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

    新手買軟體之前的摸索

    如何觀察 軟體 受損? 這點就比較 適合 開燈前 觀察 尤其是 長觸手 吸水擴充面積大 的石珊瑚 與 大型海葵 我會建議你 開燈前 去探視一下 通常 骨骼外露 也就是 共肉受損 多是在 收縮的情形下才能看到 至於 軟珊瑚 展開後表皮要平滑 若有 皺折 部分糾結 可能都是 採收過程 弄傷 不硬不軟的 最好分別 因為 骨針 會外露凸出很多 表面有顆粒狀的 通常會有比例排列 如果你看到 少了幾顆 或 部分持平 也都是之前受損過 這些都是 簡易 辨別基礎 而且也容易復原 比較嚴重的是 潰爛 大面積破損 及 看似正常 但是會持續冒煙 或 製造黏膜 這些就要深思 能力範圍內 該不該購買
  2. W

    DIY 致冷晶片冷卻系統

    建議 還是直接 對水接觸降溫 用過多的 傳導介質 來降溫 同等 增加水容積
  3. W

    請問有養軟體和魚的換水頻率多久較合適?

    純屬建議 使用海鹽 半個月換水 15%以上 使用天然海水 一個月換水 15%以上 都不換水 那一定要 淨水 無淨水 保證下場漸差 都不換水 只添加 微量元素 可維持軟體活性 但是比較奇怪的是 高等藻類會完全停止生長 相對的 軟體也看不出比較明顯的 共肉生長 但是只要一換 天然海水 差別可就大了
  4. W

    新手買軟體之前的摸索

    [這篇文章最後由winwmv在 2008/09/12 10:37am 第 1 次編輯] 小懶兄 呵呵.... 閒來幾筆 淺談淺談啦! 我想說是 針對軟體 就在這區下筆 新手區包含很廣 其實我發現 很多軟體 在長時間漸漸累積 no3 下 是可以在 60mg/l 也不會死亡 狀況也還不差 算是不盡責之下的另外一個驚訝發現! 包刮 氣泡珊瑚 紐扣珊瑚 珍珠珊瑚 印尼虎耳 五爪貝 紅櫻桃仙人掌 砲仗花 藍海綿 硬管蟲 香菇 八爪...... 真是意料之外!
  5. W

    新手買軟體之前的摸索

    我是永遠的新手 因為如此 才能發現新知識 ^^ 有些小心得和新手同輩分享一下下[今天比較閒啦!] 新手們 在硬體設備方面 拜了科技的進步之賜 我想不會有太多 徬徨 但是在 軟體 方面可能就會 三心二意 踏入這門之前 新手一定要守本份 因為這是另一個充滿多彩的[生命體]世界 功課一. 多蒐集 相關書本[不要偷懶以後可省很多時間和金錢及維持寶貴生命] 但是現在 網路發達 有人會說 落伍了 呵呵..... 也對啦! 不過我翻書比你上網還快 哈哈 而且通常網路問題都沒下文 功課二. 多跑水族館 少開口 守緊荷包 用看的 看什麼??? 辣妹嗎? 你很想啦! 不過水族館...
  6. W

    海水素都是灌水貨??

    原來是用 23 度 26度以上 這樣差不少 約 0.002 怪不得老覺得 海水素 無法泡到它號稱的水量
  7. W

    [分享]針馬改裝 硬生化綿...50% 以上 UP

    軟的也可以很綿密 看你用什麼觀念去 改 http://www.ph84.idv.tw/cgi-bin/board/topic.cgi?forum=19&topic=1171
  8. W

    [分享]針馬改裝 硬生化綿...50% 以上 UP

    生化棉 好熟悉喔! 呵呵........
  9. W

    請問蛋白機內最好的水流方式

    這應該用 兩個角度來看 從 收集杯 來看 杯內水表面越穩定越好 氣泡累積速度平均穩定擴散堆積 聚集量大 從 反應槽 來看 拉長 水 與 氣泡 接觸摩擦時間有利帶走有機質 所以 漩渦式路徑 比較好 但是 氣泡內表面積小 飽和時間短 所以用 直流 由下往上 堆積 只要反應管高度夠既可 -=-=-=- 以下內容由 winwmv 在 2008年08月30日 11:04pm 時新增 -=-=-=- 漩渦式 適合短管大直徑 反應槽 但會有一個缺點 收集杯 內氣泡容易擠壓破掉 也是個小缺點
  10. W

    LED改裝大成功^^

    焊接高瓦數LED 最好使用 40-60W 烙鐵 溫度擴散吸收最剛好 因為 LED 晶圓連接底下 散熱片 時 熱擴散很快 使用 30W 很難焊接 若使用超過 60W 以上又太大 容易過溫傷到 封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