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

    表孔微孔傻傻分不清楚

    海葵的話Indo-Pacific Corals其實也有包含在內了,至於專門的圖鑑或資料庫我目前倒還沒有看過比較新的。 不過這本的分類有時候會參雜一些作者自己的觀點,所以不見得會和其他資訊一致。但他通常都會解釋自己為什麼要那樣分,多數原因我覺得也還算合理。 海葵比較麻煩的是他們的分類到目前都還是亂七八糟的狀態,某些情況下俗名搞不好還比學名穩定。所以要搞懂確切的身份常常會需要進行更多的身家調查。...
  2. J

    SPS, LPS, Soft Coral 品種中英文對照表

    我曾經有想過弄個類似的東西,但最終還是作罷了。 原因一來是珊瑚種類實在是太多了,真的要整理成一篇貼文的話恐怕會長到爆炸,撰寫也要花超多時間。 二來玩家間的俗名往往超級混亂。同一種珊瑚可能有好幾個俗稱;反之同一個名字也可能會被丟到一堆珊瑚上。即使是學名仍舊常常在水族界中被大規模誤用,有時甚至到了你拿正確名字搜尋反而找不到東西的程度。因此若要把這些資訊全都考量進來的話文章內容又會變得更長了。 真的要搞我覺得主題式的介紹會比較實際一點,之後有空我再來寫幾篇試試水溫。
  3. J

    表孔微孔傻傻分不清楚

    市場上比較常看到的雀屏其實多半是片狀生長的種類,像是P. cactus, P. decussata, P. frondifera 他們也常常被叫做八仙或是洋芋片來賣 Stylocoeniella是我筆誤沒錯,打太多學名腦袋有點當掉了,以後還是乖乖複製貼上就好:em01: 惡魔糖的確通常是會被老外叫作electric daisy stylocoeniella,我一直以來也都當他是合星。 不過在我看了自己手邊的幾顆和網路上的照片一段時間現在也不太敢肯定了,我覺得也有一點概率是某種Porites。 之後我有空再剪一片泡漂白水看看骨骼,不然這東西太粗勇了根本很難養到見骨……...
  4. J

    關於NP有黃金比例嗎

    https://www.ph84.idv.tw/forum/threads/409600/ 我在這篇裡頭有提到我對於比例的觀點,可以參考一下。 不過如果要一個直接了當的答案的話就是NO,沒有什麼黃金比例,這題gpt純粹是在唬爛…… 順帶一提雖然我不認為Redfield ratio對於玩家而言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但gpt就連用這比例換算的答案也完全錯了。
  5. J

    表孔微孔傻傻分不清楚

    被泛稱“M屬”或“微孔”的東西的確是多到可以寫一整篇文章的程度。 當然他們多半不是太難養的東西,所以分不清楚到是不太至於影響到實際飼養,不過如果全部都當同個東西的話我是覺得就忽略掉很多不同類群各別的特色和多樣性了,實在是有點可惜。 之後有空我是有在想寫個一系列文章來分別針對不同科的珊瑚作介紹,希望可以稍微讓大家了解一下缸內的珊瑚們到底是什麼來頭。 今天剛好沒帶相機,就先丟一些舊的照片隨意聊聊吧。 手邊另一顆偶爾會毛到有點噁心的Porites(印象中是幾年前墾丁野採的),小開狀態可以看到微孔典型的密集分布蜂窩狀珊瑚孔。我目前是比較想找分枝狀的種類,不過已經好久沒在市場上看到了。...
  6. J

    貝越來越大怎麼辦

    五爪貝也只是硨磲亞科(Tridacninae)物種的統稱而已 你這顆應該是Tridacna squamosa,完全體可以長到接近四十公分
  7. J

    終於擁有的三尺缸

    應該是淡色長腳蜂 他們的巢通常只會用個一年左右,之後就會離開找新家了
  8. J

    鐵牛上的小黃點是什麼?原來是紅火蟻-加除蟲記錄

    其他骨身上高概率也已經有了 如果沒有比較重視又抓不出來的蝦蟹的話我應該會直接來一發倍脈心
  9. J

    使用生成式AI處理水族問題的注意事項

    AI mode我倒是一直都沒點進去看它到底是幹嘛用的。不過有辦法指定搜尋範圍的話那的確就好很多了。
  10. J

    使用生成式AI處理水族問題的注意事項

    以水族相關資訊來說用英文確實通常會好非常多,但若是用中文問的話可能因為整體資訊比較少的緣故所以很容易會被少數網頁給蓋掉導致出現奇怪的結果。 另外搜尋AI在挑參考資料時似乎有一些偏好。像是商家網站或政府網站就非常容易被選到;反之論壇資訊的話則很少出現(這點中英文都一樣)。 下面我在無痕分頁試了“如何補充海水缸的kh和ca”和“如何處理海水缸中的鼻涕藻”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雖然不算太慘但參考資料幾乎完全被藍箱的蝦皮賣場給佔滿了 第二個問題大概也是因為資料量太少導致回覆被一些淡水缸的資訊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