟?),接著才放測試粉末,請有在使用的前輩幫我釋疑,讓我少浪費一些測試劑,謝謝大家 按一下展開…… 1) 蛋機開機 (顯示C1), 先剪開測試粉末備用. 2) 放入1ml測試液,再放入純水到10ml. (最好是DI, 再來是RO, 其他次之) 3) 試管放入蛋機,將10ml刻度朝前-固定方向, 按按鈕進行校正,(顯示C2) 4) 取出試管, 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0.1ml帶測水滴入試管後,放測試粉末進試管. 5) 用力搖1min, 直到沒有顆粒, 放置30sec直到氣泡消失. 6) 試管再次放入蛋機, 按按鈕進行量測 7) 讀取結果.
kbod95 說: 近日入手了PO4.KH.CA的蛋蛋機,為了不再靠感覺養魚,不過再使用CA的時候遇到了障礙⋯⋯ 我是參照這一個影片來做的 一開始先抽測試液,再來放入10ml純水(蒸餾水可以嗎?),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海水(這時候我看影片好像有分兩個步驟?),接著才放測試粉末,請有在使用的前輩幫我釋疑,讓我少浪費一些測試劑,謝謝大家 按一下展開…… 1) 蛋機開機 (顯示C1), 先剪開測試粉末備用. 2) 放入1ml測試液,再放入純水到10ml. (最好是DI, 再來是RO, 其他次之) 3) 試管放入蛋機,將10ml刻度朝前-固定方向, 按按鈕進行校正,(顯示C2) 4) 取出試管, 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0.1ml帶測水滴入試管後,放測試粉末進試管. 5) 用力搖1min, 直到沒有顆粒, 放置30sec直到氣泡消失. 6) 試管再次放入蛋機, 按按鈕進行量測 7) 讀取結果.
kbod95 🏅🏅🔰 金幣 371 2020/07/01 #5 LittleWhiteBear 說: 1) 蛋機開機 (顯示C1), 先剪開測試粉末備用. 2) 放入1ml測試液,再放入純水到10ml. (最好是DI, 再來是RO, 其他次之) 3) 試管放入蛋機,將10ml刻度朝前-固定方向, 按按鈕進行校正,(顯示C2) 4) 取出試管, 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0.1ml帶測水滴入試管後,放測試粉末進試管. 5) 用力搖1min, 直到沒有顆粒, 放置30sec直到氣泡消失. 6) 試管再次放入蛋機, 按按鈕進行量測 7) 讀取結果. 按一下展開…… 不好意思,請問DI是什麼溶液,我用蒸餾水,不知道行不行,手邊只有三胞胎的過濾水/蒸餾水/礦泉水⋯⋯
LittleWhiteBear 說: 1) 蛋機開機 (顯示C1), 先剪開測試粉末備用. 2) 放入1ml測試液,再放入純水到10ml. (最好是DI, 再來是RO, 其他次之) 3) 試管放入蛋機,將10ml刻度朝前-固定方向, 按按鈕進行校正,(顯示C2) 4) 取出試管, 接著用微量吸管吸取0.1ml帶測水滴入試管後,放測試粉末進試管. 5) 用力搖1min, 直到沒有顆粒, 放置30sec直到氣泡消失. 6) 試管再次放入蛋機, 按按鈕進行量測 7) 讀取結果. 按一下展開…… 不好意思,請問DI是什麼溶液,我用蒸餾水,不知道行不行,手邊只有三胞胎的過濾水/蒸餾水/礦泉水⋯⋯
kbod95 🏅🏅🔰 金幣 371 2020/07/01 #6 garyww 說: 你的做法應該是沒錯的,但說明裡頭,這個10ml的DI水我自己試的狀態是會影響結果,用不同地方的DI水測出來的數值高低是不一樣, 搞到我自己也都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個結果 按一下展開…… 謝謝你,只是⋯⋯DI是什麼
garyww 說: 你的做法應該是沒錯的,但說明裡頭,這個10ml的DI水我自己試的狀態是會影響結果,用不同地方的DI水測出來的數值高低是不一樣, 搞到我自己也都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個結果 按一下展開…… 謝謝你,只是⋯⋯DI是什麼
L LittleWhiteBear 💎💎💎🏆🏆 金幣 17,344 2020/07/01 #7 kbod95 說: 不好意思,請問DI是什麼溶液,我用蒸餾水,不知道行不行,手邊只有三胞胎的過濾水/蒸餾水/礦泉水⋯⋯ 按一下展開…… DI = 去離子水 礦泉水不要用 蒸餾水看是不是真的乾淨的100%蒸餾水, 可以用 三胞胎的過濾水如果有"逆滲透"膜, 就是RO水. 若單純只有濾網(棉)跟活性碳的, 就不算是RO
kbod95 說: 不好意思,請問DI是什麼溶液,我用蒸餾水,不知道行不行,手邊只有三胞胎的過濾水/蒸餾水/礦泉水⋯⋯ 按一下展開…… DI = 去離子水 礦泉水不要用 蒸餾水看是不是真的乾淨的100%蒸餾水, 可以用 三胞胎的過濾水如果有"逆滲透"膜, 就是RO水. 若單純只有濾網(棉)跟活性碳的, 就不算是RO
G garyww 🏅🔰🔰 金幣 20 2020/07/01 #8 kbod95 說: 謝謝你,只是⋯⋯DI是什麼 按一下展開…… 正確的名稱好像是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好像是純水用的吧 我也很想問一下,你測試出來的結果為何?數值會偏高嗎? 我的情形是測出來的結果都偏高,大概是490~500都有, 但我用其它品牌測都400~410而以
kbod95 說: 謝謝你,只是⋯⋯DI是什麼 按一下展開…… 正確的名稱好像是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好像是純水用的吧 我也很想問一下,你測試出來的結果為何?數值會偏高嗎? 我的情形是測出來的結果都偏高,大概是490~500都有, 但我用其它品牌測都400~410而以
bbbabab 🏆🏆🏅🏅 金幣 392 2020/07/01 #9 Hanna Ca的測試劑,很靈敏,能測2~6ppm 因此需要用純水做稀釋100倍 所以相對的,你的純水中含有鈣離子的話,也會影響數值,並放大100倍 假設你的DI,有1ppm的鈣離子,測試結果就會增加100ppm 另外,如何精準取得0.1ml的海水也會影響測試結果
Hanna Ca的測試劑,很靈敏,能測2~6ppm 因此需要用純水做稀釋100倍 所以相對的,你的純水中含有鈣離子的話,也會影響數值,並放大100倍 假設你的DI,有1ppm的鈣離子,測試結果就會增加100ppm 另外,如何精準取得0.1ml的海水也會影響測試結果
bbbabab 🏆🏆🏅🏅 金幣 392 2020/07/01 #10 RO水,是經過逆滲透膜,一般而言離子的去除率會高於九成 DI水,是指RO水,再經過H型的陽離子樹酯及OH型的陰離子樹酯,可將RO水剩餘的離子去除 一般的軟水系統:是用Na型的陽離子樹酯,主要將Ca、Mg等抓走,去除率未知 一般台灣的自來水,Ca濃度約50~100ppm 即使RO水,可以去除99%以上的離子,仍然會殘餘1ppm的鈣離子 雖然看似不多,但乘上100倍,就會影響很大
RO水,是經過逆滲透膜,一般而言離子的去除率會高於九成 DI水,是指RO水,再經過H型的陽離子樹酯及OH型的陰離子樹酯,可將RO水剩餘的離子去除 一般的軟水系統:是用Na型的陽離子樹酯,主要將Ca、Mg等抓走,去除率未知 一般台灣的自來水,Ca濃度約50~100ppm 即使RO水,可以去除99%以上的離子,仍然會殘餘1ppm的鈣離子 雖然看似不多,但乘上100倍,就會影響很大
L LittleWhiteBear 💎💎💎🏆🏆 金幣 17,344 2020/07/01 #11 bbbabab 說: RO水,是經過逆滲透膜,一般而言離子的去除率會高於九成 DI水,是指RO水,再經過H型的陽離子樹酯及OH型的陰離子樹酯,可將RO水剩餘的離子去除 一般的軟水系統:是用Na型的陽離子樹酯,主要將Ca、Mg等抓走,去除率未知 一般台灣的自來水,Ca濃度約50~100ppm 即使RO水,可以去除99%以上的離子,仍然會殘餘1ppm的鈣離子 雖然看似不多,但乘上100倍,就會影響很大 按一下展開…… 所以可以在校正("C2" stage)後, 不加入待測海水, 直接將測試粉末放進試管. 如此可得知原水的 Ca 濃度, 以便人工扣除來進行二次校正.
bbbabab 說: RO水,是經過逆滲透膜,一般而言離子的去除率會高於九成 DI水,是指RO水,再經過H型的陽離子樹酯及OH型的陰離子樹酯,可將RO水剩餘的離子去除 一般的軟水系統:是用Na型的陽離子樹酯,主要將Ca、Mg等抓走,去除率未知 一般台灣的自來水,Ca濃度約50~100ppm 即使RO水,可以去除99%以上的離子,仍然會殘餘1ppm的鈣離子 雖然看似不多,但乘上100倍,就會影響很大 按一下展開…… 所以可以在校正("C2" stage)後, 不加入待測海水, 直接將測試粉末放進試管. 如此可得知原水的 Ca 濃度, 以便人工扣除來進行二次校正.
bbbabab 🏆🏆🏅🏅 金幣 392 2020/07/01 #12 LittleWhiteBear 說: 所以可以在校正("C2" stage)後, 不加入待測海水, 直接將測試粉末放進試管. 如此可得知原水的 Ca 濃度, 以便人工扣除來進行二次校正. 按一下展開…… 不一定可以 並非所有儀器設計都可以測範圍從0開始的數值 Hanna Ca上面寫可測範圍 200-600ppm 因此小於200ppm的數值可不可信 就不曉得了
LittleWhiteBear 說: 所以可以在校正("C2" stage)後, 不加入待測海水, 直接將測試粉末放進試管. 如此可得知原水的 Ca 濃度, 以便人工扣除來進行二次校正. 按一下展開…… 不一定可以 並非所有儀器設計都可以測範圍從0開始的數值 Hanna Ca上面寫可測範圍 200-600ppm 因此小於200ppm的數值可不可信 就不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