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wnfish78
🔰🔰🔰
- 金幣
- 830
今天突然想写这个东西,有感而发吧。
我们的鱼,相信大都是网上购买或者是鱼店里看好了买回来的。
小鱼儿原来或者是大海中,或者是在繁殖场中诞生,大海中诞生的鱼,本来就是经历了一波生死折腾,手捕的还好,鱼儿最多是受到惊吓,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受些皮外伤,如果是药捕的,那么鱼儿差不多是中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被抓,许多的鱼因为中毒而不再醒来。野生捕捞的鱼最终都会被送到鱼商,大家都会挤在一起,就像电影中的尼莫一样。
如果是繁殖场,那么小鱼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从小就是在人工的环境中出生,接着被喂食,长大,直到被卖出。
如果鱼店买,专业的鱼店其实鱼缸都很大(相比家里),也有经验可以让鱼儿不死,不然每天都死鱼,老板会破产,虽然小鱼儿生活环境不会太好,但总可以吃饱喝足,在鱼缸中,小伙伴很多,大家挤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如果环境还好的话那么顺带着谈个情说个爱,突然某一天来了一群人,着缸外面指指点点,然后鱼饲料哗啦一下下来,接着大家都去抢吃的了,正懵逼的时候一个网兜下来,把小鱼捞进了一个塑料袋中,空间狭小,然后被装进了一个黑色的口袋,四周一片漆黑,然后水温也开始变化,冷或者热,接着一路颠簸,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先是被塑料袋中倒在一个陌生的小盆里,然后不知道什么液体滴进了水中(消杀+检疫),接着被扔到了淡水里面,泡了一会儿,呛到半死,最后扔进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四周有珊瑚、有礁石,不见了同伴和女朋友,然后小鱼只能偷偷摸摸的躲到一个角落里。
如果是网店买鱼,鱼儿的运输过程还会更颠簸,现在大陆有些地方是空运(广州到上海),那么小鱼在袋子里面还得承受飞机到颠簸,如果是近些的地方是公路运输,那么卡车的颠簸也是少不了的,总之一晚上吃不好睡不香,漆黑的一片,水里还添加了黄粉,对鱼儿也有些刺激。
总之,运输过来的鱼,大都是伤经动骨,有些商家如果包装不专业,可能袋子里还会缺氧、氨超标等,鱼儿大都是状态不佳,体色变淡。
虽然有些困难有检疫缸过度一段时间,但玩相信大多数的玩家其实并没有检疫缸,而会选择入主缸中,当然中间的过水过温环节少不了,之后鱼儿就开始了新生活。
经验丰富的大神们的鱼儿都会先进一个空白的缸里过度一段时间(检疫缸),这个缸里面鱼儿一进去有些不习惯,因为加了些药水(铜药),可以处理掉鱼儿身上的寄生虫和疾病,尤其是野生的鱼儿,大都会在这样的缸里待上几周的时间,这个缸没有什么造景,灯光也不强、但有着完善的过滤,还有蛋白机在工作,撇除污染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水中的含氧量,所以鱼儿不会觉得太不舒服,鱼儿在这个地方待一段时间,每天主人都会给许多吃的(训饵),虽然许多鱼并不喜欢吃这些东西(野生),但久而久之,饿了,看到有东西,就吃一口试试,久而久之,鱼儿知道这些是可以吃的,就养成了习惯,吃这些鱼食(开口),当鱼儿在这些地方住了几周后,身上也没有疾病,原来的寄生虫也被控制下去了,胃口也好了,天天吃吃喝喝胖了不少,小鱼可能以为这一生就在这个缸中养老送终了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搬家了。
新鱼到一个地方,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是第一课,人工繁殖的小鱼还好,如果是大自然中捕捞的小鱼,能到经验丰富的大神的缸中,新的环境和原生态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是菜鸟(比如我这样的),可能开始不觉得,但几天后鱼多了,氨氮开始升高,尤其是氨和亚硝酸盐,接着大家出现中毒、窒息的症状,每条鱼都开始不舒服,有些不吃东西了,有些开始爆白点了,有些突眼,呼吸急促,倒下了,有些鱼可能身体健康些还能抗,有些本来就虚弱不堪的自然直接就升天了。这就是我这个三脚猫大神半年前曾经经历过的……
不过因为有我们论坛的存在,所以许多的新手可以向海水大神们讨教经验,当然,越是大的神手中死的鱼越是多,然后经过大神的教导,新手们的鱼缸开始稳定,珊瑚和无脊椎动物自在的生活着,蓬勃的生长,这时候鱼儿进入缸中,活石或者是和咕咾石上面的硝化系统已经开始工作,活石为核心的柏林系统可以很有效的处理鱼儿的氨氮污染,而咕咾石在人工的帮助下也可以开始具备处理能力,当然,还有许多人造滤材,比如:伊罕的球、喜瑞的环、MP的砖等,所以当鱼儿进入这个新的环境中,开始在缸子里吃喝拉撒,水中等氨就一点点的开始增多,不过因为有生化过滤,硝化系统很快就把氨和亚硝酸盐开始进行转换,所以有了污染,但持续不久。
之后小鱼儿开始在缸里安家、落户,但家里的缸实在不能和大自然相比,对于野生的鱼来说,地方好小(哪怕是大神的大缸其实和大自然都没办法比,当然如果水族馆级的大神的确可以把一个礁岩系统搬家里),但无论如何比野生环境安全了许多,而且每天都有吃的东西,野生的环境中需要自己捕食,所以小鱼什么东西都吃,但好在因为野生的环境吃的东西多,所以可以自己点菜,饿了出去逛一圈,看到什么吃什么,这里就是不能点菜,虽然有时候能看到些扁跳虾,小小改善一下,但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每天的盒饭,就这几个菜……
而对于人工繁殖的鱼来说,这个环境还是比较容易适应的,毕竟一出生就是这样的地方。但这里有珊瑚、有砂、还有许多其他小伙伴,这样的环境还是很新鲜有趣的。
其实小鱼来到我们的鱼缸中,就是会一辈子住在这个地方里面一样,虽然野生环境中小鱼其实真正的活动半径并不大(小丑鱼等),但诸如吊类,其实每天还是会游到很远。
我们把小鱼关在这样一个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是小鱼习惯的(礁岩缸、柏林系统),还是不习惯的(裸缸或各种其他风格的缸),因为我们打造鱼缸核心其实是我们自己喜欢怎么看,有些可能就是一个养殖店风格,而有些则追求极致的原生礁岩环境,无论如何,鱼儿其实就一辈子住在这里了,所以善待这些鱼儿吧。
我们的鱼,相信大都是网上购买或者是鱼店里看好了买回来的。
小鱼儿原来或者是大海中,或者是在繁殖场中诞生,大海中诞生的鱼,本来就是经历了一波生死折腾,手捕的还好,鱼儿最多是受到惊吓,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受些皮外伤,如果是药捕的,那么鱼儿差不多是中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被抓,许多的鱼因为中毒而不再醒来。野生捕捞的鱼最终都会被送到鱼商,大家都会挤在一起,就像电影中的尼莫一样。
如果是繁殖场,那么小鱼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从小就是在人工的环境中出生,接着被喂食,长大,直到被卖出。
如果鱼店买,专业的鱼店其实鱼缸都很大(相比家里),也有经验可以让鱼儿不死,不然每天都死鱼,老板会破产,虽然小鱼儿生活环境不会太好,但总可以吃饱喝足,在鱼缸中,小伙伴很多,大家挤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如果环境还好的话那么顺带着谈个情说个爱,突然某一天来了一群人,着缸外面指指点点,然后鱼饲料哗啦一下下来,接着大家都去抢吃的了,正懵逼的时候一个网兜下来,把小鱼捞进了一个塑料袋中,空间狭小,然后被装进了一个黑色的口袋,四周一片漆黑,然后水温也开始变化,冷或者热,接着一路颠簸,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先是被塑料袋中倒在一个陌生的小盆里,然后不知道什么液体滴进了水中(消杀+检疫),接着被扔到了淡水里面,泡了一会儿,呛到半死,最后扔进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四周有珊瑚、有礁石,不见了同伴和女朋友,然后小鱼只能偷偷摸摸的躲到一个角落里。
如果是网店买鱼,鱼儿的运输过程还会更颠簸,现在大陆有些地方是空运(广州到上海),那么小鱼在袋子里面还得承受飞机到颠簸,如果是近些的地方是公路运输,那么卡车的颠簸也是少不了的,总之一晚上吃不好睡不香,漆黑的一片,水里还添加了黄粉,对鱼儿也有些刺激。
总之,运输过来的鱼,大都是伤经动骨,有些商家如果包装不专业,可能袋子里还会缺氧、氨超标等,鱼儿大都是状态不佳,体色变淡。
虽然有些困难有检疫缸过度一段时间,但玩相信大多数的玩家其实并没有检疫缸,而会选择入主缸中,当然中间的过水过温环节少不了,之后鱼儿就开始了新生活。
经验丰富的大神们的鱼儿都会先进一个空白的缸里过度一段时间(检疫缸),这个缸里面鱼儿一进去有些不习惯,因为加了些药水(铜药),可以处理掉鱼儿身上的寄生虫和疾病,尤其是野生的鱼儿,大都会在这样的缸里待上几周的时间,这个缸没有什么造景,灯光也不强、但有着完善的过滤,还有蛋白机在工作,撇除污染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水中的含氧量,所以鱼儿不会觉得太不舒服,鱼儿在这个地方待一段时间,每天主人都会给许多吃的(训饵),虽然许多鱼并不喜欢吃这些东西(野生),但久而久之,饿了,看到有东西,就吃一口试试,久而久之,鱼儿知道这些是可以吃的,就养成了习惯,吃这些鱼食(开口),当鱼儿在这些地方住了几周后,身上也没有疾病,原来的寄生虫也被控制下去了,胃口也好了,天天吃吃喝喝胖了不少,小鱼可能以为这一生就在这个缸中养老送终了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搬家了。
新鱼到一个地方,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是第一课,人工繁殖的小鱼还好,如果是大自然中捕捞的小鱼,能到经验丰富的大神的缸中,新的环境和原生态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是菜鸟(比如我这样的),可能开始不觉得,但几天后鱼多了,氨氮开始升高,尤其是氨和亚硝酸盐,接着大家出现中毒、窒息的症状,每条鱼都开始不舒服,有些不吃东西了,有些开始爆白点了,有些突眼,呼吸急促,倒下了,有些鱼可能身体健康些还能抗,有些本来就虚弱不堪的自然直接就升天了。这就是我这个三脚猫大神半年前曾经经历过的……
不过因为有我们论坛的存在,所以许多的新手可以向海水大神们讨教经验,当然,越是大的神手中死的鱼越是多,然后经过大神的教导,新手们的鱼缸开始稳定,珊瑚和无脊椎动物自在的生活着,蓬勃的生长,这时候鱼儿进入缸中,活石或者是和咕咾石上面的硝化系统已经开始工作,活石为核心的柏林系统可以很有效的处理鱼儿的氨氮污染,而咕咾石在人工的帮助下也可以开始具备处理能力,当然,还有许多人造滤材,比如:伊罕的球、喜瑞的环、MP的砖等,所以当鱼儿进入这个新的环境中,开始在缸子里吃喝拉撒,水中等氨就一点点的开始增多,不过因为有生化过滤,硝化系统很快就把氨和亚硝酸盐开始进行转换,所以有了污染,但持续不久。
之后小鱼儿开始在缸里安家、落户,但家里的缸实在不能和大自然相比,对于野生的鱼来说,地方好小(哪怕是大神的大缸其实和大自然都没办法比,当然如果水族馆级的大神的确可以把一个礁岩系统搬家里),但无论如何比野生环境安全了许多,而且每天都有吃的东西,野生的环境中需要自己捕食,所以小鱼什么东西都吃,但好在因为野生的环境吃的东西多,所以可以自己点菜,饿了出去逛一圈,看到什么吃什么,这里就是不能点菜,虽然有时候能看到些扁跳虾,小小改善一下,但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每天的盒饭,就这几个菜……
而对于人工繁殖的鱼来说,这个环境还是比较容易适应的,毕竟一出生就是这样的地方。但这里有珊瑚、有砂、还有许多其他小伙伴,这样的环境还是很新鲜有趣的。
其实小鱼来到我们的鱼缸中,就是会一辈子住在这个地方里面一样,虽然野生环境中小鱼其实真正的活动半径并不大(小丑鱼等),但诸如吊类,其实每天还是会游到很远。
我们把小鱼关在这样一个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是小鱼习惯的(礁岩缸、柏林系统),还是不习惯的(裸缸或各种其他风格的缸),因为我们打造鱼缸核心其实是我们自己喜欢怎么看,有些可能就是一个养殖店风格,而有些则追求极致的原生礁岩环境,无论如何,鱼儿其实就一辈子住在这里了,所以善待这些鱼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