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jackchen 🔰 金幣 0 2012/04/08 #1 我從小雖然對海水魚有興趣,無奈家裡設備不足,早期多只是看看 在80~90年代,卻有「兒童科學刊物」,飼養海水魚的插圖,多是「氣動(打氣機)+浪板」,我少年時期養淡水魚的經驗,那個氣動的推力,好像滿小的吧? 然而(2000)有幸在圖書館看了陳正平老師於70年代著「在台灣的海水魚」,其中提到「只有底部浪板+珊瑚沙是最好的過濾,其他都不適合海水魚」 我有再版上看過一些海水魚玩家早期說用上部過濾,而且依照空氣交換(撞擊水面)、過濾原理,理應也是上部過濾適合fo(不適合裝底部溢流的情況下) 真的有先進早年以「氣動浪板」成功養活大量海水魚的經驗?
我從小雖然對海水魚有興趣,無奈家裡設備不足,早期多只是看看 在80~90年代,卻有「兒童科學刊物」,飼養海水魚的插圖,多是「氣動(打氣機)+浪板」,我少年時期養淡水魚的經驗,那個氣動的推力,好像滿小的吧? 然而(2000)有幸在圖書館看了陳正平老師於70年代著「在台灣的海水魚」,其中提到「只有底部浪板+珊瑚沙是最好的過濾,其他都不適合海水魚」 我有再版上看過一些海水魚玩家早期說用上部過濾,而且依照空氣交換(撞擊水面)、過濾原理,理應也是上部過濾適合fo(不適合裝底部溢流的情況下) 真的有先進早年以「氣動浪板」成功養活大量海水魚的經驗?
danmhippo 💎💎🏆🏆🏆 金幣 280 2012/04/08 #2 以前沒有這些花俏的機絲時,幾乎大家都沒什麼選擇,就是用氣動浪板 因此早期的書當然是以“當時”的情況寫的,我的第一個海水缸也是打氣機+浪板養的。後來轉到滴流過濾。但現在連滴流過濾都很少見了 時代不同的東西不能硬套到現在來,就比如說,“論語”裡寫的也不能原封不動地套用在現在的社會,否則我還挺希望“女誡“能夠在成為現代女性的教本咧! 別小看打氣機帶動的水流。現在有些養殖業仍是以打氣機帶動的水流為主要設備
以前沒有這些花俏的機絲時,幾乎大家都沒什麼選擇,就是用氣動浪板 因此早期的書當然是以“當時”的情況寫的,我的第一個海水缸也是打氣機+浪板養的。後來轉到滴流過濾。但現在連滴流過濾都很少見了 時代不同的東西不能硬套到現在來,就比如說,“論語”裡寫的也不能原封不動地套用在現在的社會,否則我還挺希望“女誡“能夠在成為現代女性的教本咧! 別小看打氣機帶動的水流。現在有些養殖業仍是以打氣機帶動的水流為主要設備
Elton 🏆🏆🏆🏆 金幣 100 2012/04/08 #3 十八年前我也是這樣完成第一個FO缸 浪板加揚水馬達 但是我有加大約50%的活石 那時魚缸180*75*60 與養得活 但是藻類很多幾乎是週週要清 再來是用上部滴流 然後 是Dupola (希望沒打錯)系統 也是FO缸魚隻無法多養 後來在大陸用底缸濾材超多 高密度還是很難 河馬大說的是 科技的進步 養魚越來越輕鬆
十八年前我也是這樣完成第一個FO缸 浪板加揚水馬達 但是我有加大約50%的活石 那時魚缸180*75*60 與養得活 但是藻類很多幾乎是週週要清 再來是用上部滴流 然後 是Dupola (希望沒打錯)系統 也是FO缸魚隻無法多養 後來在大陸用底缸濾材超多 高密度還是很難 河馬大說的是 科技的進步 養魚越來越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