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emeion

    手撈蝶魚的疑問

    明知蝶魚難養,卻又要和其他魚混養,神仙也難為,成功之道貴在會佈局 大海中,我曾雙網圍住一隻黃火箭逼到一死角,牠已是我的囊中物,我卻放過牠,空手回台北,我不在乎油錢 理由很簡單,黃火箭尖嘴小口,進食慢,絕非我缸中魚的對手,與其死在缸中,不如留在大海 黃火箭如要混養也應和三尖火箭或難養蝶魚混養,而且進魚順序要由進食慢者先入缸,這就是佈局 你也知道魚口過多造成益菌偏弱,何不野放其他混養魚種,減少魚口量,來改善益菌 魚所以忍住不開口,是因為環境差,又強權侵凌,大自然的魚知道,寒冬過後春即來,牠哪知你的魚缸,没得循環
  2. semeion

    手撈蝶魚的疑問

    蝶魚是海水魚中公認難養的種類,再和它種魚混養,自然是挑戰自己的功力 前些日子有人討論顆粒和生餌的差異,我的觀點是: 顆粒是由生鮮青蔬或內臟經乾燥磨粉,再和稠液成顆粒,所以它的最小單位是粉末 而生餌是固態脂類消化上本來就很慢 餵食時,過濾設備如果無法完全阻擋,也會消化成最小單位,穿越白棉落入培菌區 生餌因消化慢,所以讓腐生菌容易進入培菌區,耗掉氧氣以致硝化菌或其他益菌受抑制 顆粒過量,造成粉塵進入培菌區,雖然消化快益菌也會受抑制 益菌和壞菌的比例失衡,就是蝶魚出血性紅斑的病徵 嚴重者倒缸 不嚴重者死到較少的魚隻數量,生態平衡後其他的魚會自行痊癒...
  3. semeion

    手撈蝶魚的疑問

    我專攻蝶魚十多年,缸中二隻蝶魚七年,最年輕的蝶魚也有四年了 從買魚到自己撈魚,學到很多經驗,我不賣魚,我希望保育生態 養蝶魚的一個重要法則:瞭解自己的魚缸能養幾隻魚,超過這個法則就是養不久 下藥檢疫的蝶魚,不要再標榜是手撈魚,濱海公路上的一撈魚戶,也賣白點藥,我買過從没養活過 蝶魚是珊瑚礁魚,水質環境好才有美麗的珊瑚,環境是重要的因素 養蝶魚就是在學習養殖自己魚缸的環境 下藥可矇蔽魚的感覺器官,可讓魚缸超量養殖,但超量的魚數,缸中魚可有超久的魚齡嗎?自己去探討吧!這是一門高級技術,我還不會 如果從環境下手,那淡水浴也不用了
  4. semeion

    消化菌 消化菌 一直追求消化菌量 會不會根本搞錯方向 ???

    已有那麼多魚友說出真相,篇主始終堅持在消化菌上,豈不誤導新入海水圏的學員 養海水魚没有人在培殖消化菌 你的主題是:消化菌 消化菌 一直追求消化菌量 會不會根本搞錯方向 ??? 當然已搞錯方向 消化菌(腐生菌)和硝化菌的不同生長處所,有如太極生出兩儀 消化菌越是髒亂的環境,越是旺盛 而硝化菌所處的環境,越是潔淨,越是旺盛 兩者同屬偏好愛氧的環境,競爭氧氣,自然此消彼長 所以不論你是高密度或低密度飼養,主缸的污染要完全隔絕於進入底缸中 這時強力蛋白或其他強效過濾器、過濾方式,突顯格外重要 能夠完全隔絕污染,底缸的硝化菌培殖面積,當然是越多越大越好了...
  5. semeion

    FO缸真難養

    以我個人說,如果用藥物檢疫來養魚是掩耳盜鈴 那麼在主缸下藥不就是掩耳丟手榴彈 回到你的主題:FO缸真難養 海水魚真的很難養嗎? 以坊間書局的這一本書:彩色觀賞魚一書來做為養殖難易度的基準 圖片來自:https://www.maplebook.com.tw/books.php?action=books_inside_image&bId=640 打開書本,400種海水魚,難養的都集中在蝶魚有10種,大、小蓋刺科魚才只有1種…… 書中並没有太多難養的海水魚,為何華人網站中,比比皆難養 譬如:普通蝶魚、石美人、火焰仙、海神仙、魚醫生、以至於雀鯛科的小丑魚...
  6. semeion

    FO缸真難養

    檢疫缸隔絕病菌的養法,對我來說是掩耳盜鈴 先從正面說:如果魚隻是從魚友或水館的魚缸來,來源的缸已患病,當然隔絕養殖,讓病媒體在檢疫缸中發病,才不會傳染主缸,但有一疑點,為何在他人的缸子,你没從魚的體色、體形、游姿、活潑度或其他魚隻去發現魚有問題 再從負面說:你的魚缸長年養下來,只有五隻魚能完全不生病的存活度,如果你用藥物檢疫後,當然可以放入15隻魚,也不會長白點,但長期下來,你會發現寒暑交替就會有白點,甚或其他疾病發生,絕對不可能15隻都存活 站上很多魚友的案例,為何水質數據都最棒,還是倒缸
  7. semeion

    FO缸真難養

    小賴大自D的蛋白機,主缸水先入蛋白,再入過濾缸培菌 這種徹底過濾的方法,非常佩服,將來我設缸必定會這麼做 這是以前看你的文章時,留下深刻的記憶 我純養魚,主攻:基礎養殖 二百多公升的魚缸僅四條魚:2008年7月的柑仔蝶,2008年11月的咖啡關刀,2009年6月的月光蝶和2011年4月的黃網蝶 如果到今年的十一月時,就有二隻蝶魚養七年了 以基礎養殖,没什麼技術可言,只要觀察大自然,效法大自然就行了 養魚不要下藥,對水對温是唬弄人的 我没有使用加温器,全年魚缸水的温度在17゜到30゜任其震盪,都不會有白點病的發生...
  8. semeion

    判斷魚的公母

    網路搜索來的,不知對你有否幫助 花蓮縣水産培育所有在繁殖: http://hlab.hl.gov.tw/files/15-1030-13174,c485-1.php http://hlab.hl.gov.tw/files/15-1030-13292,c488-1.php 奇摩知識家有公母魚區分解說: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51102175
  9. semeion

    請問黑魔刀

    我也和你一樣二尺缸 曾養過一對雄貓蝶,很會打,完全不讓配偶吃糧,所以二尺缸絕對不再養一對的蝶魚,以免重蹈覆轍 這種小缸同種蝶魚不要複數飼養,曾養人字蝶數隻,打到最後没半隻 也曾同時養體型相差很大的黑影蝶,偶爾小追,相伴兩年多,最後小隻被大隻追到跳缸亡,大隻幾個月後竟因我在魚缸前一個無心的小動作,驚嚇跳缸亡 以二尺缸而言,關刀只能養一隻,即使不同種的關刀也會打鬥到死亡 關刀和海神仙同屬拉長絲鰭的魚種,也很難同時養於小缸...
  10. semeion

    白點

    與David2772大的做法相同 我是從2013/01月洗缸忘了插回加温器,最低水温17度魚也没事 所以到現在都没有想要再使用加温器,現今水温不是17゜就是20゜ 因而瞭解到温度不是魚隻死亡或生病的肇源 而是温度改變了硝化菌或益菌增殖,導致魚隻免疫出漏洞而長白點病 所以控制你的魚隻數量和過濾缸中的培菌面積的對比,就不會有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