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環境跟器材產生的熱量,都反應在多久時間上升幾度的數據上面~這個表的測試數據是空缸加水測試嗎?
可能沒考慮到燈,沉馬,造浪產生的熱量。
我的總水量是120公升
用阿提卡 1/10 HP
清晨至中午還可以到25度,
但下午1點開燈後,溫度完全壓不下來,有時會衝到27度
除了燈影響之外,也有可能是下午正是環境最熱的時間
目前先關掉一支燈,還有一顆造浪。
萬一還是壓不下來,只能調整開燈時間。
請問目前還是以20分鐘降1.4度的方式降溫嗎?我的降溫速度跟你差不多,15分鐘降1.1度。將 250L 案例用圖表呈現
案例環境
四呎側濾缸, 水量約250L
使用分離式冷水機, 主馬*1, 蛋白機*1, 造浪*4
冷水機運作 20分鐘 (0.33hr) 降 1.4度, 整個魚缸 每2小時會上升 1.4度 (25.5~26.9度間變化)
六月底的數據, 到了七八月正夏, 缸內的溫度上升的斜率會更高!
1.) 三種冷水機 啟動時段 vs 功耗 & 用電度數
=> 1/5hp 在此環境下反而是比較省電的選擇!
![]()
2). 1/15hp 啟動時段 vs 功耗 & 溫度
![]()
3). 1/10hp 啟動時段 vs 功耗 & 溫度
![]()
4). 1/5hp 啟動時段 vs 功耗 & 溫度
![]()
我目前是10分鐘初頭降1度的運作~請問目前還是以20分鐘降1.4度的方式降溫嗎?我的降溫速度跟你差不多,15分鐘降1.1度。
前陣子堆疊小活石濾材造成感溫器的位置水流較不順,從原本1.1度溫差停止運轉,變成1.5度才停止運轉,部份珊瑚有白化現象。
目前要怎麼優化我的降溫設備呢?總覺得降太快了,若把控制器更換為支援小數點的,讓降溫幅度不要那麼大,有沒有幫助呢?
有嘗試把感溫棒放在鈦管附近我目前是10分鐘初頭降1度的運作~
這種製冷能力過強的配置, 降溫時間幾乎不被環境溫度影響, 而是水流擴散限制了降溫速度~
所以你若要避免短暫時間溫度變化太快, 一個就是調整冷水機運作的溫度差, 譬如0.5度就運轉;
若是溫度控制無法設定到這麼小的單位, 則可以把溫度探頭放到接近鈦管的位置, 那當冷水機一運作,
鈦管附近的溫度就會先下降, 很快冷水機就會停止運作~
以上的操作雖然可以讓溫度的波動變小, 但冷水機就會頻繁起停, 且要耗費比較多的電...
真巧~ 我今天弄蛋白機時, 就不小心碰到了溫度探頭的位置, 造就了今天冷水機頻繁的啟動...
![]()
其實1度也還好啦~有嘗試把感溫棒放在鈦管附近
但有點難控制在0.5-1度之間
不是0.1度就是1.1度 哈哈
決定換個支援小數點的溫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