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友魚缸分享交流版

你有美美的缸子要和大家分享嗎?這邊可供你展示自己的缸子及和大家交流設缸的過程。
十幾年的專業水族魚缸設計、訂製
0939-092862 Line ID: chusin86
這篇主要是幫我的朋友記錄魚缸 他和我差不多時間跳海,也希望能夠記錄這個可愛的小世界,因此便請我幫他一同紀錄魚缸 2020年八月: 在完全不了解海水缸的情況下,我們各設了第一個海水缸 完全沒養水,底沙用珊瑚骨,過濾器用烏龜用的,甚至連活石都沒有,在這個開缸就注定要倒缸的情況下ˋ,這缸維持了三周,在最後一隻小丑魚也陣亡後,這缸也正式結束 2020年九月:在同樣經歷倒缸的經驗後,我們開始逐漸有了些海缸的知識,於是,我們再次開缸,很幸運的,這缸持續到了擴缸:em02: 這缸一直持續到了2021年一月,在生物狀況已趨穩定後,為了能給這些可愛的生命更舒適的空間(其實是自己想繼續買:em01:),他擴缸了 現況 設備: 魚缸:背濾,尺寸30*32*38 系統:TM 硝化益生菌液 燈具:日本🇯🇵Zoox海水NANO高亮度LED燈具 蛋白:HAQOS PS-300 溫控:晶片式冷水機&ISTA 伊士達電子防爆控溫器 50w 補水: 水質測試:(API魚博士)no3;(AZOO)KH;(測試筆)ph 日常添加:胺基酸星期3、6各一滴、兩周換水加0.1ml硝化菌
小弟剛換的新缸,魚口目前不多,陸續進魚中,大家先加減看一下吧:em02: P1~2010/3/23 魚缸15:00到貨 P2~2010/4/4魚缸全景,新進魚隻及特寫照 P3~2010/4/12最新全景照,耳斑神仙,火箭倒吊,及大花臉治頭洞紀錄 2010/4/17新進大黃三角及全景照及新進魚隻小丑砲彈照片(太兇了,隔天轉手) P4~2010/4/20新配備"紫外線殺菌燈" 軟體缸篇 2010/5/1新進活石跟軟體 P4~新進活石跟軟體照,全缸照 P4~2010/5/6大黃三角照 主缸:90*45*60 底缸:75*30*45(隔三格) 底櫃:95*50*80 濾材:舊活沙,活石,生化球 基本配備~ 電子式控溫器 馬達:Via Aqua水陸二用馬達4200(L/h) 燈具:電子式T5,10000K四燈,T8雙管藍燈 蛋白:SC蛋白除抹器--SC151000I (1000L) AZOO15W紫外線殺菌燈 蛋白照,真的很大隻可處理到1000公升 處理我這缸300公升真是很爽:em01: 真的很高,比我家的狗還高很多 主缸特寫照 底缸特寫 主缸配管未下水照 底缸照 先將魚隻移到水桶打氣對水 放水後溢流區照 蛋白效果還不錯,但缺點是聲音有點大 放水照,水還霧霧的 馬達跑水跟對水一小時後魚隻下水照 目前魚隻不多,等到有進新魚,再跟各位大大分享喔
主缸:82*48*30 19/5/26 造景>擺設死石 19/5/27 造景>檢查黏著點.補水曝氣.等待斐濟白砂寄送 之後猴急買了一堆珊瑚,期間長一堆菌膜,紅泥澡,珊瑚死的差不多 心灰意冷重新翻缸死石隨便亂造景,買了手機濾鏡夾,但依然跟著之前的步調,慢慢倒掉 決定最後一試,再失敗就回去養淡水,參考造景案例,認真重新造景,全部使用美國咕咾石 然後期間都會依然會長一些不好的藻,覺得淺缸循環不好,再增加兩顆OW10造浪,但怎麼調沙子都會吹凹 後來認真請教 David Su 跟 Albert 兩位資深前輩,之後調整造浪的角度,沙子更換為m號,換了兩盞AI燈 中間開始嘗試養魚,之後魚口有死掉,知道怎麼挑魚後,又補充了一些魚口,順便開始學怎麼檢疫珊瑚 然後珊瑚越買越多,覺得左前方石頭太高擺珊瑚會被出水吹死,不能黏珊瑚實在太浪費了,黏一個新造型更換 還有左邊主石後方是凹的,黏了珊瑚也看不到,所以延伸加高了,然後兩側燈下留著空位要養一些硬骨 上面照片就是近況了,希望一直順利下去 如果要給新手意見,最重要的就是燈跟石頭不要省 死石沒處理好真的問題一堆,然後燈就是肉眼看都一樣,養起來真的差很多 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了,更新慢的原因是之前養的特別差勁,沒臉分享,現在養漂亮了 兩年多一些了,上來做個段落,至少有人看到我文章的話是停在漂亮的時候,不是空空如也,一個有始有終的概念 比較重要的設備分享,養在房間,安靜首要條件 主缸 82*48*30 蛋白機 HC WINE120 燈 AI26*2 造浪機 OW10*4 滴定機 斯瑪萊5頭 冷水機...
2016/12/8日開始記錄新魚缸,但裡面的活石活砂珊瑚骨都是延用以前魚缸 2021/08/25文章整理編輯移至下面連結 主題 '活砂活石厚砂自然生態新北三重' https://www.ph84.idv.tw/forum/threads/370826/ 活砂活石厚砂自然系統 要強調的一點,活砂活石所代表的是,已經在自然環境或是人工飼養多年,內含數萬或數億以上的益生菌,所以最有價值的就是這些有益的菌種。 如果使用過量的化學藥劑或是強制熱水煮沸,那應該就只剩下單純的石頭或砂,要再形成易於環境的消化菌有益菌,可能還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達到自然生態平衡。 如果要完完全全的使用所謂的純淨環境從新開缸,那就採用枯老石或是人工石,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採用正規系統方式,如柏林、kz、Az、Af……等等 這一次是向商家購買號稱養了數十年充滿數百萬益生菌的活砂20公斤,自己再另外購買 普通的細小珊瑚砂比0號再大一點混合起缸。 主要的方式即是厭氧菌飼養法,厭氧菌不是無氧,所以在最底層還是需要流水,可以使用玻璃條,可以使用隔板等等,讓水流可以在厚砂層下緩緩流動,緩緩流動喔而我使用的是底慮板綠色的,一片一片組裝再加上互相配管互通,120公分分成兩區,60公分一個管路,採用空氣導流方式引流底層流動。 在這個過程有2個作用幫助魚缸養成,1.讓厚砂最底層水域可以緩緩流動。2.利用打氣氣欅反作用力,帶動水流引出硫化氫,達成氧化還原。 魚缸120*60*60 底慮缸90*45*45 藻缸60*30*45 隔離觀察室60*30*45 採用Neptune_apex 監測控制系統 主馬達DC直流變頻可調式散熱控制器dsp1100 設定啟動50停止20單位應該是千毫秒吧~讓主缸有造浪感...
後院泳池養殖 先養金目鱸100條看看 先強化一下硝化系統 之後想挑戰看看草蝦或斑節蝦 超便宜兒童泳池399,水量大約1噸 異營菌大量生成中 DIY過濾系統,一半珊瑚骨一半生化棉 直接放魚,老闆多送10條魚,其實是110條 遠從高雄寄送過來的魚苗,有幾條已經奄奄一息 體長大約7~10cm 半露天遮雨棚
******************************************************** 2020/0405 一個美好的假日, 開始記錄跳海過程. 開缸第一天(D-day), 請極深老闆來幫忙設缸. 因為最近沒事就窩在家躲瘟疫, 就決定乾脆把缸設起來慢慢玩... 硬體設備如下: 魚缸: Red Sea 250 (90x50x53) 底缸: Red Sea 350底缸(70x43x35) 燈具: T5 HO 39W x3 (藍,白,藍; 117W) 自製LED 12W x16 (4白, 12藍; 192W) 底缸燈: 工作照明用T5 (14W) 主馬達: SICCE S108 (4000L/H, 48W) 冷水馬達: SICCE S104 (950L/H, 16W) 冷水機: TECO TK-1000 (1000L, 315W) 蛋白機: Seatorch 180-Skimmer (1800L/H, 35W) 造浪: KY-8000A (8000L/H, 20W) >> 尚未上線 比重計: ATC光學式比重計 溫度計: NISSO電子式溫度計ND-X 菌種/養分: AF SEA SALT @22kg AF BIO S 高濃度硝化菌 @50ML AF PRO BIO S 高濃度益生菌 @50ML AF -NP PRO 液態聚合物 @50ML 砂石類: 斐濟白沙 (2包, 舖底約2~3cm) 新鮮活石 (約 40kg) 一早先調好20L 的...
原兩尺混養 開始動工 採用免螺絲角鋼,避免生鏽又自己上了兩層油漆 魚缸訂做完成上架 凌晨五點多開始配管 馬達入水不該全配PVC水管,共振有夠大,趕緊把銜接處改成厚素共(塑膠軟管) 將舊白綿丟進跑兩天後,下魚,順便將原本兩尺缸的圓桶拿來補足新開缸過濾的不足 買來組合的防跳板 三尺底濾設備 上缸:90x45x45(水位40)背娃娃 底缸:60x45x36 主馬:伊登155 蛋白:BM A5 燈具:德菲諾兩尺燈 造浪:捷寶CP25 冷水機:CL280(由於原缸圓桶擋到位置還沒擺放上去)冷水機馬達使用RIO A900
魚缸:128*68*68 燈具自D:T5*6 4白2藍 LED 50W*2 30W*2 蛋白:TK200BS 冷水機:東元 25 鈣反:JNS-S2 先紀錄一下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原圖連結(Large Size Image)                              拍攝資訊(EXIF) https://www.ph84.idv.tw/forum/threads/237894/page-3 敲舊魚缸 換新缸
2020/8/22 新缸紀錄 2021/7/25 更新 =================================================================== 看到各位前輩分享美美的缸,小弟也來分享一下好了,也當作是為自己的魚缸紀錄一下點點滴滴 當初跳海的初衷:看到小丑魚覺得好可愛~從此跌進海水這個深坑:em01: 剛開始FO養了3個月後,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只有魚實在是有點空虛, 後來看到各位前輩的混養缸 讓小弟萌生一種崇拜的念頭,也打算來挑戰一下 結果為了轉混養,又添購了冷水機,LED燈還有一堆哩哩扣扣 真的是一直瘋狂在燒錢 一開始轉混養真的是很累,加上系統也不穩, 直到最近,終於有一種一切都是值得的感覺 拍照的技術不是很好~請各位前輩多多見諒 001.開缸元老 黃三角 被我這個亂下藥的庸醫治療 居然還能存活到現在:em06: 002.日本紅單苞~ 003.日本炮仗花~藍光下真的很療癒 004.澳洲花環 長鬚很飄逸 005.日本草皮 實在是很會長 石頭快長滿一半了 006.黃鬚紫點尼羅河 這個也長很快 目前全開可到15CM 007.可愛黃頭美人蝦+菇菇 008.很愛玩躲貓貓的~藍點大頭蝦虎 009.炮仗花~火力全開 To be continued......:em09:
自去年八月在網路上看到這缸 ,一發不可收拾的燃起對尼莫的憧憬,甚麼都沒想就跳海了(完全沒做功課:em06:),果不其然兩個禮拜迅速倒缸, 歷經 這缸也倒後,爬文許久,決定再次設缸 進入正題: 經歷以上兩缸,深感小缸的難度,故這次直接向魚友購置1.5尺背濾(還是不大,家人反對:em10:) 溫控:日生CL280 蛋白:jns ws–0.5水精靈 燈具:AI hydra 32HD 造浪:AI nero5 系統:BAC 滴定: Jebao 滴定 DOSER 3.4 補水:澳多補水 標準版SATO-260P 水質測試:(莎莉佛)no3,no2,po4,kh,ca,mg,ph;(光學比重計)比重 日常添加: Tropic Marin海洋珊瑚陰陽離子微量元素(日,二,五天各1ML) AF aminomix氨基酸,Aquaforest Vitality,AF Build(日,二,五各1滴) Aqua Forest微量元素系列:鐵;Bio S,Probio S(週三一滴) 小蘇打水,氯化鈣水,氯化鎂水,easy sps evo(滴定) Aqua Forest水質維護三寶Bio S,Probio S ,NP Pro(日,二,五各一滴) 1/29開缸 三個月 四個月 五個月 九個月
重新發一篇,因為原本那篇好像有人發錯了地方~~ 藉由這篇文章來記錄一下自己重新開缸的過程 從學生身份畢業了,有點錢可以買一些設備 設備: 1. 魚缸: 60x60x45 背慮 格15公分(舊有魚缸) 2. 蛋白機: HC 80 3. 冷水機: 阿提卡 1/10 4. 燈具: 魔塊4*1 (開燈10小時,用內建的簡易模式) 5. 馬達: SICCE S108 6. 造浪: Jebao sow-4 7. 補水氣: 澳多自動補水(雙浮球版本) 系統: 活石開缸 + AF 開缸四寶 七月五號 目前養水第四天,後續再慢慢更新,前面一個禮拜每天加Bio S 100L/滴 七月七號 養水第六天 冷水機終於到貨了,迅速的接上去,量了一下時間,降一度約20分鐘 也順便把造浪加上去了,阿提卡冷水機的聲音真的是很安靜 七月十一號 AF Pro Bio s + NP pro + Pro Bio F 每天加100L/滴 100L/匙 養水第十天,壁缸開始有長出一些藻來了 受不了魚缸中一直有槍蝦的開槍聲 把全部活時都拿了出來沖淡水,沒想到收穫頗多 總共一支槍蝦,六隻螃蟹有大有小 因為把活時拿了出來,所以造景也重新擺設過了 七月十四號 一樣每天加AF Pro Bio s + NP pro + Pro Bio F 每天加100L/滴 100L/匙 養水第十三天,缸內的藻類開始生長了,應該就是所謂的爆藻期 繼續抑制不安分的小手手
1年半前撤了之前的2尺立方缸 最近看到剛好有人賣3尺缸 就決定回歸噴錢又耗時海水的行列了 設備: 1. 底濾缸: 90 x 36 x 45 2. 蛋白機: JNS-Cones 3. 冷水機: 暫無 4. 燈具: 水中騎士 x 2 5. 馬達: Eden 140 6. 造浪: 便宜造浪 -2021/6/15開始養水 -2021/7/10下魚
返回
上方 下方