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hua

👑👑💎💎💎💎
金幣
35,367
黃鐵牛


這隻是我至今買過最貴的珊瑚~
將近三個月, 算是有存活下來, 所以也幫他做個記錄~

這隻鐵牛是在新竹一間工作室看到的, 那工作室珊瑚的狀態,
是我見過最好的!!! (超越其他所有我參觀過的地方!)
不過我只去過一次, 所以不知道是否是長時間維持那種好狀態~
ps: 應該要找些時間再去晃晃... (但深怕身上銀彈不足...)

系統底缸乾乾淨淨, 一塵不染, 會讓你感覺那是剛開的缸!
算是有點半顛覆我認為魚缸系統成熟的樣貌!!!

後來想想, J大 (@jeremie )有篇文章有提到: "有很大比例的細菌附著在固體表面"
所以每天勤刮玻璃(主缸與底缸), 對整個系統應該是正向操作!


我現在有空看魚缸時, 就刮主缸的藻, 手搓沸石 時, 就順手把側濾格內的 缸壁器材表面 摸一摸~
主缸就能見到類似搓沸石的白濛混濁樣, 但很快魚缸水就會恢復清透~


2025_0422
入缸先蹲地, 幾乎已成骨進我缸內的標準流程了~
黃鐵牛 入缸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5_0423
這隻骨的顏色, 在不同的光下變化很大, 甚至同樣的光下, 眼睛白平衡暫留(眼睛看藍光或看白光後再看骨),
影響也很大! 常常搞得我弄不清楚他到底該是甚麼顏色...
P4230006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5_0518
升級到強光強流的位置了~
P5180161 奧勒岡 蜜糖 黃鐵牛 雙色DG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4_0615
P6150112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4_0615
P6150111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因為360度都能觀察, 所以拍照時不容易找到同一角度觀察成長變化...
以下兩張算是蠻類似的角度了~

2025_0525
P5250078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5_0715
支應該都有變長, 但總有變細, 毛沒那麼茂密的感覺...
(讓我一直猶豫要不要趁狀態好, 切一些出去回本一下!)
P7150041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5_0715
P7150058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我缸內的鐵牛越美 我都感覺越害怕🤣
顏色越來越亮相對皮越來越薄
超怕哪天不小心就飄皮
2025/06/08
PH84_250716121004_c72b1.jpg


2025/07/07
PH84_250716121100_b9984.jpg
 
是不是該找個水流多的位置?
水流強, 食物多, 好長肉?
我覺得鐵牛比較尷尬的地方是
如果現在已經皮薄了,在這種情況下換位置,還蠻容易因為需要重新適應新位置,而狀態變得更糟
我因為皮薄換位置這樣死了兩隻鐵牛🤣
可能除非眼光很準換了一個比原本更適合的位置就比較沒問題(?

有一點早死晚死的分別🤣
 
我覺得鐵牛比較尷尬的地方是
如果現在已經皮薄了,在這種情況下換位置,還蠻容易因為需要重新適應新位置,而狀態變得更糟
我因為皮薄換位置這樣死了兩隻鐵牛🤣
可能除非眼光很準換了一個比原本更適合的位置就比較沒問題(?

有一點早死晚死的分別🤣
皮薄,真的換位置很刺激… 除非是在原處皮就開始變薄的,才不得不換的樣子
 
黃鐵牛


這隻是我至今買過最貴的珊瑚~
將近三個月, 算是有存活下來, 所以也幫他做個記錄~

這隻鐵牛是在新竹一間工作室看到的, 那工作室珊瑚的狀態,
是我見過最好的!!! (超越其他所有我參觀過的地方!)
不過我只去過一次, 所以不知道是否是長時間維持那種好狀態~
ps: 應該要找些時間再去晃晃... (但深怕身上銀彈不足...)

系統底缸乾乾淨淨, 一塵不染, 會讓你感覺那是剛開的缸!
算是有點半顛覆我認為魚缸系統成熟的樣貌!!!

後來想想, J大 (@jeremie )有篇文章有提到: "有很大比例的細菌附著在固體表面"
所以每天勤刮玻璃(主缸與底缸), 對整個系統應該是正向操作!


我現在有空看魚缸時, 就刮主缸的藻, 手搓沸石 時, 就順手把側濾格內的 缸壁器材表面 摸一摸~
主缸就能見到類似搓沸石的白濛混濁樣, 但很快魚缸水就會恢復清透~


2025_0422
入缸先蹲地, 幾乎已成骨進我缸內的標準流程了~
黃鐵牛 入缸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5_0423
這隻骨的顏色, 在不同的光下變化很大, 甚至同樣的光下, 眼睛白平衡暫留(眼睛看藍光或看白光後再看骨),
影響也很大! 常常搞得我弄不清楚他到底該是甚麼顏色...
P4230006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5_0518
升級到強光強流的位置了~
P5180161 奧勒岡 蜜糖 黃鐵牛 雙色DG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4_0615
P6150112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4_0615
P6150111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因為360度都能觀察, 所以拍照時不容易找到同一角度觀察成長變化...
以下兩張算是蠻類似的角度了~

2025_0525
P5250078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5_0715
支應該都有變長, 但總有變細, 毛沒那麼茂密的感覺...
(讓我一直猶豫要不要趁狀態好, 切一些出去回本一下!)
P7150041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2025_0715
P7150058 黃鐵牛 by legendhua, 於 Flickr
在宜蘭工作室有看過超亮黃牛,不過我不少朋友買回去沒多久就掛了。後來老闆送我一根黃綠牛(應該是不一樣的東西),我成功養到卡逼(仍然炸毛),因缸子要整理,先拿去朋友那邊,等過陣子再上來分享近況~
 
我覺得鐵牛比較尷尬的地方是
如果現在已經皮薄了,在這種情況下換位置,還蠻容易因為需要重新適應新位置,而狀態變得更糟
我因為皮薄換位置這樣死了兩隻鐵牛🤣
可能除非眼光很準換了一個比原本更適合的位置就比較沒問題(?

有一點早死晚死的分別🤣
早死晚死說得真是貼切呀~
鐵牛就是這麼難以捉摸~

皮薄,真的換位置很刺激… 除非是在原處皮就開始變薄的,才不得不換的樣子
我也是覺得若是在原本位置變差, 若是還算健康, 就會讓他換位置試試~

之前位置還夠的時候, 只要鐵牛分支夠多, 我就會切幾隻分身, 分散不同位置的風險~
 
早死晚死說得真是貼切呀~
鐵牛就是這麼難以捉摸~


我也是覺得若是在原本位置變差, 若是還算健康, 就會讓他換位置試試~

之前位置還夠的時候, 只要鐵牛分支夠多, 我就會切幾隻分身, 分散不同位置的風險~
之前養過沙巴牛,卡逼養到包底,再轉成藍色且炸毛,沒改過光譜,水質數據也都差不多然後有一天就噴了… ,其他骨完全沒事,鐵牛真的是很難以捉摸…
 
之前養過沙巴牛,卡逼養到包底,再轉成藍色且炸毛,沒改過光譜,水質數據也都差不多然後有一天就噴了… ,其他骨完全沒事,鐵牛真的是很難以捉摸…
目前感覺鐵牛的健康程度跟出毛是關聯性最低的骨
上半身正常出毛,結果下半身在脫皮的鐵牛好像常常看到,我也遇過一次最後掛點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