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幣
 - 0
 
很久沒有PO文章了 再來分享一篇前一段時間改的
養海水到現在也有一段時間了,雖然沒有站上很多大大的久,但是養魚的時間包括養孔雀魚到現在也有好幾年了
從以前到現在就是喜歡自己給他DIY一下,以研究的方向為出發點,先前就有DIY過一個也是把一般的魚缸改成上下溢流缸了
只是這次比較不同的是,還有包含底櫃,完整改良,那為什麼要改呢? 因為在我這邊養魚的過程中,我發現
我的上下溢流缸的生態系統比使用上部過濾搭配抽底沙的效果的生態來的要強了許多,所以很多魚有就會加裝像是
圓筒或是其他的東西來增加陪菌的空間,當然很多魚友也有用我剛剛所說的方式養得很好,只是每個人的飼養風格及方式都不盡相同,加上我的是混養缸,所以測試起來後,兩缸的軟體及魚隻還有餵食,都是一樣的方式,就差別在於過濾的系統不一樣,養了一段時間 後,缸內的狀況就真的差的很多.... 不過 今天主要是分享改魚缸的過程,在養魚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很專業的知識需要去研究囉~
		
		
	
	
		
	
這是已經開始要準備進行改良的底櫃
		
	
將底部的隔間全部打掉
		
	
在櫃子裡面加裝上插座
		
	
利用拆除下來的板子來改成加裝在底部的支撐板,由於底櫃的底部是使用薄板子,所以需要加強,不然沒有辦法放底缸
		
	
切割完後裝釘上去後的樣子
		
	
再來就是開始加強左右邊的支撐,所以我使用角架來支撐
		
	
當然包含前面跟後面也都一樣需要角架來做為支撐,只是還沒完工,所以前腳架尚未固定
		
	
開始黏製底缸
		
	
完成了
		
	
再來就是把上缸的底部玻璃拆除,這真的是整個改缸過程中最麻煩的,拆除後黏上新的底部玻璃,上面有下水孔,裝置水塔頭
		
	
基本上的外型已經成形了
		
	
再來是配管的部分 將底部的出水鎖上
		
	
開始配置沉馬所需要的配管
		
	
從底缸到上缸的管路
		
	
檢查是否有無漏水後,開始養水,一直到放魚...這過程有很多天喔
		
	
底部的濾材擺放, 大功告成
不過這次的改缸過程中,有很多很難得的經驗,也學習到很多,包括黏合底缸的方式,再黏完第一次完後,現在已經知道如何黏魚缸的正確方式,在這之後還有幫自己的好朋友黏了一缸,由於第一缸是瞎子摸象,自己亂弄,所以算是試驗缸,第二缸的底缸,技術上已經很不錯囉~ 我想這就是diy最棒的地方,希望分享可以讓很多需要想自己改缸的人做參考囉
謝謝大家
	
		
			
		
		
	
				
			養海水到現在也有一段時間了,雖然沒有站上很多大大的久,但是養魚的時間包括養孔雀魚到現在也有好幾年了
從以前到現在就是喜歡自己給他DIY一下,以研究的方向為出發點,先前就有DIY過一個也是把一般的魚缸改成上下溢流缸了
只是這次比較不同的是,還有包含底櫃,完整改良,那為什麼要改呢? 因為在我這邊養魚的過程中,我發現
我的上下溢流缸的生態系統比使用上部過濾搭配抽底沙的效果的生態來的要強了許多,所以很多魚有就會加裝像是
圓筒或是其他的東西來增加陪菌的空間,當然很多魚友也有用我剛剛所說的方式養得很好,只是每個人的飼養風格及方式都不盡相同,加上我的是混養缸,所以測試起來後,兩缸的軟體及魚隻還有餵食,都是一樣的方式,就差別在於過濾的系統不一樣,養了一段時間 後,缸內的狀況就真的差的很多.... 不過 今天主要是分享改魚缸的過程,在養魚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很專業的知識需要去研究囉~
	這是已經開始要準備進行改良的底櫃
	將底部的隔間全部打掉
	在櫃子裡面加裝上插座
	利用拆除下來的板子來改成加裝在底部的支撐板,由於底櫃的底部是使用薄板子,所以需要加強,不然沒有辦法放底缸
	切割完後裝釘上去後的樣子
	再來就是開始加強左右邊的支撐,所以我使用角架來支撐
	當然包含前面跟後面也都一樣需要角架來做為支撐,只是還沒完工,所以前腳架尚未固定
	開始黏製底缸
	完成了
	再來就是把上缸的底部玻璃拆除,這真的是整個改缸過程中最麻煩的,拆除後黏上新的底部玻璃,上面有下水孔,裝置水塔頭
	基本上的外型已經成形了
	再來是配管的部分 將底部的出水鎖上
	開始配置沉馬所需要的配管
	從底缸到上缸的管路
	檢查是否有無漏水後,開始養水,一直到放魚...這過程有很多天喔
	底部的濾材擺放, 大功告成
不過這次的改缸過程中,有很多很難得的經驗,也學習到很多,包括黏合底缸的方式,再黏完第一次完後,現在已經知道如何黏魚缸的正確方式,在這之後還有幫自己的好朋友黏了一缸,由於第一缸是瞎子摸象,自己亂弄,所以算是試驗缸,第二缸的底缸,技術上已經很不錯囉~ 我想這就是diy最棒的地方,希望分享可以讓很多需要想自己改缸的人做參考囉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