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

    鋪設底沙後如何讓系統更穩定

    兩尺缸又是薄砂,就不用對翻砂生物期待太多了。砂面一旦開始長藻,通常藻的成長速度都遠大於生物翻砂的速度。想辦法讓水流能掃過砂面,配上定期清砂,效果會比較好。
  2. X

    SPS燒頭🔥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我自己的經驗會做兩大分類: 燒頂: 營養跟不上光,營養包含SPS可以利用的各種有機物,和KH/Ca等巨量元素 脫底: 光跟不上營養 水質不穩定的話,則兩種都有可能
  3. X

    為魚缸的背景上色

    我是黏靈芝,生長速度和微孔差不多,但如果哪天不想要的話,黏在牆上的靈芝很容易整座拆下來,微孔則不太容易清理乾淨。 試過鈕扣,但增生速度快的通常是便宜鈕扣,長成一片時看起來反而不美觀,這時會想下氫氧化鈣清掉它。 也試過舖草皮,不知道什麼原因,我缸裡的草皮不會往玻璃面爬,它只會爬在溢流區那面壓克力材質的牆上,因此失敗。 曾經想試黏長枝或雙色DG類的,但反覆黏了幾次都失敗,黏不住,可能我用北迴的技巧還不夠純熟。 如果考慮會不會有污物沉積的問題,微孔或DG確實是比較好的選擇
  4. X

    想請問厚沙系統怎麽設置

    沒問題啊,移舊濾材和舊缸水當過渡期的緩衝當然好
  5. X

    想請問厚沙系統怎麽設置

    依砂的粒徑不同,單位空間的砂重量多少會有一點差異。以厚砂常用的0~2號砂來說,每立方公分的體積用1g算,90 x 60的缸用70kg,大約可以舖滿12~13cm。 舖厚砂用不用充水板其實都可以啦,都是很多人在使用的方式,既然那麼多人用,表示兩種方法都可行。重點是要對厚砂有愛,不然你每次上8.4,都會看到很多很多勸退厚砂,甚至勸退舖砂的討論,沒有愛是撐不下去的。 另外對於將砂分層舖進去這件事,我個人比較偏反對意見。因為我自己的觀察來看,厚砂砂層在不同深度的生態系和化學作用其實都不一樣,用3cm養到位,然後補到4cm...
  6. X

    台灣薄荷蝦

    我也看過這張圖,印象中我是在cmfish或微信群上看到的,該文說6種裡只有一種還是兩種會吃垃圾海葵。 在看到那篇文章之前,我買了四或六隻薄荷蝦,最後只剩下一隻。在它消失前確實是把我舊缸的垃圾海葵完全消滅,而且再也沒有復發過,所以我當時曾懷疑是不是因為吃光垃圾海葵後餓死的。但只能滅aiptasia這種,對梅干海葵manjano無能為力。 最近這缸換了柴魚來處理,感覺消滅速度更快,佈滿整個底缸的垃圾海葵在幾天內就消失殆盡。而且因為會衝餌,存活率比薄荷蝦高很多。不過目前還不知道會不會咬其他珊瑚,有待觀察。我倒是希望它能把太泛濫的鈕扣處理一下........可惜它似乎沒這個意願。...
  7. X

    请问弯弯朋友们有什么物流可以发到大陆

    以前還蠻常逛cmfish的,有陣子發現"最新回復"裡二手文和販賣文愈來愈多,後來又開了另一個興趣,就大約有一年多時間沒再去看過。 前陣子想起來又上去逛了一下,認真討論的文真的好少,想想真是有點可惜。
  8. X

    請問大家出國10多天家裡完全沒人 魚該怎麼辦

    只是提醒一下,小騎士潑出來的水是海水,補回去的水也必須是海水,這樣才能維持鹽度的固定。而且40 x 40 x 30的水量並不大,補水時鹽度動盪應該蠻大的,建議定期確認一下鹽度,對魚也會比較好。
  9. X

    [更新]兩尺缸內的毛毛藻問題

    「系統」面的建議,不知道清理活石縫隙算不算?觀察一下那些毛毛藻是不是從活石比較容易堆積的死角開始長出來,是的話,定期拿一顆小馬達把活石死角的碎屑吹出來,讓它流到白棉上或被蛋白處理掉。 另外也建議注意什麼樣的水質和餵食比較容易長這種藻出來,也許會找得到方向。
  10. X

    藻桶的藻怪怪的

    以藻桶的設計來說,我會傾向是目前的缸況本來就容易長出綠泥藻,而藻桶裡的環境更適合它,所以長在這裡。但某個程度上來說也是好事,因為它不會長去主缸裡,造成更大的麻煩,這也是藻桶/藻缸這些東西的本意。 解法也很簡單,你就讓它長,長出來就移除,同時改善水質。等改善到不會長出泥藻的程度,它自然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