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emeion

    請問有人用上部過濾的嗎

    版上有位台南的施先生有二十幾年的養功,是用上部過濾的,可給你參考或向他請益 http://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262122
  2. semeion

    閒聊 本事 與 能力 有什麼不同?? (請進)

    我覺得這一篇解釋的好 就我個人的解釋也是如此 本事的本字,是本來俱有,事是把事情處理好 如:王文洋因為是王家的長子,他有本事拿到王家的遺産 能是指能量,力是指發輝 如:王雪紅她拿王家的錢,有能力創造出世界知名的公司
  3. semeion

    鰈魚真的難開口!

    如果純顆粒還好,若有加入海鮮,如蛤蜊或其他活體東西,最好不要 站上之前有人討論,把食物冷凍殺菌,那是很奇怪的論調 食物還是新鮮最好 做一顆蛤殼的顆粒食物,手藝熟練的話不需要幾分鐘 最初,我也曾冰過,但為求新鮮總不能退冰吧 吃冰冷的食物,只見蝶魚猛搖頭,不知長久餵食會不會腸胃炎 如果可以還是少量多次做,比較新鮮不變質
  4. semeion

    鰈魚真的難開口!

    先將蛤蜊一顆用菜刀從中剖開 把肉取出,去掉黑黑內臟,水龍頭再輕洗一下肉,較不腥和去細菌,順便把殼洗淨放一邊 蛤肉稍弄乾,放砧板上,左左右右,上上下下,肉翻面再左左右右,上上下下... 剁個千刀使碎不成形,不要偷懶,再剁 拿一個泡高山茶的小磁杯,先倒些顆粒粉,再把蛤泥丟入 拿一支吃布丁的小膠匙,不停的把肉泥翻轉,太稀就再加顆粒粉,太硬就加水 最後顆粒的油脂搗出來,就不會粘住磁杯了,就是小湯圓了 把殼拿來,用吹風機吹乾,殼還最熱時,把肉丸放入,壓一壓就粘住了,魚在吃也不會掉 如果純吃顆粒,就顆粒粉加水、加果汁、加什麼都行,一樣的做法
  5. semeion

    什麼情況下魚會搞成這樣子 ?

    養海水魚主要在培菌,可是很多人,有看没有懂 只看到別人漂漂亮亮的缸和魚 卻忽略過濾器的設置 舉站上養魚達人 全哥的缸子為例 還好全哥無私的分享他的底缸 舊缸:注意411樓的培菌量 http://www.ph84.idv.tw/vbb/showthread.php?t=238766&page=35 和新缸的濾材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SszXVWYDg 所以加把勁在過濾上用心,才不會和錢過不去 我深信,你的魚口和底部的濾材不成比率
  6. semeion

    為何魚一直養不到兩個禮拜就依序死亡?求救高手

    二位魚友給你的建議是對的 玩海水魚是在玩細菌,蛋白只能除污,没有培菌的功能,主缸的活石有好菌,但也會被吃菌的原蟲給吃掉,不要寄望主缸的好菌
  7. semeion

    鰈魚真的難開口!

    只餵Tetra單一種顆粒而已,冬瓜蝶是因專食瑚珊類,對硬硬的顆粒無法入口 才要將顆粒磨成粉,再用海水或果汁或任何液體都行,調和顆粒粉搓成湯圓,按壓在蛤蜊殼上讓牠吃,飼料不要迷失於什麼品牌,大同小異 水質有没有問題,看有没有白點就知道,有白點就是系統失衡,最好就不要養那麼多魚 温度越低,細菌繁殖就越遲緩,温度太高含氧降低,好菌也會變遲緩,所以我是用白點來決定魚口數,一年中冬寒夏熱,缸中的魚口數能夠一整年都没長白點,那代表不論你的水量是多少,只能養這麼多的魚而已,這是我自己的理論
  8. semeion

    鰈魚真的難開口!

    送人或放生吧 虎皮蝶是蝶魚中没什麼難度的魚種 我曾在海中捉一隻,約十公分的成蝶 入缸第一天即咬顆粒也即吐出 第二天再多的顆粒也吃下肚,如書本所說是不用馴餌的一隻魚 半年後,在夏天温度升高下才死掉,這種蝶魚都在十公尺以下深度才會發現 淺礁區完全没看見,是否温度因素還是魚口密度造成死亡,還待未來實驗 蝶魚是公認的,海水魚中有難度的魚種 所以有確認要養蝶魚,理應空缸前先把牠馴養好,讓牠有地盤,再養其他魚種 蝶魚依附在珊瑚礁區成長,珊瑚礁的水質是所有海水域最棒的 蝶魚一經化學藥劑檢疫,不知是內臟灼傷,還是其他因素,很難開口,也難養
  9. semeion

    請問何處買濾袋

    提供的網頁,没法連結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407211785671 不知這一個有没有符合樓主要的
  10. semeion

    混養缸裡的魚中了白點, 奇蹟似的控制住病情了!!

    陳述很道地,現在的赤子版主,也是往這一個方向研究 確實環境是白點的主因 各位是以各種試劑做為水質的標準,而我是以白點做為水質好壞的指標 海水和空氣一樣,做為傳導生命的基質,没什麼好壞 原住民被趕入森林,空氣比平地人好太多,但平均壽命卻比平地人低 只要維持和珊瑚礁水質一樣的比重 培菌面積的多寡是決定水質的因素 我已經快一年没換水,會持續下去,直到缸中的魚出現白點,有疾病才會中止 只要能夠三年不換水、無疾病、不死魚,代表這是一個平衡的缸子,如海洋、湖泊或池水一樣可以完全不用換水 高密度的養殖並不困難,只要對等比率增加底缸的培菌面積,就可達到,這是基礎科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