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現了一個白目事件, 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讓大家不會跟我一樣笨….
這幾個月, 我的魚缸受到疑似 cyano-, dyno- 這類很麻煩的藻類問題, 甚至曾經把魚撈出來主缸關燈一個月, 但是還是無法斷根. 在RC上面看了很多討論, 雖然沒有篤定且有效的結論, 大家普遍的建議還是注意控制磷酸鹽的濃度.
昨天懷疑, 會不會是我用自來水曝氣後泡人工海水, 而自來水裏面的磷酸鹽含量太高了. 因為一直有在用ROWA, 所以沒有經常實際量測PO4- 的濃度. 結果使用Hanna 光學測量儀實際測量後, 發現缸裏的PO4- 已經高達 0.18 ppm, 而家裏的自來水的PO4- 濃度則是大約 0.25 ppm. 這比起 ROWA 說明書建議的, 海水缸中應將磷濃度維持在 0.015 ppm 以下, 差距真是慘不忍睹.
本來以為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之一), 我開始考慮也許以後泡海水都用濾水器的出水好了. 一直以來我是用濾水器的水來補淡水, 因為直覺上認為, 把人可以拿來喝的飲用水, 用來補淡水, 真是負責任的主人的表現啊~
為求嚴謹, 我把濾水器出水也拿來測一下磷酸鹽濃度, 結果很傻眼的是, 磷酸鹽濃度高達 1.6 ppm. 一時間問題變得複雜了, 我不知道這是取樣問題, 測量問題, 還是儀器/ 試劑問題.
經過了很多次交叉比對跟重複實驗, 我認為儀器/ 試劑應該是OK的. 於是我的緊張從
“原來我把 1.6ppm濃度的水拿來補淡水, 當然磷酸鹽濃度超高, 而且藻類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變成
“原來我一直在喝高濃度磷酸鹽的飲用水, 虧我還買了很好的濾水器, 這算不算謀財害命啊….”
因為已經半夜了, 花了許多時間在網路上找資料, 發現的結果歸納在下面讓大家參考:
1. 原來我用的濾水器 (Everpure QL3/ H104, 為了避免水垢 (limescale) 的產生, 加入了 "複磷酸鹽"來抑制沉澱. 簡單說我是自找麻煩, 怨不得人~
2. 衍生的問題是, 那麼喝到高濃度磷酸鹽的水, 對人體會不會有影響呢?打去問Everpure 台灣的客服跟水檢室, 回答的小姐都沒辦法正確說出個所以然. 我自己查了一些資料的結果發現:
A) 台灣跟美國的健康飲用水規格, 都沒有明確規範磷酸鹽的濃度. (因此 “也許"比起重金屬這類的物質, 磷酸鹽對人體的影響要低得多)
B) 我在網路上找到的一段敘述說, “The amount of Phosphate in water is not regulated, but the WHO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has provided a maximum 'safe' level of around 5mg per litre, and the RDA (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 should not exceed 800mg.”, 也就是說,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在5ppm 以下的磷酸鹽濃度都還算安全 (所以我喝1.6ppm的應該不會太快死掉…)
C) 盡信書不如無書, 於是我去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找了一陣子, 可惜的是我在這邊找了很久 http://www.who.int/water_sanitation_health/dwq/gdwq3rev/en/index.html , 裏面對很多物質的安全濃度都有規範, 但是我找不到有關磷酸鹽的部分. (也就是說, 我喝1.6ppm 的會不會很快死掉, 又不一定了…)
說了一大堆, 主要是分享這個笨經驗, 讓大家不會重複我的錯誤. 另一方面想想, 加了 0.25ppm 的人工海水跟定期補充 1.6ppm 的淡水, 魚缸還維持在 0.18ppm, 這是應該高興ROWA有發揮功效囉….. Orz
另外我想請教有經驗的魚友, 我想正確的方式應該要用RO/DI 水來泡人工海水 (是這樣嗎?). 不過我完全沒有使用 RO/ DI 水的經驗, 比方說是不是普通的水龍頭接一些東西就會跑出 RO/DI 水? 設備到哪邊購買? 安裝環境的需求?
希望能得到一些指導, 謝謝大家~
這幾個月, 我的魚缸受到疑似 cyano-, dyno- 這類很麻煩的藻類問題, 甚至曾經把魚撈出來主缸關燈一個月, 但是還是無法斷根. 在RC上面看了很多討論, 雖然沒有篤定且有效的結論, 大家普遍的建議還是注意控制磷酸鹽的濃度.
昨天懷疑, 會不會是我用自來水曝氣後泡人工海水, 而自來水裏面的磷酸鹽含量太高了. 因為一直有在用ROWA, 所以沒有經常實際量測PO4- 的濃度. 結果使用Hanna 光學測量儀實際測量後, 發現缸裏的PO4- 已經高達 0.18 ppm, 而家裏的自來水的PO4- 濃度則是大約 0.25 ppm. 這比起 ROWA 說明書建議的, 海水缸中應將磷濃度維持在 0.015 ppm 以下, 差距真是慘不忍睹.
本來以為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之一), 我開始考慮也許以後泡海水都用濾水器的出水好了. 一直以來我是用濾水器的水來補淡水, 因為直覺上認為, 把人可以拿來喝的飲用水, 用來補淡水, 真是負責任的主人的表現啊~
為求嚴謹, 我把濾水器出水也拿來測一下磷酸鹽濃度, 結果很傻眼的是, 磷酸鹽濃度高達 1.6 ppm. 一時間問題變得複雜了, 我不知道這是取樣問題, 測量問題, 還是儀器/ 試劑問題.
經過了很多次交叉比對跟重複實驗, 我認為儀器/ 試劑應該是OK的. 於是我的緊張從
“原來我把 1.6ppm濃度的水拿來補淡水, 當然磷酸鹽濃度超高, 而且藻類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變成
“原來我一直在喝高濃度磷酸鹽的飲用水, 虧我還買了很好的濾水器, 這算不算謀財害命啊….”
因為已經半夜了, 花了許多時間在網路上找資料, 發現的結果歸納在下面讓大家參考:
1. 原來我用的濾水器 (Everpure QL3/ H104, 為了避免水垢 (limescale) 的產生, 加入了 "複磷酸鹽"來抑制沉澱. 簡單說我是自找麻煩, 怨不得人~
2. 衍生的問題是, 那麼喝到高濃度磷酸鹽的水, 對人體會不會有影響呢?打去問Everpure 台灣的客服跟水檢室, 回答的小姐都沒辦法正確說出個所以然. 我自己查了一些資料的結果發現:
A) 台灣跟美國的健康飲用水規格, 都沒有明確規範磷酸鹽的濃度. (因此 “也許"比起重金屬這類的物質, 磷酸鹽對人體的影響要低得多)
B) 我在網路上找到的一段敘述說, “The amount of Phosphate in water is not regulated, but the WHO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has provided a maximum 'safe' level of around 5mg per litre, and the RDA (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 should not exceed 800mg.”, 也就是說,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在5ppm 以下的磷酸鹽濃度都還算安全 (所以我喝1.6ppm的應該不會太快死掉…)
C) 盡信書不如無書, 於是我去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找了一陣子, 可惜的是我在這邊找了很久 http://www.who.int/water_sanitation_health/dwq/gdwq3rev/en/index.html , 裏面對很多物質的安全濃度都有規範, 但是我找不到有關磷酸鹽的部分. (也就是說, 我喝1.6ppm 的會不會很快死掉, 又不一定了…)
說了一大堆, 主要是分享這個笨經驗, 讓大家不會重複我的錯誤. 另一方面想想, 加了 0.25ppm 的人工海水跟定期補充 1.6ppm 的淡水, 魚缸還維持在 0.18ppm, 這是應該高興ROWA有發揮功效囉….. Orz
另外我想請教有經驗的魚友, 我想正確的方式應該要用RO/DI 水來泡人工海水 (是這樣嗎?). 不過我完全沒有使用 RO/ DI 水的經驗, 比方說是不是普通的水龍頭接一些東西就會跑出 RO/DI 水? 設備到哪邊購買? 安裝環境的需求?
希望能得到一些指導,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