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aqua

🔰
金幣
0
因緣際會,買了一本日本人寫的海水魚專書,薄薄一本,卻讓想了海水缸很多年的我終於決定跳海,於是我把原本的淡水備用缸設備直接拿來改成海水缸。
我的魚缸是60x30x30標準開放缸、上部過濾,所以我只要再買海水素、造浪機、珊瑚砂、造景石和補水裝置就跳海了。
濾材是原本跑淡水系統的,用自來水沖乾淨就直接上了。
海水是自調,準備大整理箱,用有刻度的冷水壺當量杯,邊倒水進去邊在上面用麥克筆畫上刻度,調了2包海水素,配57公升。
PH84_F_16_151229163251.JPG

稍微攪拌後,把打氣機接氣泡石再加造浪機丟進去12小時。
魚缸稍微洗一洗,養淡水時的水垢就不管了,反正我住的這裡的水灰質超重,沒多久肯定又水垢了,乾脆擺爛唄!底砂洗過,入水。
PH84_F_16_151229163322.JPG

一開始水還混濁,加造浪機繼續攪拌,搭配上部過濾器吸濾粉塵。
過2天水清後丟蝦肉,這是解凍後龍魚不吃的,臭傢伙最近挑食嚴重,剛好拿來餵海水菌。
PH84_F_16_151229164115.JPG

蝦肉開始分解,前後還陸續丟了些,總計共一條蝦,預計一個月自然分解完畢。
買了些造景珊瑚,一塊100元,再撿一些廢土水泥塊,排成喜歡的感覺後繼續養菌。
PH84_F_16_151229164229.JPG

上8.4詢問前輩的意見後,發現自己空間所剩無幾,只好自己做了一支蛋白除沫器試試看。
PH84_F_16_151229164319.JPG

預計系統將會進入幾次穩定階段,等系統進入第一次穩定階段,就準備買魚了。
 
最後編輯:
加油加油:em02:
自D蛋白不錯喔:em09:
可是養水其實不用開蛋白
不知道我有沒有錯:em06:個人淺見:em10:
謝謝鼓勵!
有關養水是否開蛋白,我個人的見解是要看氨氮來源數量來決定是否開蛋白,
由於我是採用自然培菌(丟一整條蝦,沒有另外加濃縮菌種),硝化菌增殖速度固定的情況下,反正氨氮來源過多菌也吃不完,打個蛋白應該可以消化多餘氨氮來源,減輕系統負擔(雖然現在還沒有魚,蝦肉還沒分解玩,NO2也爆紅ing)。

不過我開蛋白純粹只是為了測試,因為我想看我自D的蛋白到底能不能正常運作?以及效能與耐用度如何?反正只是小朋友勞作等級的,萬一失敗了還有時間去想備案改進,畢竟第一次跳海,我想在進魚之前盡量把系統與設備跑熟悉,盡可能除錯,以免日後出狀況時手忙腳亂魚升天。

這次設缸,我已經準備把系統建立期程拉長,先求系統穩定與對系統熟悉,我看空缸期應該至少會超過2個月吧!看著空缸思考細菌的食物鏈與人生的道理,令我想起金城武說的:「世界越快,心則慢。」

哈!離題了!:em07:
 
水泥塊不會有重金屬之類的成分嗎?

我個人喜歡用活石開缸
直接造景兼培菌
擺起來比較自然一點

以前有用過優酪乳開缸過
但是跟活石比起來養水似乎沒差別
因為一樣都養水2個月以上

個人覺得用活石比較能在缸內保有小生態

蛋白機的話
使用上我一樣都會維持每個禮拜固定換水
已經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水泥塊不會有重金屬之類的成分嗎?

我個人喜歡用活石開缸
直接造景兼培菌
擺起來比較自然一點

以前有用過優酪乳開缸過
但是跟活石比起來養水似乎沒差別
因為一樣都養水2個月以上

個人覺得用活石比較能在缸內保有小生態

蛋白機的話
使用上我一樣都會維持每個禮拜固定換水
已經是一直以來的習慣
基本上放水泥塊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因為用水泥池養魚的大有人在(也是我的夢想之一),比較需要擔心這問題的是淡水魚在新建池中,水是否會受鹼化影響。我撿的是廢土堆裡的水泥塊,也受過風吹雨淋很久了,不嫌視覺跳痛的話要放淡水缸應該也沒問題。
而且附帶說明一下,台灣的水泥材料主要就是咕咾石,例如半屏山就是一個著名開採場。

活石是我這次設缸暫不考慮的,因為我還是新手,想先單純一點,所以目前還不打算面對活石的變因。

勤換水,也是我這次設缸之後維護的重要檢核指標之一,加蛋白只是好玩,其實我一開始還想只靠上過加虹吸底砂維護就好哩!:em01:
 
我在想你的筷子如果把邊邊削一削:em09:
或者拿砂紙磨一磨
泡泡會不會比較多:em09:
個人感覺可以試試看:em01:
 
我在想你的筷子如果把邊邊削一削:em09:
或者拿砂紙磨一磨
泡泡會不會比較多:em09:
個人感覺可以試試看:em01:
我覺得有可能喔!
因為氣泡主要是從橫切面進出,如果橫切面變大,理論上是可以出更多泡泡的。
我有空會試試看,到時再上來跟大家報告成果。

其實我本來還在想去後山鋸竹子根自D氣泡竹哩!但年紀大了,想到就覺得好累,還是等要採購時再去買氣泡木吧!
 
剛剛我把免洗筷拿出來實驗一下,稍微削尖,讓橫切面面積增加,果然效能提升不少。
PH84_F_16_151231223305.JPG

看起來大約比原先提升了20%效能,泡泡也更綿密一些。
PH84_F_16_151231223305_1.JPG

我想,如果能設計一下免洗筷的切割法使橫切面面積達到最佳化,效能應該還能大幅提升。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