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ai27

🏆🏆🏆🏅
金幣
3,012
厚砂缸在撤缸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想找些輕鬆的方法,但試到最後多半還是會發現: 老老實實、一鏟一鏟挖出來,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問題在於,當水位抽到與砂面幾乎同高時,就不太容易再抽得更低了。這時厚砂層裡混著一堆水,每一鏟挖起來都是砂加水的混合物,又重又難搬。更慘的是,厚砂在翻動時,水和砂裡累積的物質混在一起,會變成一種顏色偏黑的髒水,同時散出一股不太愉快的味道。

這次撤缸時我想到一個新方法,可以把缸裡的水抽到幾乎沒有積水,只剩砂微濕的程度。做法如下:

1. 先抽掉主缸約 2/3 的水量,讓水位線保持在距離砂面約 10~15 cm 的高度。

2. 準備一個小型管狀或杯狀容器,高度要高於砂層厚度。將容器開口朝上,往下插到底(我用的是試劑用的量杯)。
PH84_251008151942_6ba9d.jpg


3. 接上虹吸管。拿一條夠長的 2 分風管,一頭插進容器裡,另一頭放到缸外的水桶中。
PH84_251008152151_37e60.jpg


4. 再準備一個大一點的塑膠杯,裝滿水後倒蓋在步驟 2 的小容器上,用力往下壓,讓杯口距離缸底大約 1 cm。
PH84_251008152448_5b568.jpg


接著就可以開始虹吸了。這個方法是參考幾年前玩魚菜共生的設計,借著砂粒之間的虹吸效應,能把最底部的水也抽到小容器中,因此缸水可以幾乎全部抽乾,只剩砂粒之間微微的濕潤感。或許也因為這樣,開挖時的味道不再那麼明顯,不會整個客廳都是味道,可以輕輕鬆鬆用小鏟子慢慢把砂層挖出。

為什麼說是「無用小常識」?因為現在大概已經沒什麼人會鋪厚砂,更別說像我這樣,鋪了又挖,挖了又鋪。算一算,這應該已經是第三次了……:cool:
 

相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