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瓦數不用太在意,看珊瑚表現去調整就對了。比方你注意到鈕扣會伸長脖子,就代表光不足了,需要增加。 NO3要搭配著PO4一起看會更有幫助,建議測一下。 中間藥水的部分沒用過,不熟悉。全要素可能可以停下,感覺你的珊瑚沒那麼多,換水足夠一般需求。 蛋白一般是收集盒高一點打比較乾,移除污染的效率低。低一點打濕泡,效率高。其他就換水的總量和頻率能做一些調整吧。
  2.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調整光譜之後都會有一段過渡期,這時藻相水質會變化,可能你水裡本來就累積了一些東西,之前是因為光照不足,連藻都長不太出來,現在才慢慢長出來。這也是為什麼調光譜和強度不要太快的原因。 但長藻不是壞事,它反應了你的水質,水裡有什麼,就長出什麼藻。最簡單的處理方式是讓它長出來,它會吸收聚集水中的污染物,然後以手動或引入除藻生物之類的方式把它移除掉。長遠來說還是要搭配水質測量,調整蛋白、換水、餵食等等,讓水中的營養足夠供應珊瑚成長,卻又不至於太多而敗壞水質。...
  3.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強度調整的幅度很難建議一個標準,假設是我自己的缸,會抓大約兩週~一個月左右讓時數和強度都到位,每天調一些。 鈕扣可以像左邊的奶嘴一樣,放在獨立的造景石上。 剪掉當然是最快的處理方式,如果夠大片,賣個小錢或送附近魚友也都不錯。
  4.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時間和強度都慢慢調整,先調時間或強度都沒問題。 提醒一下,如果它是比較低價的鈕扣,最好不要直接黏在主要造景上。低價的鈕扣一般繁殖力都很強,當你熟悉照顧之後,如果它在主造景上蔓延開來,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右邊地上的草皮(?)也是一樣,接觸到主景之前要提前處理。
  5. X

    我的鈕扣是不是長脖子品種?

    猜測你的總光照時間和強度都不夠。 假設你單個通道的最大強度決定在90%,依之前使用AI系列的經驗,首先第二~第四通道都開到90%,最下兩個白光通道可以在90%的1/3~1/2之間,依水質調整,一般來說我選擇NP愈高,白光愈強,NP低則反之。最後紅綠兩個通道用來調節視覺效果,通常不要大於白光,但影響應該不大。 時間部分,扣除頭尾漸強、漸弱的時數,至少要9~10小時以上,最後再依珊瑚的變化決定總時數和燈的高低位置。
  6. X

    冷水機是否需要止逆閥

    如果你用的是側濾缸,不會有淹水的風險,因此假設你是底濾缸,這時要檢視你冷水機的入口和出口怎麼配置。 假設你的配置是從底缸用沉馬經冷水機打到主缸,停電時確實是有淹水的可能性,預防的方式和一般的底濾缸主馬上水設計差不多,用破虹吸、止逆閥等方式處理,多用幾種也行,只是多耗一點點的電費。 若你的配置是從底缸經沉馬回底缸,我想不到任何停電時淹水的風險,應該不用擔心。 如果是那種主馬一分二走兩邊的情況,這就比較複雜了,沒辦法隔空給建議。總之以底濾缸上水預防回流的想法去設計,基本上概念是相同的。
  7. X

    鋪設底沙後如何讓系統更穩定[更新]

    兩尺缸又是薄砂,就不用對翻砂生物期待太多了。砂面一旦開始長藻,通常藻的成長速度都遠大於生物翻砂的速度。想辦法讓水流能掃過砂面,配上定期清砂,效果會比較好。
  8. X

    SPS燒頭🔥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我自己的經驗會做兩大分類: 燒頂: 營養跟不上光,營養包含SPS可以利用的各種有機物,和KH/Ca等巨量元素 脫底: 光跟不上營養 水質不穩定的話,則兩種都有可能
  9. X

    為魚缸的背景上色

    我是黏靈芝,生長速度和微孔差不多,但如果哪天不想要的話,黏在牆上的靈芝很容易整座拆下來,微孔則不太容易清理乾淨。 試過鈕扣,但增生速度快的通常是便宜鈕扣,長成一片時看起來反而不美觀,這時會想下氫氧化鈣清掉它。 也試過舖草皮,不知道什麼原因,我缸裡的草皮不會往玻璃面爬,它只會爬在溢流區那面壓克力材質的牆上,因此失敗。 曾經想試黏長枝或雙色DG類的,但反覆黏了幾次都失敗,黏不住,可能我用北迴的技巧還不夠純熟。 如果考慮會不會有污物沉積的問題,微孔或DG確實是比較好的選擇
  10. X

    想請問厚沙系統怎麽設置

    沒問題啊,移舊濾材和舊缸水當過渡期的緩衝當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